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设备日常管理及使用考核办法

设备日常管理及使用考核办法

设备日常管理及使用考核办法目录一、设备的归档建账: (2)二、设备的添置、保管、调拨与报废: (3)三、设备的技术状态管理: (5)四、设备事故管理: (7)五、设备的使用管理: (10)六、设备的维护保养和点检: (20)七、设备的完好标准: (26)八、机修人员培训: (27)九、绩效考核: (28)设备的日常管理是设备管理中的经常性工作。

设备投入正式使用以后就面临着一个如何管好、用好、维护好的问题。

现代化企业的设备种类很多,技术性能和工作状态又千差万别,为了防止设备的丢失、损坏、积压、浪费,要做到随时掌握设备状态的变化,首先必须做好设备的日常管理工作。

一、设备的归档建账:任何设备在被转入企业的固定资产以后,都必须进行编号登记入册,归档建账,其目的是便于掌握、利用好设备。

归档建账的内容如下:1、将新添置的设备列入固定资产,同正在服役的其他设备一起归口管理。

该项固定资产的数额除了含设备本身的购价以外,还包括装卸、运输、搬运、配件、辅料(如液压油等)的费用。

2、分类建立设备账目的项目主要是:设备进档编号、名称、型号、出厂编号、出厂年月、制造厂、电话、地址、联系人、售价原值、正式投产日期、预计使用年限、平均年折旧率、机械修理复杂系数、电气复杂系数、附属电机参数(型号、台数、功率等)、班产量或小时产量、保修期等。

账目和使用手册或技术参数资料一齐归档。

由于设备分类账目的项目比较详细,一般都把它存入设备档案柜,必要时方去查阅,为了方便查阅设备的有关资料,还需要建立设备的档案索引。

设备的分类、编号和登记通常在设备动力部的主导下进行。

一般可以按照设备的用途把设备分成生产设备和非生产设备。

生产设备是指那些直接用来加工工厂产品的设备,它与企业的经济效益直接相关。

非生产设备不直接用于企业产品的生产,这样的设备如办公设备等。

生产设备又可分为主要生产设备和非主要生产设备,主要生产设备又有机械设备和动力设备之分。

设备的编号是在分类的基础上进行的,一般采取两种形式的编号,第一种叫做企业固定资产编号;第二种叫做机械设备型编号。

以上工作由设备动力部设备档案管理专员主导完成。

二、设备的添置、保管、调拨与报废:1、设备的添置:扩产性添置或流程改造性添置设备由生产部门主管提出申请,设备退役性添置由事业部设备科提出申请,设备动力部进、销、调工程师接此申请后,首先进行各事业部之间调剂,如无法调拨就马上展开适用性评估,了解产能、功率等后再确定型号,根据需求再寻找供应商三家,进行价格、售后服务、配件、运输、安装调试、人员培训等因素评估,并制作评估报告呈上级裁示后签订购销合同。

2、设备的保管:设备验收登记以后,要及时安装、妥善保管,对安装后投入使用的设备要做到“谁用、谁管、谁负责维护保养”,公用设备由设备动力部检修科负责。

3、设备的调拨:设备的调拨也叫设备的内部转移,是指企业或系统内部将某些已不适合部门使用,但状态尚好的设备调拨给其他用得上此设备的部门(或车间)。

设备的调拨分以下两种情况。

(1)、大面积调整:凡列入大面积调整的设备,由设备动力部牵头,会同技术、生产、安全、环保等部门进行审查,拟定调整计划呈上级批准,由两边设备科进行设备、技术、资料、履历卡等方面交接,并开财产异动单交财务。

(2)、事业部内部使用车间与使用车间之间设备转移:由设备科主导,两边车间作好交接(包括设备的各种附件、备件等),同时报设备动力部备案。

4、闲置、封存与报废:遇以下两种情况需要暂时停止使用设备:(1)、因生产任务的临时调整,或设备的某些附件一时不能解决,不得不在较长时间内停止使用该设备,这种情况叫做设备的闲置。

(2)、如果该设备已经连续停止使用达三个月以上,那么,设备管理部门就得将此设备就地封存。

如果需要停用或封存设备,首先应由设备使用单位填写停用申请单,交设备科审批。

批准之停用申请单要复印一份给财务部门,被批准闲置或封存的设备,其在闲置(或封存)期间的折旧费用停止计算。

如果已经决定今后将不再使用该设备,则由事业部设备科提出申请,设备动力部批准以后移交设备库房保存。

停用的设备也需要妥善保管,如果设备就地封存,则应由其使用单位先切断电源,清洗干净,并采取防锈、防尘、防潮等措施;对于闲置一年以上的设备,还需要进行定期清洁、擦洗、刷漆、涂防锈油脂等,并作定期检查;如果设备系退交给设备库房,则应由库房负责保管和维护保养。

一切附属机件均需保全。

当决定重新启用某台闲置设备时,使用单位仍需要首先向设备管理部门提交重新启用的申请,办理继续使用手续,即使该设备本来就属于该单位。

对于那些已经磨损到无使用价值,又不值得修复的设备,或已到年限需退役的设备应予以报废。

报废设备由事业部设备科提出申请,总经理签核,报设备动力部,进、销、调工程师接此申请后展开评估,评估报告呈动力部经理和副总裁以上干部批准后方可实施报废动作,同时报废核准单据分别交财务部和设备档案专员进行注销和存档。

以上工作由设备动力部进、销、调工程师主导完成。

三、设备的技术状态管理:设备的技术状态管理是指对设备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定期的大检修,根据检查结果进行评级。

