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觉功能评定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知觉功能评定包括失认症和失用症的评定。
失认症是指在没有感觉障碍、智力衰退、意识不清、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下,不能通过器官认识身体部位和熟悉物体的一种临床症状,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和身体部位的认识能力缺失;失用症是指在无运动或感觉障碍时,在做有目的或精细动作时表现出行为异常的一种临床症状,有时也表现为不能在全身动作的配合下,正确地运用一部分肢体完成动作的临床症状。
(一)视觉失认1、定义视觉失认是指在无视觉障碍、视野缺损、语言障碍、智力障碍等情况下,却不能通过视觉认识原来熟悉物品的质、形和名称,最常见的是视觉物体失认症、色彩失认和视空间失认症等。
视觉失认评定是指对视觉失认进行评定的方法。
2、适应证与禁忌证(1)适应证:各类脑血管意外、颅内肿瘤、颅内感染、脑外伤、痴呆、脑瘫、中毒性脑病等各种脑部损伤的患者。
(2)禁忌证:意识障碍、有严重的情感障碍及不愿配合评定的患者。
3、设备与用具患者家庭照片、专用评定图片、评定色卡、笔、毛巾、牙刷、镜子、铅笔等实物、患者熟悉人员及书写工具。
4、操作步骤(1)向患者说明评定的目的、意义、方法。
(2)视觉、视野、语言、智力检查,排除相关疾患。
(3)事物命名及说明:让患者命名常用物品,如笔、毛巾、牙刷、镜子、铅笔等实物,并说明其用途。
(4)图片评定:使用专用评定图片。
1)图片配对:请患者看一张图片,移开图片后让患者在多张图片中选择与出示完全相同的一张图片;2)辨别命名:看几张图片,说出图片中物体的名字;3)图形摹写:出示常用物品的图片,要求患者进行临摹;4)图形分类:出示几张常用物品的图片,要求患者按照交通工具、日程器具、建筑物等特性进行分类;5)特性描述:出示常用物品图片(笔、毛巾、牙刷、镜子、铅笔等),让患者描述物品的用途和特性。
(5)触觉命名:嘱患者闭眼,让患者触摸并命名常用物品,如笔、毛巾、牙刷、镜子、铅笔等实物。
(6)面孔识别:1)面孔识别:使用患者家属照片,让患者对照片中熟悉人员面部识别和命名;2)特征描述:对照片中人员面部特征进行描述;3)面孔匹配:要求患者通过照片与真实人员匹配,或从若干照片中挑选出同一人的照片;4)辅助识别:通过人员其他特征描述(如声音、步态、服装等)对人员进行识别。
(7)色彩识别:与色盲不同的是患者可以区分出两种不同颜色,在使用色盲检查表时表现正常,但是不会给看到的颜色命名,也不会在听到颜色名后指出相应色卡或该颜色的物品。
1)颜色命名:要求患者给所见颜色命名;2)颜色分类:检查者出示一张色卡,要求患者在众多色卡中挑出与之相同的颜色;3)颜色配对:检查者向患者提问,要求患者回答,如:笔是什么颜色,苹果是什么颜色等。
(8)视空间评定:评定患者是否能识别空间物体远近。
(9)评定记录及总结。
(10)评定结果反馈给受检者。
5、评定标准以上评定结果出现一项或多项异常,则可以确诊。
6、注意事项(1)选择安静环境。
(2)评定应关注患者情绪变化,不宜过度疲劳。
(3)注意与命名性失语相鉴别,命名性失语者不能通过视觉及视觉以外的感觉通路对物体命名,但能从陈列品中选择物品,也能描述所见物品的特征。
(二)听觉失认1、定义听觉失认是指听觉正常,却不能依靠听觉辨识以前熟悉的事物。
完全失认患者会失去领会任何声音的能力,根据声音的种类又可细分为语聋、环境音失认、音乐失认等。
听觉失认评定是指对听觉失认进行评定的方法。
