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杜甫诗歌赏析选2011

杜甫诗歌赏析选2011

江汉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1)诗人借“老马识途”的典故,表达怎样的情怀?(2)本文写景的作用是什么?(3)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

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 4)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

亦可另抒己见。

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选出对杜甫《春夜喜雨》一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A.开头两句,诗人运用拟人修辞手法,仿佛春雨知道农时,应时即来。

B.中间四句,诗人分别从听觉和视觉落笔,写了“好雨”润物之功,诗人爱雨之心。

C.最后两句,诗人设想雨后晨景:雨过天晴,成都城中处处落英缤纷。

D.全诗虽不露一个“喜”字,但从“潜”、“润”、“细”、“湿”等字却可以体会出诗人喜雨之情。

秋兴八首(其一)玉露①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②,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③。

【注】①玉露:白露。

②他日泪:往年之泪。

③暮砧:黄昏时分的捣衣声。

此诗是诗人55岁时,于安史之乱后大历元年(766)旅居夔州时的作品。

前人曾说这首诗是情景“和谐统一的典范”,你是否同意此说?请结合诗中的某一句来鉴赏。

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释]1.迟日: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

2.泥融:这里指泥土滋润。

3.鸳鸯:一种水鸟,雌雄成对生活在水边。

1.写出这首诗歌的艺术手法。

2.这首诗歌表现出春天怎样的特征?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注释]1. 鹭:一种水鸟名,鹭鸶。

2. 西岭:指岷山。

3. 千秋雪:终年不化的积雪。

4. 泊:停靠。

1、说一说“两个黄鹂鸣翠柳”这句诗的意思。

2、整首诗歌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首联两句中,“渚清沙白鸟飞回”既有“渚清沙白”这样的______描写,也有“鸟飞回”这样的_____描写,整句属于_________的写法。

而“哀”字写猿啸声哀,但也微微透露出作者愁苦的思绪,这里采用的是_______写法。

颔联两句中,“萧萧”写出了____________ 的情态,“滚滚”写出了____________的气势,这两句意境更加________,感情更加___________。

整首诗充分体现了杜甫_______的风格。

2、根据“艰难苦恨繁霜鬓”句,联系杜甫的身世遭遇,你认为杜甫的“艰难苦恨”包含着哪些寄寓?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作者登楼为什么会流泪?可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颔联写的是在岳阳楼上看到的洞庭湖广阔无边、水势浩瀚的雄奇壮观阔大景象,而颈联写的却是作者身世的孤苦和处境的凄凉,两者对于表达中心思想分别有什么作用?水槛遣心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1)这首诗表现了杜甫怎样的生活?“无村眺望赊”中“赊”是什么意思?(2)颈联中用“出”和“斜”作用是什么?诗的尾联说出了诗人此时心情的原由,这时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心情?戏为六绝句(其二)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1.“王杨卢骆”是指初唐四个诗人。

这四人合称为“”。

2.“轻薄为文”是什么意思?3.“尔曹”是指那些对“四杰”的人,“不废江河万古流”来比喻漫成一首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句从水中月影写起,描写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与“江清月近人”这句诗异曲同工。

B、第三句写白鹭屈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上,意境安谧、和平。

C、二、四两句分写了江风吹打桅灯、大鱼跃出水面的“动”,与一、三两句的“静”对比鲜明。

D、全诗通过写夜泊时的所见所闻,透露出诗人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

2、这首诗的四句分别写了月、灯、鹭、鱼四景,四景又组成了一个统一的意境。

下列四首诗中与这种写法相同的一首是A、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门径俯清溪,茅檐古木齐。

红尘飘不到,时有水禽啼。

C、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D、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对雪杜甫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①。

[注]①原指晋人殷浩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划字。

(1)此诗为《春望》同一时期的作品,从全诗看,说说本诗的主旨。

(2)读第二、三两联,作者分别采用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内心的感情的?第二联:第三联:孤雁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在颔联、颈联和尾联中任选一联,联系全诗,说说是如何表现诗意的?绝句二首(其二)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燃”字状物写景,妙在何处?答:(2)“又”字有何意味?答:(3)本诗运用了什么手法?试简要分析答:日暮①杜甫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

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繁。

[注]①大历二年(767)秋,晚年杜甫流寓夔州(重庆奉节),写下了这首诗。

②花烬:灯芯结花,民俗中有“预报喜兆”之意。

问题:(1)诗中第一、第二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2)在全诗中,杜甫表达了自己怎样的复杂情感?答:天末怀李白杜甫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注释】①这首诗是758年秋天在秦州(今甘肃省天水县)所作。

