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英语考试方法及技巧

高考英语考试方法及技巧

英语应试技巧希望你看完这篇文章,对你的英语学习能有所帮助,即使很多单词不认识也能100+。

一、听力1.克服自己内心的恐惧对于听力很多同学总是说听不懂听不懂,其实正是因为这样的一种排斥的心理,在听听力的时候会一直觉得自己这也听不懂那也听不懂,刚开始播放的一段录音可能走神了,有点模糊,你就会给自己一种潜意识的压力(完了完了,听力崩了,都听不懂),其实一段录音听不懂最多丢1.5分而已,就算是长对话也只有4.5-6分,如果你的心态崩了,错的可就不止这么一点点了。

所有的英语听力,要战胜它的第一步就是克服自己内心的恐惧,告诉自己认真往下听,一定可以听出答案的,相信自己一定能行,听力其实没那么难,把所有的心思全部投入到音频中的每一个词汇,每一个坑,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听力取得好成绩,就算开头崩掉也完全不怂。

所以要做好听力的第一点就是:克服自己内心的恐惧。

平时可以做一些听力题目针对性地精听几套听力题,往年的高考真题也是不错的选择,你就会发现,其实听力并不是很难,很多单词和句子还有听力的情景你都是听的出来的。

这里我还是想说一下,因为国一卷换了英语听力主播,吐字很清晰(就是刚开始工作的我们,总是会小心翼翼),他吐字清晰流畅,所以2019年的听力简单了很多,据说2020年一样会是那个听力主播。

2.圈点勾画出题目的关键词——预测可能出现的听力场景这里强调一点,在听力开考前一定要花时间读完听力的题目,(就是在试卷发下来后,把姓名和准考证涂好后,赶紧将听力题目读完。

)刚开始可能读不完,但是一定要尽全力去读题目,能读多少是多少,在读题的过程中,看到可能的关键词就勾画出来,这里的关键词一般是地点、人名、性别(women、man这种在播放的时候一般都是一男一女两个对话)、职业、情绪、动词等等。

这一类的词汇就是我们破解整道听力题的关键,可以让我们一下子把握住接下来的文章可能会讲什么。

因此,读题是很有必要的,如果你在每次开考前尝试把题目读一遍,圈点勾画,预测场景,三步走,你会发现你的听力也很强。

如上图,这样的卷面算是矫枉过正了,你只需要适当地圈点勾画一些就可以了。

在这里还说一个细节:如果我们在考试的时候,听力播放前那几分钟没看完听力题怎么办,就算时间不够,也至少要把前五题的题目读一两遍,摸得透透地,再去看后面的题目,因为高考的除了前五题是只读一遍,难度相对较大,对于后面的对话可以有回转的余地,所以难度较低,可以在第一遍的时候边读题边听听力。

当上一篇的听力播第二遍的时候,如果你已经很有把握选出来了正确答案,可以直接去看后面的题目,这样可以保证后面的正确率,没必要浪费太多的时间在前面的题目上去纠结半天,还可能把本来做对的题目改错3.看听力原文!!一定要看听力原文,特别是涉及到时间或者是某些地道表达的,也有可能涉及到一些熟词生义的使用,花几分钟看一遍听力原文是很有必要的下面拿时间的表达为例子说明我们为什么要看听力原文上图中的text15就是很好的例子:But my watch gains ten minutes.在平常我们可能见这样的表达比较少,在听听力的时候我们可以去多收集一些这样的表达,也可以拿这样的表达去问你的英语老师,问问他们还有没有类似的表达可以全部告诉你一下,好做一下整理(有时候能利用老师的时候还是需要适当利用一下的,并且也可以省自己很多事,不是吗)何况,寻求老师的帮忙也是很有必要的。

关于英语听力的考点主要分为四大类高中英语听力测试的主要考点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1.理解对话的主旨和要义2.获取事实性的具体信息,如时间、地点、任务、物品等3.对说话的背景,说话者之间的关系作出正确地推断4.理解分析说话者(speaker)的意图、观点(opinion)和态度(attitude)等▲conclusion:多花一些时间进行应有的训练,不需要每天都听,但至少要保证一周有2-3次的训练量,每次听的时候要尝试全身心地投入到听力当中,在开始放听力前,花5分钟读一下听力的所有题目,进行圈点勾画,分析将会出现的情境。

tips:圈点勾画可以是人名,地点名,物品名和表示情感的形容词what why where也可以圈一下what就是表示什么东西或者是做了什么,where就很明显是表示地点啦,why就是问原因,听的时候多注意解释原因的词(比如病了呀,预约推迟了呀,或者路上车胎爆了等等)二、阅读理解阅读理解只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去做,不仅速度可以提高很快并且正确率也会大大提升。

在我看来,想要把阅读理解做好做准,首先是要掌握方法,其次就是有目的地进行逐步逐步地攻克阅读理解文章中的语块。

下面我来仔细说明一下,先说方法再说完全攻克下阅读理解我们需要怎样做,也就是我们平时训练阅读理解需要养成一个的做题思路和习惯。

1.阅读理解解题四步法第一步:先读题目,划出关键定位词,然后拿着这个关键词回文定位。

带着问题和关键词再去读短文。

如下图第43题。

在这个研究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关于这个蠕虫的什么东西,在阅读四个选项的过程中粗略地阅读一下即可,A说的是这些蠕虫把塑料当做日常食物,和C需要进行区别,C说的是这些蠕虫可以吃塑料,但不一定是日常食物,仅仅是可以吃而已,B就是这些蠕虫是新进化出来的生物,D就他们最后进了垃圾填埋场44题。

