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最新2019年整理电厂化学岗前培训第二章水的预处理
最新2019年整理电厂化学岗前培训第二章水的预处理
二、斜管(板)沉淀池
三、泥渣悬浮式澄清池
1-分离器; 2-喷嘴; 3-混合区; 4-水平隔板; 5-垂直隔板; 6-反应区; 7-过渡区; 8-出水区; 9-水栅; 10-集水槽; 11-拌泥系统; 12-泥渣浓缩器; 13-采样管: 14-可动罩子
四、机械搅拌加速澄清池
1-进水管;2-进水槽;3-第一反应室(混合室); 4-第二反应室;5-导流室;6-分离室;7-集水槽; 8-泥渣浓缩室;9-加药管;10-机械搅拌器; 11-导流板;12-伞形板
根据一般经验,将力药量范围暂定为10~60mg/L A12(SO4)3。此时,可以按等 间隔的方法定出6个试验,它们的加药量分别为10,20,30,40,50,60mg/L; 也可按0.618的优选法*定出4个加药量为:10,29,41,60 mg/L。
试验结果的判断标准为:开始出现凝絮的时间;凝絮颗粒的大小;橙清所需的时间; 必要时,还应对其他情况进行描述,如过滤后水的浊度和颜色,沉淀泥渣的量等。
小结
最差
优
最优
差
可以看出.加药量在29~41mg/L之间最为优越。为了进一步求得更精确的数值,可以
再以做一次试验,此时,将加药量范围定为29~41mg/L之间,方法与上述试比较满意的结果。
六、混凝加药系统
第二节 水的沉淀和澄清处理
一、平流式沉淀池
1-进水区;2-多孔隔墙;3-沉淀区; 4-出水区;5-存泥区,6-出水槽
第二章 水的预处理
除去天然水中悬浮物和胶体杂质,通常采用的方法是混凝 沉淀(澄清)及过滤处理。 水的预处理的工艺流程通常为: 原水→混凝→沉淀澄清→过滤
第一节 水的混凝处理 第二节 水的沉淀和澄清处理 第三节 水的过滤处理 第四节 水的吸附处理 第五节 预处理系统及运行
第一节 水的混凝处理
悬浮泥渣量,通常采用的是一种称为沉降比的方 法,这使用一直径为40~60mm、高250~350mm的 量筒,将含泥渣的样品装入,经静置一定时间后,观 察其泥渣沉降情况。静置时间2,5,20,60min,只 要选取一个适当的时间作为标准就可以。其结果可用 沉降后泥渣的体积占样品总体积的百分率(沉降比)表 示。
烧杯号
原水
1
2
3
4
Al2(SO4)3加药量 (mg/L)
10
29
41
60
水温(℃)
20
20
20
20
20
PH值
7.2 7.1
6.8
6.6
6.2
碱度(mmol/L)
2.4
2.2
2.0
1.9
出现絮凝时间(min)
不明显
2
1.5
2
凝絮粒度
烟雾状 中等粒度密实 中等粒度密实
大粒松散
凝絮沉淀情况
不易沉 10 min以内澄清 5 min以内澄清 10 min以后水中仍有凝絮
二、胶体的脱稳 (1)投加电解质。电中和、压缩双电层 (2)投加与天然水中胶体电荷相反的胶体。电中和、压缩双电层 (3)投加高分子絮凝剂。吸附架桥
胶体的结构
三、影响混凝效果的因素
(1)水的PH值 (2)混凝剂的用量水温 (3)水和混凝剂的混合速度 (4)水中杂质 (5)接触介质
颗粒在静水中的沉降 沉降速度公式,又称为司笃克斯公式:
1、u与d的平方成正比,因此颗粒直径d对沉降 速度的影响很大。
2、颗粒与水之间的密度差( s- L)越大,沉降
速度越快,增大絮状物的密度,可提高沉淀 效果。 3、通过混凝处理将水中细小颗粒凝聚成絮状物, 可大大增加沉降速度,提高沉淀效果。水温 越高,水的动力粘度系数µ越小,沉降速度增 加。
澄清池各部分取得水样的沉降比究竟以多大为合 适,无法预定,要由各台澄清池的具体运行经验来决 定。
第三节 水的过滤处理
水通过滤料层除去其中悬浮物的工艺称 为过滤,按滤料类别分为粒状滤料过滤、膜 状滤料过滤、线状滤料过滤。
一、过滤机理 二、滤料及滤层 三、滤层中滤料的排布方式与过滤效果 四、过滤工艺 五、过滤设备 六、混凝过滤
一、过滤机理
过滤主要取决于悬浮颗粒和滤料的性质、相对 粒径的大小以及过水断面的水流状态。
过滤机理有以下两种作用:
(1)机械筛滤作用:当滤料粒度较小时,粒径大 于滤料层孔隙的悬浮物由于吸附和机械筛滤作用彼
此重叠和架桥作用,在滤层表面形成了一层附加的
滤膜,在以后的过滤过程中,这层滤膜主要起机械 截留作用,这种过滤称为膜过滤或表面过滤。
四、混凝处理后水质变化 除掉部分: 悬浮物;60%~80%有机物; 部分重碳酸盐硬度; 占全硅25%~50%的胶态硅。 增加部分: SO42-、Cl-等;CO2;HF;溶解固形物。
五、混凝试验
例2-1 求取硫酸铝的最优加药量。运行条件选取:温度按给定的实际水温;搅拌情 况为先是2min以120r/min的快速搅拌,后是20min以30r/min的慢速搅拌。
混凝处理就是在水中投加适当的化学药剂,使水中微小的悬浮 物以及胶体结合成大的絮凝体,并在重力作用下沉淀出来。投加的 化学药剂称为混凝剂。
一、胶体的稳定性 促使水中胶体具有聚集稳定性的原因有以下三种: (1)胶体表面带电; (2)胶体表面有水化层; (3)胶体表面吸附有某些促使胶体稳定的物质; (4)胶体颗粒布朗运动。
(2) 接触絮凝作用。当滤料粒度较大时,悬浮
五、水力循环澄清池
1-进水管;2-喷嘴;3-棍合室;4-喉管; 5-第一反应室;6-第二反应室;8-集水槽; 9-泥渣浓缩室;7-分离室;10-调节器; 11-伞形挡板
六、监督项目
清水层的高度; 悬浮泥渣量:反应室、泥渣浓缩和池底等部位。 进水流量、加药量、水温、排泥时间、排泥门开度等。 出水水质:悬浮物含量或浊度
学习内容
绪论
第一章 电厂用水概述
第二章 水的预处理
第三章 水的预脱盐(超滤、反渗透)
第四章 锅炉补给水深度除盐
第五章 凝结水精处理
第六章 超临界机组热力设备腐蚀概述
第七章 热力设备的氧腐蚀和酸性腐蚀
第八章 超临界机组的水化学工况
第九章 冷却水系统的腐蚀与防护
第十章 热力设备的化学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