②凉风:秋风。

天末:天边,指秦州,古称秦州为“边”。

③文章:泛指诗文。

命达:命运通达。

魑魅:山精,鬼怪。

④冤魂:指屈原。

投诗:把诗投下汨罗江吊祭屈原。

①“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既表达了对李白的同情,又富有哲理意味,请对这一哲理意味作简要的分析。

②黄生在《读杜诗说》一书中指出:“不曰吊而曰赠,说得冤魂活现。

”你是怎样理解这一评论?月夜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注释】①天宝十五年(756)七月,肃宗李亨即位灵武,杜甫只身往奔,途中被安史叛军掳至长安,八月写此诗。

②闺中:指妻子。

只:只是。

③怜:可惜。

未解忆长安,孩子们不懂得怀念远客在外的父亲,也不理解母亲对月怀人的心事。

④香雾:雾本没有香气,香气是从用香皂之类洗过的头发中飘出。

云鬟:形容头发稠密蓬乱。

清辉:月光。

玉臂:洁白如玉的手臂。

⑤倚:靠着。

虚:空。

幌:帷幔。

形容悬挂起的帷幔,这里指门帘。

双照:指月亮照着两人。

①杜甫在诗中不说自己望月忆妻,却说妻子望月忆己,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作简要的分析。

②“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是以希望之辞作结,这一结尾好在哪里?请作简要的分析。

宿府杜甫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断,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注释】①宿府:在严武幕府中值宿。

②幕府:犹军署。

井梧:种在井边的梧桐树。

江城:指成都。

③永夜:长夜。

角:军中的号角。

中天:犹言天半。

④风尘:形容战乱流离。

荏苒:辗转,这里指岁月的推移。

关塞:边关要塞。

⑤伶俜:流离失所。

十年:从安史之乱至今正好十年。

强移:勉强移就。

栖息:停留,休息。

一枝:用《庄子·逍遥游》中的:“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

”指他在幕府中任参谋一职。

①诗中秋天的景色肃杀凄凉,可用哪两个字来概括?这两个字除了写景外,还有什么作用?用的是什么抒情手法?②诗中引用庄子文中的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慨?用的又是怎样的语气?读后你有何感觉?登楼杜甫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注释】①客:杜甫自称。

万方多难:指安史之乱以来,内忧外患。

登临:登楼眺望。

②锦江:一称浣花溪。

杜甫草堂即临近锦江。

春色来天地:春满天地。

玉垒:山名,在成都西北,为蜀中通往吐蕃的要道。

变古今:古往今来变幻无常。

③北极:北极星,喻唐王朝。

西山寇盗:指吐蕃。

④后主:刘备之子刘禅。

还:还有。

祠庙:指刘禅的祠庙。

聊:姑且。

为:作,这里是吟咏的意思。

梁父吟:乐府篇名,原为丧葬之歌,诸葛亮隐居隆中时喜欢吟此。

①“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是个因果关系倒装句,这一句式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②杜甫登楼所感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请作较详细的分析。

咏怀古迹(五)杜甫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注释】①宗臣:为后世所尊仰的大臣。

遗像:庙中诸葛亮的塑像。

肃清高:纯洁高尚的精神令人肃然起敬。

②纡:屈仰。

万古:永世。

羽毛:凌云之鸟,比喻诸葛亮绝世独立的高尚品德。

③伯仲:兄弟。

伊:伊尹。

吕:姜太公。

若定:从容不迫。

失:使……失色。

萧曹:萧何、曹参。

④运移:国运改移。

祚:帝位。

志决身歼:意志坚决,以身殉职。

军务劳:军事烦劳。

①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请作简要的概括。

这首诗集中体现了杜甫什么样的创作风格?②诸葛亮的功绩或许难以和伊尹、吕尚、萧何相比,而杜甫却说诸葛亮超过他们,这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史识?又呈吴郎杜甫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沾巾。

【注释】①扑:打。

任:放任,丝毫不加干涉。

西邻:西边邻居一个穷寡妇。

②宁:怎么。

此:指打枣的事。

缘:因为。

转:反而。

③防:因产生疑心而提防。

远客:指吴郎。

多事:多心,过虑。

④征求:苛捐杂税,各种摊派。

①这首诗揭示了当时怎样的一种社会现实?表现出诗人一种什么样的精神?②诗人在批评吴郎时措辞非常委婉,极具艺术性,请结合原诗作简要的分析。

江村(唐)杜甫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1)填空:这首诗以“___”字为线索来咏江村的夏天。

(2)简答:颔联两句展现了江村夏天什么样的画面?颈联两句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情趣?(3)简答:本诗构思上有什么特色?南邻杜甫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栗未全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