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朝鲜对我国的战略意义
从朝鲜核问题以来,朝鲜这个国家一直都是世界关注的神秘而又头疼的国家,近日随着朝鲜金正日的逝世,80后金正的上台,还有最近几天世界目光聚集的朝鲜“光明星三号”的四月即将发射,再次将这个亚洲小国推向世界新闻头条。
朝鲜半岛,位于亚洲东北部,三面环海,半岛上两个国家的政治现状于1953年才被确定。
之前两国曾经为了半岛的统一而爆发波及韩朝两国以及其他国家的朝鲜战争。
朝鲜半岛自古以来便是兵家的必争之地,半岛内两国的同宗同族性及其因历史原因分开,都使得国际社会在研究半岛未来发展时多关注了一份“统一进程”的可能性。
近年来,朝鲜的核试验更是将各国的目光聚焦到东北亚的这个半岛上,只是重点不是在“统一”上,而是在半岛无核化上。
朝鲜半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要冲。
两国在建国之初就建立了外交关系,尽管两国关系经历了60年风风雨雨的考验和历练,但是中国始终如一地立足于两国之间特殊的传统友谊的基点,一直以国家利益为基本准则,坚持全面而可持续的政治外交战略,在中朝关系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多年来中国一直是朝鲜的主要贸易伙伴。
中朝两国在军事、文化、教育、科技、体育等各个领域也始终保持着较为密切的交流与合作。
双方已签订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通商航海协定、航空运输协定、领事协定等多项条约和协定,每年都签订教育、科技、体育等部门的交流计划。
中国在朝鲜的清津,朝在中国的沈阳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分别设立了总领事馆。
中国的辽宁、黑龙江、江苏、上海等省市分别同朝鲜的平安北道、咸镜北道、江原道、咸兴市等建立了友好省市关系。
半个世纪以来, 朝核问题始终是影响东北亚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至冷战结束以来, 朝鲜一直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
冷战期间的苏中朝同盟对峙美日韩同盟, 随着冷战的结束, 同盟关系也随之发生变化, 朝鲜失去了中国和苏联的绝对军事保障。
与此同时, 美日韩同盟却在继续不断强化, 加上朝鲜国内连年自然灾害, 以及长期存在的粮食难、能源难、外汇难等问题得不到解决, 朝鲜的经济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 生存与发展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时任朝鲜领导人的金正日根据国内外不断恶化的严峻形势与自身发展的急切需要, 提出了先军治国理念。
通过发展核武库, 强调国防建设缓解形势剧变给朝鲜带来的冲击, 以维持国家政治体制的延续和争取更多外援发展本国经济。
自冷战结束以来,美国的战略目标以亚洲为重。
这并不难理解。
亚洲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心,并且在以后的数十年里,亚洲的这个中心不会消弱,只会强化。
任何时候,战略是跟随着经济中心的。
当亚太地区成为经济中心的时候,各国的战略中心也随着转移到了这个地区。
美国更不例外。
美国是世界上的超级大国,它企图称霸世界的野心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美国对中国一直怀有敌对之心,美国企图联合
我国周边国家形成包围圈,在这些领过领土上建设军事基地来监督中国的一举一动和抑制中国的发展,朝鲜和韩国其实是一个国家,在美国的背后指挥下发动了朝鲜战争,一直形成现在的格局,在美国对朝鲜的问题上,美国一直是帮助韩国的,朝鲜半岛如果统一(不管是谁统一谁),势必导致美国军队丧失留守朝鲜半岛的理由。
日本存在着反对美国的民族主义情绪,但美国人很清楚,朝鲜民族主义更强大。
一个统一的朝鲜的民族主义,对美国驻军的威胁是可预期的。
所以,对美国来说,朝鲜的统一不符合其利益。
也很清楚,两个朝鲜之间的紧张关系是符合美国的战略利益的。
这是美国在处理朝鲜核武化问题上的重要考量。
中国一直援助朝鲜,支持朝鲜抵抗美国,其实朝鲜的这一系列的国际问题都由于中国的纵容,美国对此头疼不已,美国不断加大对朝鲜的军事威胁,朝鲜局势危急,千钧一发。
朝鲜的安危,事关中国的安危。
在这事关中国安危的危及关头,不断有所谓的“专家”“精英”呼叫,朝鲜作为中国的战略缓冲已经过时,朝鲜对中国的安全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中国应当放弃朝鲜,中国不能再被朝鲜绑架了。
