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慢性乙肝实验室检查及临床意义
慢性乙肝实验室检查及临床意义
★ 基因变异 ★ 基因变异
抗阳性 阴性 并不排除肝细胞内的存在
与抗共存
★ 可出现在感染的恢复期,此时 未消失,抗已产生,大部
阳性就可诊断现症感 染吗?
为什么血清阴性不能排除感染? ★ 检测试剂不够敏感。
试剂盒由亚型抗体和抗原制备, 对亚型的灵敏度较低。 ★ 基因变异(抗原性发生改变)。 ★ 基因变异(转录受抑制)。 ★ 重叠感染(干扰合成)。
抗原性 共同决定簇“”
确定亚型, 赖氨酸精氨酸
确定亚型, 赖氨酸精氨酸
能导致阴性的区变异 ★ 半胱氨酸 酪氨酸 ★ 谷氨酸 天冬氨酸 ★ 苏氨酸 天冬氨酸
★ 蛋氨酸 苏氨酸 ★ 插入氨基酸 ★ 前部分缺失
如何诊断血清阴性的感染? ★ 提高检测敏感性
★ 采用针对变异抗原的检测试剂 ★ 的检测
★ 组织中标志物的检测
提高检测敏感性方法
基于电子旋转共振技术的 方法, 检测中稳定的氮氧基因。在例阴性
样本中,检出例阳性。
抗阳性就万无一失了吗?
低滴度应注意假阳性 单一抗阳性 检出率: ★ 先后感染了不同的亚型
⑶碱性磷酸酶:当肝内或肝外胆汁排泄
受阻时,血清活性升高。
⑷γ
谷氨酰转肽酶:肝炎和肝癌患者可 显
著升高,在胆管阻塞的情况下更明显,
γ活性变化与肝脏病理改变有良好的一
致性。
⑸
乳酸脱氢酶:肝病时可显著升高。 ⑹
胆碱酯酶:其活性降低提示肝细胞已有
较明显损伤,其值愈低,提示病情愈重。
血清蛋白:
主要由白蛋白(),α,α,β及 γ球蛋白组成。前种主要由肝细胞合成, γ球蛋白主要由浆细胞合成。在急性肝 炎时,由于白蛋白半衰期较长,约天, 以及肝脏的代偿功能,血清蛋白质和量 可在正常范围内。慢性肝炎中度以上、 肝硬化、重型肝炎时出现白蛋白下降, γ球蛋白升高,白球()比例下降甚至 倒置。
血清酶检测
⑵天门冬氨酸转氨酶( ,) :特异性较低。 此酶在心肌含量最高,依次为肝、骨骼肌、 肾、胰。在肝病时血清升高,当病变持久且 较严重时,线粒体中释放入血流,其值可明 显升高。急性肝炎时如果持续在高水平,有 转为慢性肝炎的可能。
:
急性肝炎时常小于,慢性肝炎和肝 硬化时常大于。比值越高,则预后愈 差,病程中比值降低,提示未损及肝 细胞线粒体,预后较佳。
乙型肝炎
与抗 感染后可出现和抗同时阴性, 即所谓窗口期,此时已消失,抗仍 未产生,少部分病例始终不产生抗。 和抗同时阳性可出现在感染 恢复期,此时未消失,抗已产生; 另一情形是基因区发生变异,野生株抗 不能将其清除;或抗阳性者感染了免疫
逃
★常用法检测。 ★目前诊断试剂质量较高,
灵敏度可达。从全国 室间质控评价结果显示,阳 性标本检出率达到或超过%。 ★ 滴度越高,、 阳性的可能性越大。 血液与肝组织的含量并不完 全相关
胆红素:
急性或慢性黄疸型肝炎时血清胆红 素升高,活动性肝硬化时亦可升高且消 退缓慢,重型肝炎常超过μ。一般情况 下,肝损程度与胆红素含量呈正相关。 直接胆红素在总胆红素中的比例尚可反 映淤胆的程度。
凝血酶原活动度(): 高低与肝损程度成反比。<%是诊断
重型肝炎的重要依据,亦是判断重型肝 炎预后的敏感指标。
血糖 超过%重型肝炎患者有血糖降
