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改革开放与中国国际地位的关系试论改革开放与中国国际地位的关系摘要: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大国,中国的国际地位也日益提升。
改革开放30多年,对中国的国际地位有了多方面影响,同时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又进一步积极地推动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二者之间相互联系,共同发展。
关键词:改革开发中国国际地位关系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敞开自己的国门,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在各种国际场合展示中国形象,使中国国际地位得到很大的提升。
一、改革开放对中国国际地位影响的具体体现(一)改革开放在政治方面对中国国际地位的影响一个国家的政治影响力取决于该国的政治制度、社会模式以及对外部世界的吸引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正反两方面经验,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了正确方向。
国内政治稳定是增强国际影响力的前提条件,正是由于改革开放以来的各种发展,有了足够的前提条件使得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不断扩大。
中国对国际政治的长期发展发挥了影响力。
中国模式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另一种可供的选择,中国外交政策以及对国际组织的态度均对国际政治产生了影响。
同时中国致力于对重大国际问题提出自己的理论回答和可行的解决方案。
中国加强了对国内外突发事件的反应与处理能力,对大国发展过程中遭遇挫折时应具有的物质、心理承受能力在加强。
中国军事力量在国际政治中的影响力在增强。
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大国,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推动着人类进步事业的前进与发展。
这些都体现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对世界经济政治生活,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产生了多方面的深远的影响。
改革开放对中国国际地位的影响在政治层面上是显而易见的。
(二)改革开放在经济方面对中国国际地位的影响1、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
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
创新开放模式,促进沿海内陆沿边开放优势互补,形成引领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开放区域,培育带动区域发展的开放高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力量在国际舞台上的变化十分显著。
首先,中国加快扩大了经济规模和提高了经济发展水平,改善了经济结构,提高了科技水平以及经济管理手段。
其次,中国提高了人民币的货币力量,虽然人民币尚不具备成为国际货币的条件,但人民币在地区乃至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在提高,人民币在推动东亚地区货币合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三,中国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能力在加强,中国不断扩大资本、技术、商品、劳务与人员的交流。
加入WTO,为中国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开辟了新的天地。
合作增进了中国经济的作用力,并提高了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2、我国经济高速稳定发展有力地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长期、高速、稳定增长,对世界经济平稳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
30多年来,我国的GDP总量翻了近4番,占世界的比重也大幅提升。
我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当年各国GDP增量与世界GDP增量之比)也大幅提升。
1978年,我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为2.3%,与美国相差35个百分点,与日本相差15.9个百分点,与欧元区相差13.6个百分点。
到2006年,我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已上升到14.5%,仅次于美国(22.8%)居第2位,比欧元区高1.4个百分点,比日本高6.7个百分点。
与主要发展中国家相比更是遥遥领先。
可以这样说,改革开放对中国国际地位的影响在经济方面是表现最为突出也是最能体现的。
(三)改革开放对中国国际地位的影响体现在在文化方面十八大报告指出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
与政治影响力相比,一国对世界的文化吸引力更为深刻、更为久远。
中国对世界文化影响力的提升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即一方面合理对待西方文化,另一方面努力弘扬了中华文化。
合理地对待西方文化表现在中国对西方文化的态度是宽容的、开放的。
努力弘扬中华文化则表现为以儒学为基础的中华文化对世界、尤其对亚洲的影响于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历历可见传承发展。
今天,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中华文化不仅超越种族文化所限定的区域,且辐射亚洲文化互动关系呈总体发展的趋势,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吸引力在提升。
