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巩固“散乱污”企业(作坊)整治长效管理机制的实施方案【模板】

巩固“散乱污”企业(作坊)整治长效管理机制的实施方案【模板】

XX经济开发区巩固“散乱污”企业(作坊)整治长效管理机制的实施方案“散乱污”企业(作坊)整治专项行动实施以来,开发区集中执法资源,通过关停淘汰一批严重缺乏安全、环保、消防等条件的企业,整治消除一批突出隐患,使开发区环境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同时,在具体实践中我们也充分认识到,“散乱污”企业(作坊)整治有着长期性、持续性、顽固性等特点,稍一放松就会出现反弹。

要进一步巩固、提升“散乱污”企业(作坊)整治工作成效,必须实行长效管理。

为提高“散乱污”企业(作坊)治理常态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推进开发区产业结构调优和综合环境持续改善,经开发区管委会研究,决定在开发区建立巩固“散乱污”企业(作坊)整治长效管理机制。

现结合开发区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按照区委、区政府“进一步巩固、提升‘散乱污’企业(作坊)专项整治成果,并着力加强常态化、长效化管理”的工作要求,立足自身实际,在巩固现有“散乱污”企业(作坊)整治成果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具体包括严格“散乱污”企业(作坊)禁入机制,健全“散乱污”企业(作坊)发现机制,完善“散乱污”企业(作坊)整治机制,深化舆论宣传机制,实现“散乱污”企业(作坊)整治工作常态化、科学化、标准化、高效化。

二、工作目标坚持开发区“散乱污”企业(作坊)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管理体制、职责任务、运行机制不变,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无缝对接、全面覆盖”的原则,各园区、社区和相关部门要坚持严格落实部门职能管理责任,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协调联动。

并根据区委、区政府《关于印发XX区深化“散乱污”企业(作坊)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以进一步改善开发区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企业安全生产能力、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进一步提高执法监管水平、进一步提高群众参与度和责任感为目标,常态化开展“散乱污”企业(作坊)整治工作,确保《方案》的各项工作目标圆满实现。

三、整治范围和标准本方案所指“散乱污”企业(作坊)是指属于以下五类的生产企业(作坊):1.生产工艺属落后淘汰类的;2.不符合产业政策或区域产业规划布局的;3.无证无照、证照不全、违法建设、违规经营的;4.环境污染严重、安全隐患突出、存在危险废物转移、处理、处置等违法行为,污染治理和安全防范设施设备不到位,整改后仍无法满足环境、安全管理要求的;5.存在于居民集中区的、附近群众有重复环境信访投诉、存在违法行为且整改无望的。

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对企业实际情况进行详细了解,按照企业(作坊)所处区域、存在问题特性,分别采取关停取缔、限期整改的措施进行处理。

(一)关停取缔。

符合下列五种情形的,一律按照“三断三清”(即断水、断电、断气、清除原料、清除产品、清除设备)标准,实施关停取缔。

1.全面取缔不符合产业政策的“散乱污”企业(作坊)。

各园区、社区和相关部门要依法坚决取缔不符合产业政策或使用淘汰设备的“散乱污”企业(作坊)。

2.全面取缔手续不全和不符合布局规划的“散乱污”企业(作坊)。

各园区、社区和相关部门要依法全面取缔无证无照、证照不全、违法建设、违规经营等相关手续不全的“散乱污”企业(作坊);对不符合布局规划或不在工业聚集区的“散乱污”企业(作坊),应明确整治要求,限期整治,逾期达不到整治要求的,依法予以取缔。

3.全面取缔违法建设、违法用地的“散乱污”企业(作坊)。

各园区、社区和相关部门应依法全面取缔利用既有违法建设、违法用地或违规出租场所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散乱污”企业(作坊),依法严厉查处违法建设、违法用地行为。

4.全面取缔违法排污的“散乱污”企业(作坊)。

各各园区、社区和相关部门应全面取缔存在无环保设施、无组织排放严重、环保不达标等行为(包括但不限于使用小锅炉或存在冒黑烟、粉尘无组织排放、污水直排、挥发性有机物等各类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等)或环保手续不全的“散乱污”企业(作坊)。

5.全面取缔存在安全隐患的“散乱污”企业(作坊)。

各园区、社区和相关部门应全面取缔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散乱污”企业(作坊);重点拆除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违法建设,重点清理整治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违法用地。

(二)治理改造。

对环保设施不到位、存在安全隐患、生产设备落后或管理粗放,但不属于上述关停取缔情形且具备升级改造条件的“散乱污”企业(作坊),由各园区、社区和相关部门督促实施治理改造。

治理改造基本到位的,经污染防治攻坚办审核,纳入日常监管;逾期未完成治理改造的,予以关停取缔。

四、工作内容1.严格“散乱污”企业(作坊)禁入机制。

首先,开发区要明确禁止进驻的行业、产业门类清单,设立准入“红线”,坚持源头严控。

其次,要强化市场准入防控机制。

要牢牢把好市场准入关,加大监管力度,对不能达到条件的坚决不予准入,严禁新的“散乱污”企业产生。

对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产业发展政策及开发区选址规划布局要求的项目,坚决不予办理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手续;对未能按期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存在严重安全、环保、消防隐患且拒不整改或整改未完成的企业,不予办理新建项目手续;对新排查发现及新申报营业执照的企业(作坊)要严格审查。

