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检阅》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检阅》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检阅》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检阅》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教学目标:1.学会课文中“俱”、“拄”、“检阅”、“俱乐部”、“挑选”等生字和新词,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

2.能够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人物的内心斗争。

领悟体验部分词句。

3.感受博莱克坚强神气,儿童团员的宽容友爱、真诚善良,以及观众博爱的胸怀。

教学准备:字词卡片、课件,观看或向大人了解国庆阅兵。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

查字典初步体会“检阅”一词的意思(板书“检阅”)。

二、学生自由读课文,感知内容。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认读生字。

3.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4.小组交流。

三、全班交流汇报。

1.指名读课文,检查是否读正确、流利。

2.认读生词,生字。

再练习读课文。

3.汇报交流思考的问题:课文写了什么事?4.你有哪些不懂的问题?四、书写生字。

1.进一步认读生字。

2.记忆字形。

交流记忆方法。

3.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博”“羡”“慕”三个字,要注意字的结构,摆放匀称。

“博”左小右大,“羡”“慕”上小下大。

席:笔顺是“广席”。

截:笔顺是“截”。

4.抄写词语。

俱乐部博士鸦雀无声截肢队伍沉默局面真棒羡慕主席台观众纠正第二课时一、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见过我国建国六十周年或是国庆节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外国贵宾检阅群众或军队_队伍的场面吗?是什么样子呢?播放录相。

出示课文教学挂图。

同学们,今天我们看到的是波兰首都华沙欢庆国庆节的隆重场面,许多_队伍在这一天接受国家领导人、外宾和亿万群众的检阅。

对每一位波兰人来说这都是激动、幸福的时刻,让我们把目光移到这一队正经过主席台前的少年儿童。

2.请你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小朋友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是在他们身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吗?指名说。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检阅》二、围绕重点,读书讨论,感情朗读。

1.读第2—6自然段。

指名读,评价读得怎么样,注意读出为难的语气。

讨论:“这件事”指什么事,为什么说是一件很重要、很棘手、谁都不愿第一个开口说的事?这么为难,直接告诉他不就行了吗?(着重引导体会孩子们当时的心理)小结:多么善良的孩子们呀!那么怎么做才不会伤害这个残疾孩子博莱克呢?故事的结果我们已经知道了。

接下来我们来讨论孩子们棒在哪儿,好吗?2.投影出示两句话:“这个小伙子真棒!”一名观众说。

“这些小伙子真棒!”另一名观众说。

指名读这两句话。

3.讨论:观众为什么这样说?(1)自读课文找找理由后,参与小组的讨论。

(2)以小组为单位参与全班的讨论。

说博莱克棒,是因为他是个残疾人,却走在队伍前面,走得那么好,又那么精神。

他并不因为自已是个拄拐的少年而自卑,他是一个自信的对生活充满热爱之情的孩子,他的神情是那么专注,完完全全地融入了儿童队员的_队伍,他的自尊、自强,使人们不由得发出了这个小伙子真棒的感受慨。

指导读出博莱克的“棒”,体会博莱克当时的心情。

(课文第12自然段)。

说这些小伙子棒,可能有以下理由:一是让一个残疾孩子参加检阅队伍,二是不是把他藏在中间,也不是把他放在队后,而是让他走在第一排。

他们是那么地呵护着他,不伤害他的自尊心,不歧视残疾人。

敢于充破世俗的偏见,大胆地让拄拐的儿童队员站在第一排,虽然他们曾犹豫,怕拄拐的博莱克影响儿童队员_队伍的整体形象,但是最终他们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不歧视任何人,让每个人都拥有应得的权利。

因此孩子们获得了雷鸣般的掌声。

赞扬了自信的博莱克,也赞扬了儿童队员美好善良的心灵。

指导读课文第7、8、9自然段,读出孩子们真心地为他人着想的做法,体会他们美好的心灵。

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三、激情总结,引导写话。

1.总结。

读完了课文,我们每个人肯定都有这样的感受:这次国庆检阅,不仅检阅了孩子们整齐的队伍,更检阅了他们美好的心灵!相信每个人都永远忘不了这次难忘的检阅。

你们一定有好多心里话要说,对吗?2.任选一个内容,写写你想说的话。

(1)博莱克回到家里,他激动的心情无法平静下来。

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请替他把日记写下来)。

(2)看着队伍中的博莱克,我想对他说:……3.交流小练笔,评价修改。

《检阅》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教学目标】1、认识“俱、纠”等5个生字。

会写“俱、众”等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检阅、议论”等21个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儿童队员的团队精神,博莱克的勇敢参与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儿童队员的团队精神。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14课,齐读课题。

读了以后,你想到了什么?你们预习了课文,你们知道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二、初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1、自由读课文。

2、说一说每一个自然段的段意。

3、概括说一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4、齐读课文。

三、学习我会认的字1、勾出我会认的字,同桌自学。

2、同桌互相考一考。

3、指名读,齐读。

4、开火车检测。

四、学习我会写的字1、指名教读我会写的字。

2、齐读生字。

3、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生字,同桌交流。

4、指名说说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的。

5、四人小组讨论用生字组词。

6、说说哪些字最容易写错,需要提醒大家。

7、作业:练习写字。

《检阅》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3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自学认识“俱、拄”等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检阅、俱乐部、挑选”等词语。