设备的技术状况通常分为三级,即完好设备、维修设备和失修设备。

其中失修设备又分为两类:一类做带病运转设备,它是指本来应该修理但却未列入修理计划的设备;另一类称停机维修设备,指的是不按规定及时修理,到故障停机以后才修理的设备。

只有运转正常,符合完好标准的设备才叫完好设备。

用来考核企业设备技术状况和经济效益的指标主要有以下几项:1、设备月利用率,计算公式为:全月设备实际开动时间设备月利用率= ————————————×100%;本月的日历时间“全月设备实际开动时间”,依点检卡上登记开动时间为依据统计,“本月的日历时间”,依本月的日历时间进行统计,“设备月利用率”是衡量生产部门设备利用状况的。

2、设备月完好率,计算公式为:设备完好台数设备月完好率= ————————×100% ;设备总台数其中,设备包括运转、备用、暂停使用(封存)和正在检修的全部设备,不包括未安装和未正式投产的设备。

“设备完好台数”,以全部修复设备完好台数为准,“设备总台数”,以台账上设备总台数为准,“设备月完好率”是考核设备部门的重要参数。

3、设备定期保养计划完成率,其计算公式为:全年实际完成定期保养计划的设备台数设备定期保养计划完成率= ————————————————×100%全年计划定期保养的设备总台数“全年实际完成定期保养计划的设备台数”,依设备履历卡上验收修复OK 的设备为依据统计,“全年计划定期保养的设备总台数”,依计划表统计,“设备定期保养计划完成率”是考核设备部门的重要参数。

4、万元设备固定资产创产值率,其计算公式为:企业全年净产值(万元)万元设备固定资产创产值率= ———————————×100%;全年设备平均原值(万元)“企业全年净产值(万元)”、“全年设备平均原值(万元)”依财务数字为准,“万元设备固定资产创产值率”是衡量生产部门设备创收的重要依据。

5、万元设备固定资产维修费用率,其计算公式为:企业全年设备实际维修费用(万元)万元设备固定资产维修费用率= —————————————×100%;全年设备平均原值(万元)“企业全年设备实际维修费用(万元)”以履历卡注明维修费用为准进行统计,“全年设备平均原值(万元)”以财务固定资产费用计算为准,“万元设备固定资产维修费用率” 是考核设备部门的重要参数。

计算设备完好率时应该注意:企业完好设备的台数应是逐台检查的结果,不得采用抽查或估计的方法推算;已进行检修的设备完好情况按修后的技术状态计算;正在检修的设备则应按检修前的技术状态计算。

以上2、3、5项统计计算工作是考核设备部门的重要参数,所以设备动力部检修科要督导设备科每月、每年按规定时间完成。

四、设备事故管理:1、事故的定义:企业的设备凡是由于非正常的损坏而造成停产或效能降低者,均称为事故。

设备的事故和故障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故障它不一定是由非正常原因造成设备停产或效能降低,由于设备的正常磨损或疲劳等原因所引起的设备破坏或效能降低叫做故障。

鉴于设备的事故系非正常原因造成的,因此应加强对设备的事故管理。

2、事故的划分:设备发生事故以后,会造成经济损失,按照经济损失的大小可以把事故分成“一般事故”、“重大事故”、“特大事故”三种,按照经济损失大小划分事故的标准在各工业部门都有不同的具体规定,皮革企业可以参照下表进行划分:皮革企业设备事故的划分标准如果按事故的原因进行划分,又可分为责任事故、质量事故、自然事故三种。

(1)、责任事故:凡属人为的原因,如违反操作规程、擅离工作岗位、超负荷运转、加工工艺不合理、维修保养不良等造成设备停产或效能降低者,叫做责任事故。

(2)、质量事故:凡属设备原来的设计有错误、制造及安装质量不合要求,致使设备破坏、停产或效能降低,叫做质量事故。

(3)、自然事故:凡因自然灾害或某些不可预测的原因造成设备损坏或效能降低就叫做自然事故。

3、事故处理:设备一旦发生事故后,操作者(主机手)应立即切断电源,保护现场,逐级上报,有关人员要亲临现场调查处理,并采取各种应急措施,使设备尽快恢复生产。

要求对事故及时进行分析,找出事故原因,正确划分事故性质。

对于一般事故,应由事故发生部门经理组织车间主任、班组长、操作者本人、当班巡查机修等人员,在设备科的参与下,根据事故“三不放过”,即“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其他员工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预防措施不放过”的原则,进行调查分析,如果所发生事故的性质具有典型教育意义,要由设备科组织机修人员、操作者等召开现场会,共同分析并受教育。

对事故责任者,应根据事故责任的大小和情节轻重,按设备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分别给予必要处罚(一定要处罚)。

由巡查机修主笔三天之内书面报告设备科长和总部检修科。

对于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则由企业主管副总组织总部检修科、设备科和发生事故单位的有关人员进行分析,由检修科人员主笔在24h内向总经理和设备动力部经理书面报告,由检修科和机修组立即抢修,分班抢修,中间不休息。

当然与此事故相关人员均要给予处罚。

设备事故报告制度所有设备维修后均要在其履历卡上填注清楚维修费用和所修时间,履历卡随设备走,平时由设备科科长保管。

考核生产过程中事故的指标主要有设备事故率和事故损失率,它们分别按以下两个公式计算:设备影响生产的台时数设备月事故率= ————————————×100%;设备实际开动台时数“设备影响生产的台时数”,要求机修人员在设备履历卡上注明维修时间,以此统计;“设备实际开动台时数”,要求操作员在点检卡上注明该班开动时间,以此统计;便于月底设备科长计算“设备月事故率”,“设备月事故率”是考核设备部门的重要参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