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理信息系统 第六章

地理信息系统 第六章


在旅游问题中,假设某人考虑5个因素:费用yl、 景色y2,居住条件y3,饮食条件y4、旅途条件y5。 他用成对比较法得到的互反阵是:
1
在上式中a12=2表示yl与景色y2对选择旅游点(目标 Z)的重要性之比为2:1;a13=7,表示费用yl与 居住条件y3之比为7:1;a23=4,则表示景色y2 与居住条件y3之比为4:1。
字面定义:空间数据的分析和数据的空间分析 空间数据分析
描述空间对象的非空间特性 方法:概率、数理统计等数学方法 特点: 几何特征不是主要限制因子(例:聚类分析) 数据处理与一般的数据统计分析基本一致 分析结果依托于地理空间,描述的是空间过程,揭示空间规律和 机制。

数据空间分析

聚类分析分析
聚类分析的主要依据是把相似的样本归为一类, 而把差异大的样本区分开来。在由m个变量组 成为m维的空间中可以用多种方法定义样本之 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统计量。 例:用xik表示第i个样本第k个指标的数据,xjk表 示第j个样本第k个指标数据;dij表示第i个样 本和第j个样本之间的距离,根据不同的需要, 距离可以定义为许多类型,最常见、最直观 的距离是欧几里德距离,即:
描述空间对象的空间位置、关系,对空间对象进行定量描述 方法:空间统计学、图论、拓扑学、计算几何等。 特点:

非严格意义的分析,是空间事物的描述和说明,特征提取和参数计算 回答是什么、在那里、有多少和怎么样,并不回答为什么。
定义:空间分析是基于地理对象的位置和形态特征的空间数据分析 技术,其目的在于提取和传输空间信息
空间分析技术发展及存在问题
空间分析技术发展
各种地图应用(医学应用) 定量分析空间对象的分布模式 地理空间本身特征、空间决策过程、时空演化过程等
空间分析发展存在问题
地图的直观性,忽视地图信息的解析性和复杂性,缺
少对地图应用的研究 数字地图改变了地图的应用方式,展示了更为广阔的 应用领域和更为灵活的应用方式 空间分析是GIS区别与其他信息系统的标志,是GIS技 术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管理型向分析决策型转变
GIS空间分析模型
地理信息系统不仅要完成管理大量复杂的地理数据 的任务,更为重要的是要完成地理分析、评价、 预测和辅助决策的任务,必须发展广泛的适用于 地理信息系统的地理分析模型,这是地理信息系 统走向实用的关键。
模型:所谓模型,就是将系统的各个要素,通过适当的筛选, 用一定的表现规则描写出来的简明的映象。通常表达了某 个系统的发展过程或发展结果。 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地理系统各个要素之问相互关系和客 观规律的,它用信息的、语言的、数学的或其它表达形式, 通常反映地学过程及其发展趋势或结果。是在对系统所描 述的具体对象与过程,进行大量专业研究的基础上,总结 出来的客观规律的抽象或模拟。地学模型也称为专题分析 模型。
这样决定的综合指标z1,z2,…,zm分别称 做原指标的第一,第二,…,第m主成 分,且z1,z2,…,zm 在总方差中占的 比例依次递减。而实际工作中常挑选前 几个方差比例最大的主成分,从而简化 指标间的关系,抓住了主要矛盾。 主成份分析这一数据分析技术是把数据减 少到易于管理的程度,也是将复杂数据 变成简单类别便于存储和管理的有力工 具。地理研究和生态研究的GIS用户常 使用上述技术,因而应把这些变换函数 作为GIS的组成部分。
整体拟合
趋势面分析:多项式回归分析 是描述长距离渐变特征的最简 单方法。多项式回归的基本思 想是用多项式表示的线或面按 最小二乘法原理对数据点进行 拟合,线或面多项式的选择取 决于数据是一维还是二维。 A、地理特征Z是X的线性函数: 表达式 Z=B0+B1X 其中:B0、B1为多项式系数

形状量算
地物外形是影像处理中模式识别的一个重要 部分。例如海岸线的外形是岛屿的重要特 征,森林中不同类型的土地外形对野生生 物显得非常重要。目标物的外观是多变的, 很难找到一个准确的量对其进行描述。 基本考虑:空间完整性、多边形形状特征
形状量算
第一种量算方法:
首先统计线段的总长度得 到多边形的周长,然后 与同该多边形面积相同 的圆的周长进行比较。 将多边形周长与圆周长相 除得到一个参数,可以 很快比较出多边形的不 同来。
依次求出任何两个点的距离系数dij(i,j=l, 2,…,n)以后,则可形成一个距离矩 阵
它反映了地理单元的差异情况,在此基础 上就可以根据最短距离法或最长距离法 或中位线法等,进行逐步归类,最后形 成一张聚类分析谱系图。
九 大 农 业 区 聚 类 分 析 谱 系 图
判别分析
判别分析与聚类分析同属分类问题,所不同 的是,判别分析是预先根据理论与实践确 定等级序列的因子标准,再将待分析的地 理实体安排到序列的合理位置上的方法, 对于诸如水土流失评价、土地适宜性评价 等有一定理论根据的分类系统定级问题比 较适用。