朝鲜是我们突破美国包围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是我国的军事战略基地,基于我国的国防安全的考虑,我们是不能抛弃朝鲜的。
因为朝鲜对中国安全的重要意义,所以中国对朝鲜进行坚定的支持是一个本小利大的事情。
美国要打击中国,有一个朝鲜在前面替我们顶着,这样,中国才能有有一个安定的环境,中国才能一心一意搞建设。
中国给朝鲜一些经济和军事的支持,比中国直觉面对美国的进攻、和美国直接发生战争损失要小得多。
如果朝鲜顶不住了,中国出兵支持,比战火烧到中国的领土的损失要小得多。
如果丢了朝鲜,中国要保证国家的安全,付出的国防开支要比支持朝鲜多得多,如果爆发了战争,战争直觉发生在中国的土地上,中国的损失更是无法估计。
要中国放弃对朝鲜的支持,与让中国在美国的攻击面前放弃抵抗没有什么区别。
历史经验,如果为了暂时的安逸,实施“绥靖政策”,放弃朝鲜,会使中国面临非常危险的境地二战期间,面对德国咄咄逼人的侵略,英法等国实行“绥靖政策”。
英法为了暂时的苟安,坐视德国军队进入莱茵河非军事区,同德国一道逼迫捷克割让苏台德地区给德国。
当德国对英法的盟国波兰发起进攻时,出现了奇怪的“静坐战”,任凭德国在欧洲大地上横冲直撞而无所作为,最后,法国被很快亡国,英国处境也十分被动,差一点也亡了国。
英法为了逃备战争的损失,也想来个“韬光养晦”,结果是造成了更大的损失。
二战后,由于英法在战争中受到很大的破坏而衰落,从此沦为二流国家。
美国在战争初期,由于对法西斯国家的纵容,导致了珍珠港事件的发生,使美国受到了很大的损失。
美国吸取了珍珠港事件的教训,珍珠港事件以后,美国积极支持世界的反法西斯战争,对英国、苏联、和中国等国家的反法西斯战争进行了强有了的援助。
美国对这些国家的援助,使这些国家顶住了法西斯的进攻,从而避免了战火烧到美国。
美国由于没有受到战争的破坏,使得美国一跃成为世界的头号强国。
战后,美国积极对欧洲等盟国进行经济援助,使这些国家顶住了苏联的扩张,最后使苏
联解体,美国才成了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
美国能够成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与美国的对外援助是分不开的,美国通过对外援助,避免了战火烧到美国对美国的破坏,加强了世界各国的控制。
美国对世界各国的援助,美国不仅没有赔,而且赚了不少。
现在朝鲜半岛局势,和二战前期有着很多相似之处。
朝鲜关系着中华民族的安全,朝鲜对中国的安全是无法质疑的,保障朝鲜的安全就是保障中国的安全。
那些要中国放弃朝鲜的精英专家,应当很明白朝鲜对中国的意义,他们的呼叫的目的,已昭然若揭。
中国是学习二战期间英法的“绥靖”政策,还是积极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中国又一次站在了决定前途命运的十字路口。
21世纪的朝鲜半岛和东北亚将完成由旧格局向新格局的重要转换,朝鲜南北关系、朝鲜南北方与各大国之间的双边关系以及中、美、日、俄四大国间的关系都将重新定位。
由于历史上固有的或者冷战时形成的文化价值观、意识形态、政治、经济制度上的差别继续存在,因而短期内上述这几种国际关系仍可能出现起伏与波动,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
但从中长期的发展眼光看,随着国际关系格局中经济因素不断上升的趋势发展,经济因素对国际关系的影响越来越大,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程度日益增强,大国关系将会逐步趋向缓和和稳定,同时也促成朝鲜半岛周边政治、经济环境以及朝鲜南北关系的不断改善。
世界上爱好和平的力量总是呈上升趋势,包括朝鲜半岛南北双方的人民也不希望再次被卷进战争的漩涡,他们希望促成同一民族的和解与交流。
朝鲜半岛缓和进程完全逆转的可能性已下降,虽然紧张与冲突还会反复出现,但对话与协商的积极因素在增大。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朝鲜半岛的情况坏到极致或许峰回路转向好的方向转变。
军事冲突在朝韩两国关系中常态化、扩大化的趋势不仅不符合两国的国家利益,而且也损害其他邻里的关系。
当旧的思维无助于争端的解决,当战争因为代价高昂而越来越难以成为解决国家间分歧的政策工具时,朝韩双方该坐下来,用新的方法来了断他们六十多年来的恩怨情仇了。
可以相信,21世纪的朝鲜半岛最终将摆脱冷战的阴影,进入和平与发展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