低,临床上应注意低血糖昏迷与肝 性脑病的鉴别。
血浆胆固醇 %的血浆胆固醇来自肝脏,肝
细胞严重损伤时,胆固醇在肝内 合成减少,故血浆胆固醇明显下 降,胆固醇愈低,预后愈险恶。 梗阻性黄疸时胆固醇升高。
补体 当肝细胞严重损害时,补体合成
减少。临床检测和补体对预后有评 估作用。
慢性乙肝实验室检测及临床意义 李刚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传染病科 年月
血清酶检测
⑴血清丙氨酸转氨酶( , ):是目前临床 上反映肝细胞功能的最常用指标。急性肝炎 时明显升高,黄疸出现后开始下降;慢性肝 炎和肝硬化时轻度或中度升高或反复异常; 重型肝炎患者可出现快速下降,胆红素不断 升高的酶、胆分离现象,提示肝细胞大量坏 死。
尿常规:
尿胆红素和尿胆原的检测是早 期发现肝炎的简易有效方法,同时 有助于黄疸的鉴别诊断。肝细胞性 黄疸时两者均阳性,溶血性黄疸时 以尿胆原为主,梗阻性黄疸以尿胆 红素为主。妊娠急性脂肪肝患者尿 胆红素常阴性,有助于与妊娠急重 型肝炎鉴别。
电解质 重型肝炎常见低、低,低,亦
可有低、低、低 等。肝肾综合征时 可出现高。
甲胎蛋白() 和感染与肝细胞癌()的发生有
明显相关性,含量的检测是筛选和早 期诊断的常规方法。肝炎活动和肝细 胞修复时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应进行 动态观察。急性重型肝炎升时,提示 有肝细胞再生,为预后良好的标志。
胆汁酸 血清中胆汁酸含量很低,当肝
炎活动时胆汁酸升高。由于肝脏对 胆红素和胆汁酸的运转系统不同, 检测胆汁酸有助于鉴别胆汁淤积和 高胆红素血症。
肝纤维化指标 一些检测项目已在临床上应用
,如Ⅲ型前胶原肽、Ⅳ型胶原,层 连蛋白、透明质酸、脯氨酰羟化酶 等,对肝纤维化的诊断有一定参考 价值,但缺乏特异性。
影像学检查 型超声波有助于鉴别阻塞性黄疸、
脂肪肝及肝内占位性病变。对肝硬化有 较高的诊断价值,能够反映肝脏表面变 化,门静脉、脑静脉直径,脾脏大小, 胆囊异常变化,腹水等。彩色超声波尚 未可观察到血流速度。在重性肝炎中可 动态观察肝脏大小变化等,的应用价值 基本同型超声波,但其有损伤性和价值 昂贵,如应用增强剂,可加重病情。
肝活检病理检查 其意义包括对病毒性肝炎作出
病理诊断,对不典型病例作出明确 判断,有助于治疗效果评价及观察 预后转归,还可从组织中检测病原 标志以明确感染。
病原学检查
基 因 及 编 码 蛋 白
乙型肝炎
与抗 在感染两周后即可阳性。只要阳 性就可诊断感染,阴性则不能排除感
染。 抗为保护性抗体,阳性表示对有 免疫力。低滴度应注意假阳性。
对照(对照× ) ×
样本(对照× )
血氨:
肝衰竭时清除氨的能力减退或 丧失,导致血氨升高,常见于重型 肝炎,肝性脑病患者。
血常规:
急性肝炎时白细胞稍低或正常, 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偶可见异型 淋巴细胞。重型肝炎时白细胞可 升高,红细胞下降,血红蛋白下 降。肝炎肝硬化伴脾功能亢进者 可有血小板、红细胞、白细胞减 少的“三少”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