r
2
A
其中,P为目标物周长,A为目标物面积。 如果 r<1,目标物为紧凑型; r=1,目标物为一标准圆; r>1,目标物为膨胀型。
形状量算
形状特征描述参数
U>1
膨胀型
U
P 2 A
圆 U=1 U<1 紧缩型
空间数据的内插
通过已知点或分区的数据,推求任意点或分区数据 的方法称为空间数据的内插。其方法是从存在的 观测数据中找到一个函数关系式,使该关系式最 好地逼近这些已知的空间数据,并能根据函数关 系式推求出区域范围内其它任意点或任意分区的 值。 一般来讲,在已存在观测点的区域范围之内估计未 观测点的特征值的过程称内插;在已存在观测点 的区域范围之外估计未观测点的特征值的过程称 推估。 空间数据的内插有离散空间内插和连续空间 内插
跟踪某些地理分布的变 化,如人口变迁、土地 类型变化等。 简化复杂目标的模型建 立等
几何量算
几何量算对点、线、面、体4类目标物而言, 其含义不同的: 点状目标:坐标; 线状目标:长度、曲率、方向; 面状目标:面积、周长等; 体状目标:表面积、体积等。
几何量算
n 维匀质空间广义距离公式
第六章 GIS空间分析 原理与方法
空间分析
空间分析是GIS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是GIS系 统与计算机辅助绘图系统的主要区别。空 间分析的对象是一系列跟空间位置有关的 数据,这些数据包括空间坐标和专业属性 两部分。其中空间坐标用于实体的空间位 置和几何形态,专业属性则是实体某一方 面的性质。
空间分析定义
质心量算
定义:目标的半径位置或保
持均匀的平衡点,一般为多 边形的几何中心或重心。
计算公式:
X G (1 / N ) x i
YG (1 / N ) yi
质心量算
或者: X
G

w x w
i i
i
YG
w y w
i i
i
i为离散目标,w为 权重,x,y为目标坐 标 应用
q=0.6,非欧氏距离
i
( yi y j )
0.6 1/ 0.6
n 维非匀质空间距离计算
dij ( xi x j )

0.6

几何量算
线长度可由两点间直线距离 相加得到。 面积和周长的计算。在平面 直角坐标系中,计算面积时, 计算y值以下面积.按矢量方 向,分别求出向右向左两个 方向各自的面积,它们的绝 对值之差,便是多边形面积 值,周长则是线段之和。
形状量算
第二种量算方法: 从多边形中心画出一组 规则半径,设其半径 长为 L ,圆的半径 长为 L ,然后计算参 量 L

RO RC
C
RO
L
100 LRC
RO
从而比较出多边形的差 别来。
形状量算
第三种量算方法: 如果认为一个标准的圆目标既非紧凑型也非膨胀 P 型,则可定义其形状系数为:
d ij ( xi x j ) ( yi y j )
2 2
距 离 计 算 公 式
n q d ij ( q ) ( xli xlj) l 1
1/ q

i(xi, yi)
d ij xi x j yi y j
j(xj, yj) j i j
层次分析法(AHP)
AHP方法把相互关联的要素按隶属关系分为若干 层次,请有经验的专家对各层次各因素的相 对重要性给出定量指标,利用数学方法综合 专家意见给出各层次各要素的相对重要性权 值,作为综合分析的基础。例如要比较n个因 素y={yl,y2,…,yn }对目标Z的影响,确 定它们在z中的比重,每次取两个因素yi和yJ, 用aij表示yi与yJ对Z的影响之比,全部比较结 果可用矩阵A=(aij)n*n表示,A叫成对比矩阵, 它应满足: aij>0,aji=1/aij (i,j=1,2,...n) 使上式成立的矩阵称互反阵,必有aii=l。
空间分析的主要内容
1.
2. 3.
4.
5.
空间位置: 借助于空间坐标系传递空间对 象的定位信息,是空间对象表述的研究基 础,即投影与转换理论。 空间分布:同类空间对象的群体定位信息, 包括分布、趋势、对比等内容。 空间形态:空间对象的几何形态 空间距离:空间物体的接近程度 空间关系:空间对象的相关关系,包括拓 扑、方位、相似、相值进行线性组 合,构成一个线性判别函数Y,即: 式中,Ck(k=l,2,…,m)为判别系数,它可反映 各要素或特征值作用方向、分辨能力和贡献率的 大小。只要确定了Ck,判别函数y也就确定了。 Xk为已知各要素(变量)的特征值。
空间数据的量算
空间信息的自动化量算是地理信息系统所具 有的重要功能,也是进行空间分析的定量 化基础。其中的主要量算有: 质心量算 几何量算 形状量算
GIS空间分析模型
数学模型 :是应用数学的语言和工具,对部分现实世界 的信息(现象、数据)加以翻译、归纳的产物。数学模型 经过演绎、推导,给出数学上的分析、预报、决策或 控制,再经过解释回到现实世界,完成实践——理 论——实践这一循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