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基础知识
管理市场化的前提。应鼓励设备要素供需方走向市 场,只有社会能够提供更多、更便捷的专业化服务, 才能建立起设备管理社会化的基础。培育和规范设 备要素市场,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 体系,才能促进设备管理市场化的实现。
4、设备管理的现代化 设备管理的现代化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管理思想现代化:实现管理现代化,要求用 现代科学管理理论和管理思想指导管理实践。涉及
体制健全、工作高效,充分协调,信息畅通,并具有 良好的跟踪与反馈控制能力。
3)管理方法现代化:管理方法现代化要求一方 面继承传统的管理经验和方法,另一方面应积极推广 运用先进的管理方法,确保各项管理工作标准化、系 统化、科学化。设备一生全过程管理应实行定量与定 性管理方法相结合,尽量以定量方法为主。推广应用 的现代化管理方法有:价值工程、网络技术、ABC分 析法、决策技术、预测技术等。
1、设备管理的内涵: 1) 技术方面:设备的设计和制造技术;设备技 术诊断技术和状态监测维修;维护保养、维修、改 造技术。重点是设备的可靠性、维修性设计。
2) 经济方面:设备规划、投资、购置决策;设备能 耗分析;设备大修、改造、更新的经济性评价;设备折 旧。重点是设备全寿命周期费用效益的评价分析。
设备属于固定资产的范畴。在我国,一般以使用期限和 单位价值作为划分固定资产的标准。属于生产经营性质 的固定资产只需具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条件而不受单 位价值的限制;非生产经营设备则须同时具备使用期限 超过两年,单位价值2000元以上两项条件。不具备上述 条件的设备则列为低值易耗品而不属于设备。
一、现代设备的特征
3、动态工作特性:随着设备役龄的增加,设 备技术性能将发生改变,动态工作特性表明设备 将以何种形式、什么样的速度发生变化的特性。
4、投入、产出关系:制定生产计划时,获取 设备投入、产出方面的信息,建立两者之间的函 数关系式必不可少的。对于某种确定的生产率来 说,可据此评估对设备的投入是否合理。
除上述性能外,对设备的可靠性、维修性、 安全性等影响设备总体性能的诸多因素也有不同 的要求。
现代设备通常具有以下特征:
1、大型化或微型化; 2、机电一体化; 3、高速化
4、连续化和自动化。 二、对现代设备的要求 1、生产能力:质量、数量方面的能力及对生产 过程的适应能力。 2、机动性:设备是否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怎 样以及在何种条件下被调整以适应生产任务变化的 需要。以数量表示的机动性是指设备通过使用时间 和使用强度的调整以适应产量变化的要求;质量上 的机动性直接源自设备自身的质量;数量及质量指 标调整的快慢可视为时间上的机动性;设备在其使 用空间进行重新组合、安装、分类的可能性则反映 了设备空间方面的机动性。
决策科学等。此外,还需使用一些现代管理技术和 管理方法,如设备诊断技术、设备维修技术、计算 机辅助管理、价值工程、网络技术、ABC分析法 等等。
作为一门管理科学,现代设备管理必然具有三 项基本特征,即系统性、择优性和重视定量分析, 这些特性又是通过上述学科加以实现的。
对现代设备管理理论的形成最具影响的是: 系统工程、寿命周期费用理论、可靠性工程、 摩擦学、工程经济学。
3、设备管理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 社会化是指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规律, 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设备运行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服务由自给转 变为由社会提供的过程。专业化则是设备管理的 工作由形成行业的企业承担。将各专业化企业推 向市场并在社会化服务中发挥作用。设备管理的 社会化是以组建中心城市的各专业化服务中心为 主体,与城市的其它系统形成全方位的
全社会服务网络。主要表现为:设备制造企业的售 后服务体系;设备维修、改造专业化服务中心;备 品配件中心;润滑技术服务中心;设备交易中心; 设备诊断技术中心;设备管理教育培训中心。
市场化是指建立完善的设备要素市场,为全社 会设备管理提供规范化、标准化的交易场所,以最 经济的方式为全社会设备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运 行提供保障,促使设备管理由企业自我服务转为由 市场提供服务。培育和规范设备要素市场,充分发 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是设备
3) 管理方面:设备规划、筹措管理系统;设备使用、 维修管理系统;设备信息管理系统。重点是树立现代设 备管理思想和设备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2、设备管理基础理论与现代管理方法: 设备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其基础理论涉及: 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管理工程学、管理经济学、 故障物理学、摩擦学、可靠性工程学、行为科学、
4)管理手段现代化:管理手段现代化是管理现
现代设备基础知识
第一章 概论
§1-1现代设备综合管理的概念
机器设备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要素,也是 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物资基础。现代企业中设备是 主要的生产工具,也是企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设备在工业化国家中被定义为“有形固定资产” 如土地与不动产、厂房与构筑物、机器及附属设施 等。在我国,通常只有直接或间接参与改变劳动对 象的形态和性质,并在长期使用中保持其原有形态 的劳动资料才被视为设备。
三、现代设备综合管理的意义
设备管理是以提高设备综合效率,追求寿命周 期费用经济性,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目标为目的,运 用现代科学技术、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对设备寿 命周期(规划、设计、制造、筹措、安装、调试、 使用、维修、改造、退役到更新)的全过程,从技 术、经济、管理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和管理的一系 列活动的总称。
设备管理的现代化管理理论有:系统论、控制论、 信息论、工程经济学、管理工程学、可靠性工程学、 摩擦学等;现代化管理思想包括设备综合管理观念、 战略观念、市场观念、效益观念、竞争观念、安全 与环保观念等。
2)管理组织现代化:要求不断适应经济体制改 革,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建立合理的、高效 的设备管理运行体制和组织机构。最大限度地调动 和发挥组织中每个成员和群体的作用。设备管理组 织应当与推行设备管理现代化相适应,组织严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