2、适应证与禁忌证(1)适应证:各类脑血管意外、颅内肿瘤、颅内感染、脑外伤、痴呆、脑瘫、中毒性脑病等各种脑部损伤的患者。
(2)禁忌证:有严重的情感障碍及不愿配合评定的患者。
3、设备与用具录音机、放音设备、专门录制的音乐及日常生活活动中熟悉的声音(如钟声、动物叫声、水流声等)和熟悉的音乐。
4、操作方法与步骤(1)向患者说明评定的目的、意义、方法。
(2)听觉检查:目的是排除听力障碍所引起的对声音的辨别障碍。
(3)环境音辨别:在患者背后放音,包括钟声、动物叫声、水流声等自然界声音,要求其辨别。
(4)言语听觉辨别:患者听理解、复述和听写功能等评定可以参照言语治疗篇相关部分。
(5)音乐辨别:在患者背后放常见音乐,包括国歌、患者以前熟悉的歌曲,要求其辨别。
(6)评定记录及总结。
(7)将评定结果反馈给受检者。
5、评定标准以上评定结果出现一项或多项异常,则可以确诊。
6、注意事项(1)选择安静环境。
(2)评定应关注患者情绪变化,不宜过度疲劳。
(三)触觉失认1、定义触觉失认是指触觉、温度觉、本体感觉以及注意力均正常,却不能通过触摸识别原已熟悉的物品,即不能说出物品的名称,也不能说明和演示物品的功能、用途等。
触觉失认评定是指对触觉失认进行评定的方法。
2、适应证与禁忌证(1)适应证:各类脑血管意外、颅内肿瘤、颅内感染、脑外伤、痴呆、脑瘫、中毒性脑病等各种脑部损伤的患者。
(2)禁忌证:意识障碍、有严重的情感障碍及不愿配合评定的患者。
3、设备与用具笔、毛巾、牙刷、镜子、铅笔等常用物品的实物4、操作方法与步骤(1)向患者说明评定的目的、意义、方法。
(2)闭眼命名:让患者闭眼,直接拿常用物品如笔、毛巾、牙刷、镜子、铅笔等实物让患者触摸,并命名。
(3)闭眼选物:让患者闭眼,患者通过触摸选择出检查者要求的物品。
(4)图形选择:准备多个用硬纸片或塑料片制成的几何图形,如正方形、三角形、椭圆形等,同时在一张纸上绘出数个几何图形。
任选一片请患者闭目触摸,然后睁眼从若干绘画图形中找出刚触摸过物体相同的图形。
(5)评定记录及总结。
(6)将评定结果反馈给受检者。
5、评定标准以上评定结果出现一项或多项异常,则可以确诊。
6、注意事项(1)选择安静环境。
(2)评定应关注患者情绪变化,不宜过度疲劳。
(3)触摸检查须先左右手分别测试,再同时用双手触摸。
(四)单侧空间忽略1、定义单侧空间忽略又称单侧忽略、单侧不注意或单侧空间失认,是指没有视觉、听觉、触觉和嗅觉异常的情况下,却对来自损伤半球对侧视觉、听觉、触觉或嗅觉的刺激缺失,不能注意到对侧躯体运动,伴空间定位等行为能力的异常。
单侧空间忽略评定是指对单侧空间忽略进行评定的方法。
2、适应证与禁忌证(1)适应证:各类脑血管意外、颅内肿瘤、颅内感染、脑外伤、痴呆、脑瘫、中毒性脑病等各种脑部损伤的患者。
(2)禁忌证:意识障碍、有严重的情感障碍,不愿配合评定的患者。
3、设备与用具书写纸、笔、衣物、个人卫生用具、餐具、轮椅、象棋、围棋等。
4、操作方法与步骤(1)向患者说明评定的目的、意义、方法。
(2)书面评价:1)分线试验:在一张白纸上,平行画出三组、每组包括不等长的6条线条,上下各加1条示范线条,示范线条不纳入统计。
让患者坐位持笔在每条线段中点上作一标记,计算平均偏离百分数;2)划销试验:在一张白纸上,随机排列英文字母,要求患者划销所看到的某一字母,正常者可划销所有要求划销的字母;3)临摹试验:要求患者临摹平面图及立体图。
(3)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价:包括日常行为观察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 )量表进行评价。