根据Jennifer DeBruyn这个人,这项研究的下一步要做什么。

这就是文章细节题,A说的是确认其他降解的方法,B说的是找到那种酶的来源,C说的是证实这个研究结果,D 说的是提高降解速度,说的各有不同,在回文定位的时候直接一看就可以出来了。

基本上没有干扰项45题。

从最后一段中我们可以推断出这个chemical可能______balabala。

A说的是可能可以饲养蠕虫,B说的是可以制造塑料袋,C说的是用来清洁海洋,D说的是在未来这种化学物质可以工业化生产,也就是批量46题。

main purpose,写作意图题,这种题目的答案一般在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在下面几个步骤中会再分析。

研究完了题目,我们也圈点勾画了,再下一步就是要去抓住文章要义了第二步:通读段首句,了解文章大意和内容走向,抓住两个重点1.段中心句、核心概念一般在第一段,常常在段首;2.其他各段落的段首和段尾句。

其他部分可以略读。

这一点很重要,特别是一篇文章的第一段的全部内容,是必须读完的,并且在读的过程中圈点勾画出关键词,也就是整篇文章的文眼,这是整篇文章的核心,你读完之后可以基本上知道文章的走向。

下面以18年北京卷C篇为例读完第一段,不难发现,这篇文章是讲“人类每年可以产出三亿吨塑料垃圾。

几乎将近一半的这些垃圾都堆在垃圾填埋场,并且1200万吨垃圾污染成为了海洋垃圾污染了海洋资源。

迄今为止还没有有效的方法来解决这些垃圾,但是一项新的研究表明答案可能藏在某些饥饿的蠕虫的胃里面”,我们大致可以知道这篇文章是讲垃圾污染的,并且现在已经有研究表明可能有解决的方法在哪个什么饥饿的蠕虫的肚子里面,可以推测下面的文章就是讲这项研究,也就是介绍这个蠕虫的饥饿的肚子里的答案到底是什么。

接着向下看圈点勾化后,就是这个样子,没必要写中文,在这写中文是为了更好解释读完了第一段,我们需要圈点勾画出一些内容,待会看题目的时候可以更好地找到关键词回文定位,可以节省不少时间,关键词再就是读每一段的段首句,把握好每一段说什么就可以了,在这个过程中也需要圈点勾画出一些专有名词,以方便我们等会拿着第一步中题干里面圈点勾画出的关键词回文定位。

读完了这些内容以后,第二步我们需要达到的效果思考好这三个问题,我们第二步就可以很完美地完成!就算我们没有思考地很透彻,没有关系,第三步做好,就够了!第三步才是做阅读理解的重中之重!!!回文定位,仔细阅读题干,我们第一步中已经阅读了题干,那个步骤既可以辅助我们更好地阅读文章实施第二步,带着目的去阅读,也可以辅助第三步,因为有些题目在实施第一步第二步的时候可能答案已经很明显了,那么我们的第三步就是要去仔细比对那些很难分辨的选项回文定位的原则(1)从题干出发,拿着圈点勾画出的关键词去从文章的第一段开始找。

(关键词一般可以是大写字母,斜体,地名,时间,人名,数字,研究调查报告的名字)(2)在这个过程中,定位是从第一题开始往下看,回文定文也是从第一段开始往下找,通常出题的顺序与行文的顺序是基本一致的,一般是一个段落对应一道题一定要树立回文定位的意识!在平常的训练去强化这种行为,每一道题,每一个选项,都要回文定位,去认真地比对。

回文定位很重要!非常重要!!无敌重要!(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第四步:重叠选项,对比细节,得出答案在这个步骤其实和第三步界限没有必要划得那么明确,因为在做第三步过程中第四步也应该行云流水地进行。

既然分开了,就在这里写一些我总结的细节,在比对的过程中可能遇到哪关于阅读理解,还应注意:在进行回文定位和仔细比对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相似的题目或者差别不大的选项时该怎么办?下面也整理归纳一下,有四个大误区需要避免,了解一下,也许会少走许多弯路。

阅读理解的提问设问方式有很多种,比如观点态度题,细节推断题,数字计算题,间接信息题,事实细节题,写作意图题,文章出处或者读者对象推断题,词义猜测题,it/they等代词指代题,主旨大意标题归纳题,文章大意题,段落大意题,文章结构题,其中细节推断题、标题归纳题和文章结构题难度较大,我会举几个例子,以便更好地理解。

·首先是细节推断题1.细节转述、同义词替换在细节理解题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原文和选项很相似,但是又不完全相同,导致很多同学不敢选,其实在细节推断题中,这是命题人一种很常见的改写,也就是同意词汇替换,常见的有1.同义词替换,即把原文中的一些词会替换成意思相近的词,但选项内容主干不变,构成正确选项;2.词性或者语态的转变,即把原文中的词变一下词性,最常见的就是形容词变成名词或者名词和动词的呼唤,或者对原文信息进行逆向转述,构成错误选项;3.语言概括化,即对文章中复杂的长难句或者复杂的表达方式进行概括性总结,但是语意基本不变,还是正确选项。

举例:第一段最后一句“Some language experts believe that10,000years ago,when the world had just five to ten million people,they spoke perhaps12,000languages between them”可知,一些语言专家认为,一万年前,当世界上只有500万到1000万人时,他们之间可能说12000种语言。

此时将数字12000种转化为了large in number这个细节的转述,同样正确,所以同学们平时做题请注意了2.转折后面是重点很多句子我们执果索因回文定位的时候可能看到一句话很相符,没有读完后面的句子,就选了答案,但是往往如果后面有一个转折词,比如on the contrary/however/but,那你的答案就刚好和正确答案相反了,所以做题的时候一定要读完整句话,看完了整句话,作业要表达的内容判断完了,再选答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