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廉颇蔺相如列传写作素材挖掘PPT课件
廉颇蔺相如列传写作素材挖掘PPT课件
.
2
按下列提示复述“渑池之会”
1、渑池之会是在什么背景之下进行的? 2、渑池之会是谁提出的,其目的是什么? 3、赵王赴会都做了哪些安排? 4、宴会之上秦王是如何羞辱赵国的? 5、蔺相如又是如何反击的?
.
3
清人李晚芳在其《读史管见》中评论说:
“人徒以完璧归赵、渑池抗秦二事,艳称相如, 不知此一才辩之士所能耳,未足以尽相如; ”
高考优秀作文的启示:每年高考,都有不
少取材于课文的优秀篇章,仅以最近两年高考
为例,有些课文始终是考生关注的热点。写
“感情亲疏与认知的关系”这个话题,有人用
到了《鸿门宴》《屈原列传》《邹忌讽齐王纳
谏》,写“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这个
话题,有同学又重新搬出了这几篇文章,因为
邹忌的妻、妾、客在审美问题上因感情亲疏而
.
9
பைடு நூலகம் 写法借鉴:
1、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例,三个故事各自首尾完整、 独立成章,但又紧密相连; 2、“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精心设置伏笔;
3、在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上,各有侧重:
完璧归赵:侧重在矛盾冲突中展现人物 渑池之会:侧重用传神的语言描绘人物 廉蔺交欢: 侧重在对比反衬中凸现人物
.
10
深入挖掘文本的写作素材
廉 颇 蔺 相 如 列 传
.
1
复习目标:
1、掌握课文中的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和词类 活用现象。 2、认识廉颇、蔺相如思想品质的可贵之处,培 养勇于改错的品质和以大局为重的爱国主义精 神。 3、体会本文善于剪裁和组织材料的方法以及用 语言、行动揭示人物性格的描写方法(了解史 传作品在选材和布局上的特点)。 4、挖掘文本所蕴含的丰富的作文素材。
.
7
赏析第三层(20—21段)
1廉颇听到蔺相如的话后有何表现? 2由此可以看出廉颇何种品质? 3思考一下,廉蔺交欢的思想基础是什么?
.
8
明人李贽评相如“引车避匿”一事 说“节节见相如智勇俱妙”,试结合这 段话说说“妙”在什么地方?
相如深知廉颇爱国之心,故以“秦 王之威”相比,又以“国家之急”相许, 足见其胸襟阔大,如此方能使廉颇顿悟 己非。
.
16
以“廉蔺交欢”为例:
方法二:从事件的结果入手分析原因及影响
廉蔺交欢的思想基础是什么?
爱国
廉蔺交欢对秦赵两国关系有何影响?
合作 双赢
.
17
运用示例:
比尔盖茨说:我最大的成功是人际关系的和谐。” 人际关系的和谐,其实就是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合 作。荒寂无人的小岛上,你有鱼竿,我有美食,我们 互相合作,才能双双保全生命,渡过难关。天堂中手 持长柄勺团团围坐的众人,正是互相合作,把勺中食 物喂给对方,才会生活得其乐融融。廉颇与蔺相如捐 弃前嫌,文武合作,才使赵国稳如泰山,正所谓“二 人同心,其利断金”。战国时六国各自的力量并非不 强大,而其相继破灭,不仅“弊在赂秦”,更在于六 国的不合作。如果他们密切合作,共同对秦,“则吾 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
13
反观历史上那些善于妒忌的人, 遇到一点不满便怨天尤人,这些人纵 然学问再好,也难成大器。周瑜是个 卓越的军事家,才能出众,足智多谋, 把庞大的东吴水师管理得井井有条。 可是,当他得知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后,虽自知不如,但却不甘落败,于 是整天心中盘算着如何打赢诸葛亮, 发出了“既生瑜,何生亮”的凄叹后, 最终落得个吐血身亡的结局,唉,这 又是何苦呢!倘若周瑜能像蔺相如那 样宽容大量,我想,他的结局肯定不 会是这样!
皆仰之”——孔子
5、“错误和教训是成功的阶梯”
.
20
展开联想
1、祁黄羊荐贤不避亲仇
.
18
展开联想
1、烛之武退秦师
2、《勾践灭吴》中的文种
3、弦高犒师
爱 国
4、屈原沉江 5、岳飞抗金 6、陆游示儿 7、空中卫士——王伟
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9、科学没有. 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19
展开联想
改 过
1、周处迷途知返
2、卢梭与《忏悔录》
3、“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能
改之,善莫大焉”——《左传》 4、“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
“惟观其引避廉颇一段议论,……非大学问人, 见不到,亦道不出”
.
4
速读17—21段划分层次,并用四字词 语概括各层的内容
.
5
赏析第一层(17—18段) 1、廉蔺产生矛盾的原因是什么?
2、廉颇扬言“必辱之”相如是如何对待的? 3、请分别用一个词概括二人的行为。
.
6
赏析第二层(19段)
1、对于蔺相如的上述反应,其舍人的态度是 什么?理由是什么? 2、相如采取了什么方法来说服舍人的? 3、是什么使得相如如此退让的呢? 4、“国家之急”指什么?“私仇”又指什么? 5、从这里可以看出相如什么样的品质?
影响认知问题,同一篇课文,只要我们从不同
的角度去提取,就可以整理出不同的论据材料,
只要我们会定向转述。
.
11
以“廉蔺交欢”为例:
方法一:从材料所涉及的人物入手
蔺相如:宽容大度、大局为重 正面事例 七擒孟获
林肯消灭政敌的方法,将敌人变成朋友。
反面事例 周瑜“既生瑜何生亮”
.
12
运用示例:
蔺相如一介布衣,身为舍人,寄人篱下, 在国家危难之时,主动请缨;在强大威武的秦 昭王面前,不卑不亢,怒叱秦王,极力维护国 家的尊严,又能在万般危难之时,完璧归赵。 其诚心、其气魄、其胆量、其谋略可谓古今无 双。更令人钦佩的是,面对廉颇老将的“恶 言”,他能忍辱退让,以国家之急为先,当廉 将军承认错误,负荆请罪时,他能宽宏大度, 不计前嫌。
.
14
以“廉蔺交欢”为例:
方法一:从材料所涉及的人物入手
廉颇:知错能改 坦诚直率 正面事例 周处勇于改过
颜回“不贰过”
反面事例 晋灵公过而不改,身死人手
.
15
运用示例:
廉颇老将,起于行伍之间,立于戎马之背,战功 显赫,出将入相。忠于国事,襟怀坦荡。知错必改, “负荆请罪”以从善;释怨和衷,“刎颈之交”而报 国。一曲“将相和”成为华夏民族构建和谐社会的精 神文明财富;一颗“逆境不丧报国志”的拳拳之心更 是华夏子孙振兴中华大业的巨大动力内核。能把自己 的言行置于国家利益的天平来权衡,他能把自己的言 行与赵国老百姓利益这个秤砣来掂量孰轻孰重。他以 国事为重,以民为天,放下架子,掉下面子,省身思 过,知错改错,在数千年的历史中,第一个唱响了坦 坦荡荡“负荆请罪”的高歌,成为“闻过则喜”、 “知错改错”的亘古第一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