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总需求与总供给
一、名词解释
1.经济周期
2.总供给-总需求模型
3.自然产量率
4.滞胀
5.抵消性政策
二、选择题
1.以下哪一种关于经济波动的表述是正确的( D )
A.当产量高于自然产量率时存在衰退
B.萧条是不严重的衰退
C.经济波动之所以称为“经济周期”是因为,产量变动是有规律而
且可预测的
D.可以用各种支出、收入和产量的衡量来衡量经济波动,因为大多
数宏观经济量往往同时波动。
2.以下哪一项不是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 C )
A.财富效应
B.利率效应
C.古典二分法或货币中性效应
D.汇率效应
E.以上各项都是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
3.以下哪一种关于长期总供给曲线的表述是正确的长期总供给曲线
( B )
A.当自然失业率下降时向左移动。
B.是垂直的,因为所有物价与工资相等的变动并不影响产量
C.向右上方倾斜,因为价格预期和工资在长期中是固定的。
D.当政府提高最低工资时向右移动。
4.在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中,消费者乐观情绪的增长最初的影响是
( C )
A.短期总供给向右移动。
B.短期总供给向左移动
C.总需求向右移动
D.总需求向左移动
E.长期总供给向左移动
5.假设物价水平下降,但由于名义工资合约固定,实际工资上升,
而企业削减产量。
这是以下哪一种理论的证明( A )
A.短期总供给曲线的粘性工资理论
B.短期总供给曲线的粘性价格理论
C.短期总供给曲线的错觉理论
D.短期总供给曲线的古典二分法理论
6.假设经济起初处于长期均衡。
再假设发生了摧毁了大部分小麦的
干旱。
根据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1).长期中物价和产量会发生什么变动( E )
A.物价上升,产量仍然是其初始值不变。
B.物价下降,产量仍然是其初始值不变。
C.产量增加,物价仍然是其初始值不变。
D.产量减少,物价仍然是其初始值不变。
E.产量和物价都仍然是其初始值不变。
(2).短期中物价和产量会发生什么变动( B )
A.物价上升,产量增加
B.物价上升,产量减少
C.物价下降,产量减少
D.物价下降,产量增加
7.以下哪一个事件会使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C )
A.政府军备支出增加
B.物价预期上升
C.石油价格下降
D.货币供给减少
E.以上各项都不是
8.如果决策者做了以下哪一件事,就可以说他们“抵消”不利的供
给冲击( A )
A.对不利供给冲击的反应是增加总需求,这会进一步提高价格。
B.对不利供给冲击的反应是减少总需求,这会降低物价。
C.对不利供给冲击的反应是减少短期总供给。
D.不对不利的供给反应做出反应,并允许经济自行调整。
9.根据总供给-总需求模型,在长期中,货币供给增加将引起:( C )
A.物价上升和产量增加
B物价下降和产量减少
C.物价上升和产量保持不变
D.物价下降和产量保持不变
三、判断题
1.投资是经济周期中特别易于变动的支出部分。
正确。
2.物价预期上升使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错误,使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3.错觉理论解释了总供给曲线为什么向右下方倾斜。
错误,解释了短期总供给曲线为什么向右上方倾斜。
4.总需求增加的短期效应使产量增加和物价水平上升。
正确。
5.如果决策选择使经济走出衰退,就应该用减少总需求的政策工具。
错误,应该增加总需求。
四、问答题
书后问题与应用:2、3、7、8、11、13
2、假设经济处于长期均衡。
a.用图形说明经济的状态。
标出总需求、短期总供给和长期总供给。
b.现在假设股市崩溃导致总需求减少。
用你的图说明短期中产量和物价水平发生的变动。
失业率会发生什么变动
股市崩溃导致总需求减少,则短期总需求曲线会从AD1左移至AD2,从而均衡的产量和价格都下降,并且由于产出低于长期水平,因此失业也要高于自然失业率的水平。
c.用总供给的粘性工资理论解释长期中产量和物价水平将发生什么变动(假设政策不变),在这种调整中,预期的物价水平起了什么作用用图形确切地说明你的分析。
如果物价水平下降而名义工资由于粘性而并没有下降,企业就会被迫进行裁员和降低产出。