单侧忽略明显影响日常生活能力包括:1)坐姿时,不能独立保持稳定的坐姿;躯干向健侧倾斜;脸偏向健侧,眼睛(视线)只注视健侧;未能注意患侧肢体放置位置是否正确;与人交谈时不目视对方,忽略站在其患侧的人等;2)进食时,忽略患侧的餐具以及餐具内患侧的食物;3)剃须、梳头、洗脸、刷牙、洗澡时忽略患侧部分;化妆和佩戴首饰时遗漏患侧;4)穿衣困难,漏穿患侧的衣袖,找不到患侧的袖口;漏穿患侧的鞋、袜等;5)入厕时,忽略位于患侧的冲水把手、纸篓;6)转移时遗忘患侧肢体;忽略制动轮椅的患侧手闸,忽略抬起或放下患侧的脚托;驾驶轮椅时撞到患侧的人或障碍物;7)行走时,忽略患侧的行人及建筑物,走过位于其患侧的目标或出现迷路;8)读横排的文字时漏读患侧的文字或漏写患侧偏旁;9)在象棋、围棋等游戏活动中不使用患侧的棋子或不把棋子放在患侧的棋盘,也忽略对手来自患侧的攻击(4)评定记录及总结。
(5)将评定结果反馈给受检者。
5、评定标准(1)分线试验:患者所画线段的中点偏移超过全长10 % 者为异常。
(2)划销试验:划销出现半侧全部或大部分遗漏者为异常。
(3)临摹试验:只能画出图形的一半,或临摹的图画显著偏向一侧则为异常。
以上评定结果出现一项或多项异常,则可以确诊。
6、注意事项(1)评定要由易到难,关注患者情绪变化,不宜过度疲劳。
(2)注意评定时要关注患者的左右分别评定。
(五)体像失认1、定义体像失认是指患者无法说出身体各部位的名字,且无法辨认自己的身体与外界环境相对关系的异常。
体像失认评定是指对体像失认进行评定的方法。
2、适应证与禁忌证(1)适应证:各类脑血管意外、颅内肿瘤、颅内感染、脑外伤、痴呆、脑瘫、中毒性脑病等各种脑部损伤的患者。
(2)禁忌证:意识障碍、有严重的情感障碍及不愿配合评定的患者。
3、设备与用具人像照片、人型拼图或脸部拼图、书写工具等。
4、操作方法与步骤(1)向患者说明评定的目的、意义、方法。
(2)指认试验:让患者指出自己身体部位试验。
(3)图像识别:让患者在照片或图形中识别人体不同部位。
(4)拼图试验:让患者采用人型拼图或脸部拼图,拼出正确的人体或人脸图形。
(5)画人试验:让患者自行在纸上画出完整人体。
(6)评定记录及总结。
(7)将评定结果反馈给受检者。
5、评定标准以上评定结果出现一项或多项异常,则可以确诊。
6、注意事项(1)选择安静环境。
(2)评定应关注患者情绪变化,不宜过度疲劳。
(3)拼图或识别检查时要让患者在合理的时间内完成,时间超长(超过正常操作时间的两倍以上)也可以评定为异常。
(六)意念运动性失用1、定义意念运动性失用是指患者不能执行运动口令,但患者可以自动、反射地完成动作及工具运用,知道并可说出如何做,但不能按指令完成复杂随意动作或模仿动作的临床症状。
意念运动性失用评定是指对意念运动性失用进行评定的方法。
2、适应证与禁忌证(1)适应证:各类脑血管意外、颅内肿瘤、颅内感染、脑外伤、痴呆、脑瘫、中毒性脑病等各种脑部损伤的患者。
(2)禁忌证:意识障碍、有严重的情感障碍,不愿配合评定的患者。
3、设备与用具牙刷与牙膏、蜡烛与火柴盒、电池与电筒、吸管与饮料、钉子、木板、榔头、锯子、螺丝刀、拳击沙袋、模拟高尔夫球组合、铲子、为男性准备剃须刀等。
4、操作方法与步骤(1)向患者说明评定的目的、意义、方法。
(2)先让患者自行准备刷牙,再演示让患者操作,然后听指令让患者挤牙膏到牙刷上。
(3)先让患者自行点燃蜡烛,再演示让患者操作,然后听指令让患者用火柴点燃蜡烛。
然后听指令让患者将电池放入电筒中,并点亮电筒。
(4)先让患者自行让电筒可使用,再演示让患者操作,(5)Goodglass Kaplan失用试验:先让患者按指令做如下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