第三,完善镇有资产、村集体资产出租制度,要将有无“散乱污”企业(作坊)纳入责任制考核范畴,一经发现有“散乱污”企业(作坊)现象,立即告知相关单位停止出租,及时清退企业(作坊),并报送给开发区污染防治攻坚办。

第四,要加强对工业出租房屋的管理,进一步压实房东的责任,与房东签订各类保证书,严防“散乱污”类企业(作坊)入驻。

2.健全“散乱污”企业(作坊)发现机制。

根据明确禁止进驻的行业、产业门类清单,组织进行全面的排查梳理,对上一年度列入整治类企业(作坊),建立“回头看”制度,发现存在回潮现象的要重新纳入,同时涉及群众举报投诉的、上级交办的有关环境污染企业事项,必须全部列入排查范围,排查结果登记造册,实行一企一档,并报送开发区污染防治攻坚办。

要强化常态化巡查监管措施,严防“散乱污”企业(作坊)死灰复燃,如主动发现有遗漏的“散乱污”企业(作坊)要立即纳入整治名单并补充上报。

各园区、社区和相关部门要重视并加强专职网格员队伍的建设,对工作成效突出的网格员予以奖励;对因未及时发现“散乱污”企业(作坊)进驻,造成工作被动或极大影响的,要追究责任。

3.完善“散乱污”企业(作坊)整治机制。

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环安局、城管分局牵头”的领导体制,将巩固“散乱污”企业(作坊)整治长效管理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和办事日程,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实的良好局面。

环安局、城管分局要牵头协调重大环境事件,加强执法监督和统一监管。

同时,要加强与市管、公安、供电等相关部门沟通交流,强化联动执法,督促企业(作坊)严格执行环保、安全、消防等方面的国家和地方标准,对违法行为及时采取相应停止或限制措施,依法依规推动“散乱污”企业(作坊)整治工作。

4.深化舆论宣传机制。

要加大对“散乱污”企业(作坊)整治工作的宣传力度,凝聚社会正能量。

要充分重视并发挥市民群众参与“散乱污”企业(作坊)整治工作的热情。

一是要拓宽群众投诉举报渠道,主动公布曝光举报热线,发挥新媒体优势。

二是通过有奖举报等激励措施,对核实的举报线索进行曝光并予以奖励,鼓励群众积极参与。

三是要严格落实信访答复规范,按规定程序和时限办结,反馈和答复,确保群众举报案件早发现、早控制、早处置,对待投诉举报有落实、有结果、有反馈。

五、工作措施1.主动加强学习,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

认真学习区委、区政府关于关于印发XX区深化“散乱污”企业(作坊)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有关文件精神,深刻领会“散乱污”企业(作坊)整治工作不是一项阶段性、突击式的活动,而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常态化的工作。

打好“散乱污”企业(作坊)整治攻坚战,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要牢固树立长期作战、常抓不懈的思想,提高认识,明确目标,围绕“源头严控、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工作思路常态化推进整治工作。

同时,积极开展法律法规和安监、环保、消防等方面的业务知识培训,使网格员有能力从安全、消防、环保等方面辨别企业性质,发现隐患所在,促进执法监管水平和工作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

2.加强组织领导,强化主体责任。

开发区管委会是“散乱污”企业(作坊)整治长效管理工作的责任主体,开发区污染防治攻坚办继续负责统一指挥和安排辖区内“散乱污”企业(作坊)整治的全面排查和日常监管工作;组织各园区、社区和相关部门以及专职网格员彻底排查“散乱污”企业(作坊),确保排查到位、监管到位;负责“散乱污”企业(作坊)排查整治取缔验收工作,组织环安局、城管分局、市管分局等职能部门按照标准时限整治取缔“散乱污”企业(作坊)。

3.强化部门联动,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

按照“散乱污”企业(作坊)整治长效管理机制实施方案的总体目标要求,建立和完善部门联动长效机制,推进“散乱污”企业(作坊)整治长效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经发局主要负责对项目的准入门槛把关;环安局、消防大队主要负责对“散乱污”企业(作坊)中存在环保、安全、消防隐患的行为进行检查、提出整改意见、督办验收;城管分局负责会同有关部门拆除违章搭建,负责废品回收整治和整治过程中涉及环境卫生等事项的管理;市管分局主要负责依法查处无照经营和违规经营的行为。

相关职能部门按照职责分工,有效整合执法资源,联动执法,多管齐下,营造能改则改,不改则关的高压态势,倒逼企业主动提升环保、安全意识,加大整改力度。

4.强化考核机制,建立赏罚分明的制度。

要制定相关规定,对开发区内各部门各单位“散乱污”企业(作坊)整治长效管理工作进行量化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开发区评价各部门各单位全年工作的重要依据。

对在“散乱污”企业(作坊)整治长效管理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要予以表彰;对工作不力、责任不落实、消极应付、相互推诿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责任追究,推动“散乱污”企业(作坊)整治长效管理工作扎实开展。

5.加大宣传发动,发挥全民的监督作用。

要充分利用网络、微信、标语、宣传条幅等手段,多层次、多角度向企业、单位、群众广泛宣传建立“散乱污”企业(作坊)整治长效管理机制的意义和要求,为健全完善“散乱污”企业(作坊)整治长效管理机制,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要畅通举报渠道、完善投诉制度,鼓励公众积极支持和参与“散乱污”企业(作坊)整治工作,对举报的案件,要认真核实。

确认一起,查处一起。

江苏省无锡XX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2019年9月28日印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