在长期中,由于对预期物价水平的调整,短期供给曲线会右移至SRAR2,则产出和失业都恢复到长期水准。
3、解释下面每一个事件将使长期总供给增加、减少,还是没有影响a.美国经历了移民高潮。
长期总供给增加,因为劳动力更多了。
b.国会把最低工资提高到每小时10美元。
长期总供给减少,因为失业率上升。
c.英特尔公司投资于新的、更强劲的电脑芯片。
长期总供给增加,因为技术进步使得生产率上升。
d.严重的暴风雨危及东海岸的工厂。
长期总供给减少,因为资本存量下降。
7、假设美联储扩大货币供给,但由于公众预期到了美联储的这个行动,它同时提高了物价水平预期,短期中产量和物价水平将发生什么变动把这种结果与美联储扩大货币供给,但公众没有改变自己物价水平预期时的结果相比。
答:若公众预期到美联储的行动,则短期中产量不变,物价水平上升。
当公众未预期到美联储的行为,则短期中产量上升,物价水平不变。
(考试时的简答题,如果能画图分析的尽量画图分析,比单纯的文字说明要清晰,也容易得分。
)
8、假设经济现在处于衰退中。
如果决策者没有采取行动,经济会如何变动用文字和总需求与总供给图解释。
答:如图所示,衰退时经济均衡点为A,若决策者没有采取行动,则
总需求不会发生改变,总供给曲线会从AS1右移至AS2,从而达到新的均衡点B,经济中价格水平下降,产出回到长期水平。
11、根据下列每一个事件,解释假设决策者不采取行动时对产量和物价水平的短期与长期影响。
a.股市急剧下跌,减少了消费者的财富。
短期中物价下降,产出减少,经济从A点移动到B点;长期中物价水平下降,产出不变,经济从B点移动到C点。
b.联邦政府增加对国防的支出。
短期中价格上升,产出增加,经济从A点移动到B点;长期中物
价水平上升,产出不变,经济从B点移动到C点。
c.技术进步提高了生产率。
短期和长期中都是物价水平下降,产出增加。
经济从A点移动到B点
d.国外衰退引起外国人购买的美国物品少了。
短期中物价下降,产出减少,经济从A点移动到B点;长期中物价水平下降,产出不变,经济从B点移动到C点。
13、在1939年,美国经济没有完全从大萧条中复苏,罗斯福总统宣布感恩节将比通常提前一周,以便在圣诞节前的销售期得以延长。
用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解释这个决策。
答:该决策是为了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以便尽早将产出恢复到长期中的水平。
如图所示。
补充题:
1.以下事件对哪一项有初始影响:总需求、短期总供给、长期总
供给,或者短期与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右还是向左移动
a)政府修复年久的道路和桥梁。
总需求向右移动。
b)OPEC提高石油价格。
短期总供给向左移动。
c)政府增加失业津贴,这提高了自然失业率。
短期和长期总供给向左移动。
d)美国人感到自己的工作更有保障,并变得更为乐观。
总需求向右移动。
e)发生了把电脑运用到钢铁业中的技术进步。
短期和长期总供给向右移动。
f)政府提高最低工资。
短期和长期总供给向左移动。
g)由于物价预期下降,新大学毕业生的工资要求下降了。
短期总供给向右移动。
h)联邦储备减少货币供给
总需求向左移动。
2.假设经济处于图1中的B点,就是总需求减少,而经济处于衰退中。
根据三种理论上的总供给曲线中的每一种,说明经济自身调节到C点必要的调整过程。
a) 粘性工资理论
在B 点,名义工资合约根据了更高物价水平的预期,因此,实际工资上升,而且,工人被解雇。
由于工人和企业意识到,物价水平下降(知道预期为P 3),新的合约将降低名义工资,实际工资下降,而且,企业在每一种物价水平时增加生产,这使短期总供给向右移动。
b) 粘性价格理论
在B 点,一些企业由于菜单成本,并没有降低自己的价格。
它们的产品较为昂贵,而且,销售量减少。
当它们认识到物价水平降低是持久的时(知道预期为P 3),它们降低自己的价格,在每一种物价水平时产量增加,这使短期总供给向右移动。
c) 错觉理论
在B 点,一些企业错误地认为,只有它们产品的价格下降了,而且,它们削减生产。
由于它们认识到,所有的物价长期AS 短期AS2
短期AS1 AD2 AD1 Y1 Y2 A B C 物
价
水平
P1 P2
P3 实际产量
都下降了(知道预期为P3),它们在每一种物价时将增加生
产,这使短期总供给向右移动。
d)你认为以上描述的调整类型是在衰退中进行得快,还是在产量
高于长期自然率时快为什么
走出衰退更为缓慢,因为这要求价格下降,而且价格通常
具有向下的黏性。
当产量高于正常水平时,调整要求物价
与工资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