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业企业所得税政策

建筑业企业所得税政策



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配比原则

企业预提的营业税、城建税及附加,但未实际缴纳的,

不得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需要做纳税调增;第二年实 际缴纳之后,再做纳税调减。
扣 除 类 通 用 政 策
扣除 项目
扣除内容
工资 薪金
1.符合《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通知》(国税函[2009]3号)中对 “合理工资薪金”的五项要求(制度、水平、调整、个税、目的),并在当年度实际 发放的,可税前扣除;

资产损失税前扣除问题
除 类
通过“上海税务网()-纳 税服务-下载中心-软件下载”下载资产损失税 前扣除客户端( 2013版)。




扣 除 类 通 用 政 策
折旧或摊销的最低年限
1、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 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筑物,为20年; (二)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 10年; (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 (四)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 (五)电子设备,为3年。 2、生产性生物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林木类生产性生物资产,为10年; (二)畜类生产性生物资产,为3年。 3、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不得低于10年。 作为投资或者受让的无形资产,有关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 了使用年限的,可以按照规定或者约定的使用年限分期摊销。
扣 除 类 通 用 政 策
扣除项目
扣除内容
公益性捐 赠支出
1、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用于公益事业 的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年度利润总额,是指企业依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计算的大于零的数额。
2、公益事业的具体范围请参考《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民政部关于公益性捐 赠税前扣除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60号)。
扣 除 类 通 用 政 策
折旧或摊销的最低年限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29号:
五、固定资产折旧的企业所得税处理 (一)企业固定资产会计折旧年限如果短于税法规定的最低折旧年
限,其按会计折旧年限计提的折旧高于按税法规定的最低折旧年限计提 的折旧部分,应调增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企业固定资产会计折旧年限已 期满且会计折旧已提足,但税法规定的最低折旧年限尚未到期且税收折 旧尚未足额扣除,其未足额扣除的部分准予在剩余的税收折旧年限继续 按规定扣除。
2
收入类
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
为收入总额。包括:
(一)销售货物收入;

(二)提供劳务收入; (三)转让财产收入;

(四)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五)利息收入;
(六)租金收入;
(七)特许权使用费收入;
(八)接受捐赠收入;
(九)其他收入。
3
扣除
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
扣 除 类 通 用 政 策
折旧或摊销的最低年限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5号:
八、关于税前扣除规定与企业实际会计处理之间的协调问题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对企业依据财
务会计制度规定,并实际在财务会计处理上已确认的支出, 凡没有超过《企业所得税法》和有关税收法规规定的税前扣 除范围和标准的,可按企业实际会计处理确认的支出,在企 业所得税前扣除,计算其应纳税所得额。
2、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用于经营管理活动相关的资产,包 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及预付款项(包括应收票据、各类垫款、企业之 间往来款项)等货币性资产,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生 产性生物资产等非货币性资产,以及债权性投资和股权(权益)性投资。
3、下列资产损失,应以清单申报的方式向税务机关申报扣除: (一)企业在正常经营管理活动中,按照公允价格销售、转让、变卖 非货币资产的损失;(二)企业各项存货发生的正常损耗;(三)企业固 定资产达到或超过使用年限而正常报废清理的损失;(四)企业生产性生 物资产达到或超过使用年限而正常死亡发生的资产损失;(五)企业按照 市场公平交易原则,通过各种交易场所、市场等买卖债券、股票、期货、 基金以及金融衍生产品等发生的损失。 4、前条以外的资产损失,应以专项申报的方式向税务机关申报扣除。 5、企业无法准确判别是否属于清单申报扣除的资产损失,可以采取专 项申报的形式申报扣除。
扣 除 类 通 用 政 策
扣除项目
扣除内容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补充养老保险费 补充医疗保险费有关企业所得
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27号]规定:“自2008年1月1日起,企业根 “两个补充”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为在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的全体员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
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分别在不超过职工工资总额5%标准内的部分,在计算 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超过的部分,不予扣除;
职工支付的商业保险费,不得扣除。
住房公积金
企业按省级政府有关部门规定的标准内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和补充住房公积
金可在2013年度税前扣除。超过的部分不得税前扣除。 《关于2013年度上海市调整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和月缴存额上下限的通知》
(沪公积金管委会〔2013〕8号)规定,2013年度职工本人和单位住房公积 金、补充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与2012年度相同。即,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仍 为各7%;补充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仍为各1%至8%,具体比例由各单位根据 实际情况确定。
扣 除 类 通 用 政 策
扣除项目
扣除内容
职工福利费
1、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 除。不超过比例的部分可以扣除,超过比例的部分进行纳税调增。
2、职工福利费的具体内容参考《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 通知》(国税函[2009]3号)。
职工教育经 费
1、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 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 税年度结转扣除。
手续费和 佣金
1、《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手续费及佣金支出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 (财税[2009]29号),针对其他企业,按与具有合法经营资格中介服务机构或个
人(不含交易双方及其雇员、代理人和代表人等)所签订服务协议或合同确认的 收入金额的5%计算限额。
2、《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办法>的通 知》(国税发[2009]31号),企业委托境外机构销售开发产品的,其支付境外机 构的销售费用(含佣金或手续费)不超过委托销售收入10%的部分,准予据实扣 除。
(二)企业固定资产会计折旧年限如果长于税法规定的最低折旧年 限,其折旧应按会计折旧年限计算扣除,税法另有规定除外。
扣 除 类 通 用 政 策
折旧或摊销的最低年限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29号:
五、固定资产折旧的企业所得税处理 (三)企业按会计规定提取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不得
税前扣除,其折旧仍按税法确定的固定资产计税基础计算扣 除。
扣 除 类 通 用 政 策
扣除项目
扣除内容
企业依照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范围和标准为职工
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
基本社会保险 保险费等基本社会保险费,准予扣除。

除企业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为特殊工种职工支付的人身安全保险费和国务院
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可以扣除的其他商业保险费外,企业为投资者或者
2.《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若干税务处理问题的公告》(国家 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5号),企业因雇用季节工、临时工、实习生、返聘离退休人 员以及接受外部劳务派遣用工所实际发生的费用的税前扣除问题。
3.在成本中列支的工资薪金额超过实际发放额的差额,当年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次年实际发放时,可作纳税调减处理。
3、《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若干税务处理问题的公告》 (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5号),国家关于从事代理服务企业营业成本税前扣 除问题、关于电信企业手续费及佣金支出税前扣除问题。
扣 除 类 通 用 政 策
资产损失税前扣除问题
1、文件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25号 、财税〔2009〕57 号、沪国税所[2011]101号、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3号 。
扣除项目
扣除内容
业务招待费
1、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 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
2、用上述两个标准计算取小作为可以扣除的业务招待费,超过部分纳税 调整。附表三第26行。
3、《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执行中若干税务处理问题的通知》 (国税函[2009]202号)企业在计算业务招待费、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等费
建筑业企业所得税相关政策
闸北区税务局 2014年7月
1
征收管理
国税发〔2008〕30号:特殊行业、特殊类型的纳税人和一
定规模以上的纳税人不适用上述规定。
征 收
国税函〔2009〕377号:“特定纳税人”包括汇总纳税企业 。
管 理
国税函〔2010〕156号:实行总分机构体制的跨地区经营建 筑企业应严格执行国税发〔2008〕28号(注:此为关于汇
补充养老保 险
企业按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劳动保障部令第 20号)、《关于企业年金方案和基金管理合同备案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 [2005]35号)规定,为在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的全体员工支付的企业年金费用, 在不超过职工工资总额5%标准内的部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