(四)改革开放在外交方面对中国国际地位的影响对外开放则开启了中国外交的新思维,进一步拓宽了中国外交的纵深,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从外交作为内政的延伸,并为内政服务这个的角度上看,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既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求突变、谋发展、不断崛起的三十多年,亦是是中国外交更新思维、广交朋友、求真务实、服务国内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变化的三十多年。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根据对国际形势和国家的定位不同,一个国家对本国的国家利益的内涵要作出适当的调整,以便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两极格局的解体、国际形势的巨大变化和国内改革的加快发展,中国外交以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不搞对抗、不结盟和不针对第三国为指导原则,既创造了一个有利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型的国际环境,又为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坚定维护国家利益和我国公民、法人在海外合法权益,加强同世界各国交流合作,推动全球治理机制变革,积极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进一步增强,为改革发展争取了有利国际环境。
改革开放十年来,中国主动地参与到以联合国为主体的多种国际组织当中,享受相应的国际权利承担相应的国际义务,对国际组织的发展起到了积极地建设性作用,成为国际组织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员,展示了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国际形象,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五)改革开放对中国国际地位的影响在其它方面的体现中国的军事、科技发展迅速,在国际上取得了很好的声誉。
多年来中国的海军、空军等实力比20世纪90年代有显著的提升,军事活动范围扩大。
科技上,航天活动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令全世界华人骄傲,令整个世界刮目相看。
科技能力、社会发展、军事能力、政府调控能力和外交能力的份额都有所提高。
人力和土地资源部分指标的质量提高是显著的,这将为中国综合国力的持续增长注入活力。
经济活动能力的加强,不仅来自总量增加,而且得益于生产效益的提高。
对外经济活动能力构成各项指标均呈增长态势。
科技能力的提高得益于政府对研究开发的投入,科技人员的数量有所回升。
教育、文化、保健、通讯和城市化都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而发展,使社会发展程度成为综合国力增强的重要原因。
军事能力效率的提高集中表现在军事人员数量进一步减少,大批性能先进的优良装备配给部队。
二、对改革开放对提升中国国际地位的重要性1、坚持改革开放,提升中国在世界政治的影响力与话语权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
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每每在重要的时刻,党中央、国务院都非常及时地调整了政策,顺应了形势的变化,维持了持续发展的势头。
同时,我们也有一些问题需要面对,到底怎么样面对我们过去近100多年的历史,怎样面对现在我们认为很不公平的国际秩序,怎样面对我们在国际上常常遇到的歧视性的对待,怎样看待我们青年学生当中的民族主义思潮和情绪,这些都是我们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需要通过发展来进一步解决遍的看法。
这一点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那就是坚持改革开放,让中国在国际政治舞台,在国际化争端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提升自己的影响力,增强自己的话语权。
2、深化改革开放,提升中国在世界经济的主导力与影响力金融危机以来以及随后几年世界经济的疲软期内,中国的实力没有受到根本的伤害,国际地位不降反升。
世界普遍寄希望于中国率先走出危机,带领世界复苏。
中国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和银行系统的充足资本,使中国成为危机中世界少数的中坚力量。
中国银行和企业的实力和国际地位显著上升,海外收购非常活跃,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活力和影响力,提高了中国在国际经济的影响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突破了传统计划经济的框框,又不盲目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模式,而是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运行方式相结合。
在强有力的国有经济支持下,政府对市场进行有效的调控和监管,使得中国具有较强的规避危机与应对危机的能力。
这些成绩的背后都要求我们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提升中国在经济领域的主导力与影响力。
三、中国国际地位的改变对改革开放的影响1、中国国际地位的改变使得改革开放理念深入人心国际地位的提升极大地提升了国人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同时进一步促进了改革开放理念的深入人心。
国际社会高度评价中国在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的积极姿态和果断行动,认为中国的一系列举措展现出了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责任感。
国际社会公认,中国为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应对金融危机发挥了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国际社会总体看好中国发展前景,认为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可望在危机后进一步提升。
正是因为看到了很多积极的改变,人民的经济生活更加富裕,国家日益强大,文化更加繁荣,进一步深化了改革开放的理念深入人心,从而进一步反作用推动改革开放的进程与发展。
2、中国国际地位的改变使得改革开放步伐昂首前行国际地位的提升极大提升了国人的积极性和奋斗心。
国际地位的提升使得改革开放的步伐日益前进,落实的力度会更加有力和有效。
中国找到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
中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将现代化规律和本国国情有机结合,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1世纪头8年,中国经济在世界的排位几乎是一年上一个台阶,2008年GDP达到4.4万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今年可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综合国力增长奠定了中国国际地位提升的基础。
中国国际地位的改变就是改革开放落实的有力的催化剂,民众就是改革开放的落实者,促使改革开放的步伐更加坚定,更加自信,更加有力,更加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