通过借助生活经验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俱乐部、棘手、鸦雀无声、洪亮”等词语。

2、在朗读练习中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积累课文中好的词语。

4、通过想象、朗读和移情体验中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体会队员们关注弱势的美好心灵以及残疾儿童的自尊自强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在阅读中体会人物心理的变化,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的深层含义。

初步感受“自尊、自强,要尊重每一个个体的平等权利”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感知课文1、出示:“检阅”——齐读。

同学们,看到这个词,你的眼前会出现怎样的画面呢?2、欣赏国庆六十周年阅兵式(出示课件:国庆六十周年阅兵式)。

介绍背景知识:20__年10月1日,首都举行盛大阅兵仪式和群众_,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__周年。

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同几十万军民参加庆典,中央领导在_城楼上检阅_队伍。

(画面定格,配上字幕:阅兵——国家民族的盛典阅兵——军人向祖国的汇报) 提问:——现在你对“检阅”有了什么新的感受呢?(场面庄严、盛大、隆重,队伍整齐,精神面貌好……)3、出示课文插图,引导观察。

(1)引:同学们,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幅图,是波兰首都华沙欢庆国庆节的隆重场面。

许多的_队伍在这一天接受国家领导人、外国贵宾和亿万群众的检阅。

对每一位波兰人来说,这是激动、幸福的时刻。

让我们把视线移到这一队正走过主席台的儿童队员身上,仔细观察画面,你发现了什么特别之处呢?(队伍中有一位拄拐的队员,随机理解“截肢”)。

(2)就在这一队孩子身上,发生了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

让我们走进课文《检阅》,去用心体会那份感动吧!(出示课题:14、检阅)二、学生自由读课文,感知内容1、自学课文:(课件出示自学要求)A、读准生字字音,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B、思考:这是一次怎样检阅?有哪些队伍参加了这次检阅?2、小组交流。

3、,读准生字字音,认读词语:(1)课件出示我会认:俱博鸦截伍默局棒羡慕禁席众纠(2)课件出示我会读:博莱克截肢队伍沉默局面真棒羡慕观众纠正俱乐部鸦雀无声情不自禁(带读字:拄拐走路声音洪亮)4、汇报交流思考的问题:A、这是一次怎样检阅?课件出示10自然段,抓住“盛大、隆重”,通过朗读让大家感受到检阅的隆重和盛大。

B、参加这次隆重的检阅的队伍有些什么人?(步兵、炮兵、青年队员、儿童队员)三、走进故事,深入感知。

1、出示重点句,引导质疑(1)在这些队伍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什么人?(儿童队员)。

成千上万的观众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他们,把最真诚的称赞送给他们,有人说——有人说——(课件出示句子: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2)引导发现:读这两句话,你有什么发现?(3)质疑过渡:难道只有儿童队员的队伍最整齐吗? 让我们就先走进博莱克,用心去体验,他“棒”在何处?(博莱克得到大家的称赞,是因为他左腿截肢了却走在队伍前面,走得那么自信,又那么精神。

)2、走进博莱克(1)课件出示带有画面的文字:谁来把博莱克参加检阅时的情景介绍给大家?(2)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博莱克呢?点拨:此时此刻,他忘记了自己——他也忘记了自己——他只记得自己——随机指导感情朗读。

(3)启发想象,练习说话:(资料补充:在波兰,特别隆重庆祝的国庆有两个,一个是5月3日,是通过波兰宪法(它是欧洲第一部宪法、世界第二部宪法)的周年纪念日。

另一个是11月11日,这是波兰的独立节。

也就是相当于我们我国家的国庆节。

)联系第一段,可以知道这里庆祝的是波兰的第二个国庆节。

A、同学们,为了这次检阅,你知道博莱克和队员们练了多长时间吗?B、同学们,请看清楚,博莱克不是普通的队员,他的左腿——(已经截肢),必须靠——(拄拐走路),现在却和全队——(保持一致)。

在这4个多月的训练中,你能想象博莱克比别的队员付出了多少心血吗?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透过这个镜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呢?(我仿佛看到了博莱克在训练,他跌倒了又爬起,爬起来再跌倒,但一直在练习;我看到他的头声流出了很多汗;我看到他的衣服都磨破了,同学们对他说:“博莱克,休息休息吧。

”但他没有停下来,还在练习。

) 小结过渡:一分耕耘换来一分收获,博莱克洒下的辛勤汗水换来了出色的成绩。

——再读(课件出示)12自然段。

(4)出示特写画面,引导写话:(出示课件)拄拐的博莱克走在队伍的第一排,同队伍保持一致。

你们看,他高扬的头,他挺起的胸脯,此时此刻,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博莱克,你真了不起,我佩服你!博莱克,你是一个勇敢的小伙子,我要向你学习。

博莱克,我看到你的自信了,你真的很棒!……)(5)指导感情朗读自信、坚强的博莱克真让我们佩服,让我们再次把他介绍给所有的人吧!——生齐读。

(6)朗读深化同学们,这一幕幕镜头,这一个个场景,不仅你看到了,我看到了,成千上万的观众也看到了,所以,他们由衷地称赞这个自信、坚强的孩子——这个小伙子真棒!)让我听到你发自内心的称赞!——随机指名读(7)真诚的赞美、如雷般的掌声都传到博莱克的耳朵,此时此刻,他的心情—(心情非常激动,非常自豪,并对其他队员心存感激……)3、走进儿童队员(简略处理,以做铺垫)博莱克感激队员们什么呢?如果说博莱克是靠他的自信和坚强迎来了观众的称赞,那么儿童队员们呢?他们可是手脚健全啊,走得好是应该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