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安全法律法规规章实用知识考试单位:姓名:分数:一、填空:(共25题,每题1分)1.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知识的宣传,提高职工的。
2. 地方性安全生产法规,由所在及和制定。
3.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执行依法制定的保障安全生产的或者。
4. 三不伤害包括:、、。
5.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和,掌握本岗位的。
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6. 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的,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7. 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未与主体工程、、和的应追究领导责任。
8. 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
9.铁路运输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对铁路线路进行和。
对巡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应当;不能处理的,应当及时报告本企业。
巡查及处理情况应当。
10.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置明显的。
11. 人员密集场所使用不合格的消防产品或者国家明令淘汰的消防产品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罚款;情节严重的,。
12. 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进行定期检测、、,并制定,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
13. 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物品的不得与员工宿舍在同一座建筑物内,并应当与员工宿舍保持。
14.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教育和督促从业人员严格执行本单位的和;并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
15.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安排用于配备劳动,进行安全生产的经费。
16.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将生产经营、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
17. 生产经营单位对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
18.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时,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当立即组织抢救,并不得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
19. 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劳动合同,应当载明有关保障从业人员、的事项,以及依法为从业人员办理工伤社会保险的事项。
20. 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作业现场。
21.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并,保证正常运转。
维护、保养、检测,并由有关人员签字。
22. 生产经营单位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必须了解、掌握其特性,采取有效的,并对从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生产和。
23.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爆破、吊装等危险作业,应当安排人员进行管理,确保和的落实。
24. 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和,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
25. 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及铁路管理机构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应当。
重大安全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运输安全的,应当责令,责令;重大安全隐患排除后方可恢复运输。
二、单选题:(共28题,每题1分)1. 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的从业人员除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外,()。
A 有权向本单位提出赔偿要求;B 可以解除劳动合同;C 提出对责任人的处理要求。
2. 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它不安全因素,()。
A 不得直接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B 只向现场安全管理人员报告;C 两者均可及时报告。
3. 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
A 应当严格遵守操作规程;B 在有人监护下可以违章;C 加班加点抢进度。
4. 工会对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侵犯从业人员合法权益的行为()。
A 有权要求纠正;B 可报企业董事会或其它管理层后才能处理;C 不属于工会的工作范围内容。
5.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涉及安全生产的事项进行审查、验收,()。
A 可要求接受审查、验收的单位购买指定生产单位的安全设备;B 不得收取费用;C 可指定专业机构进行安全评价。
6. 安监部门对不符合保障安全生产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设备、设施、器材,()。
A 应在五日内依法作出处理决定;B 应在十日内依法作出处理决定;C 应在十五日内依法作出处理决定。
7. 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执行监督检查任务时,()。
A 必须出示有效的监督执法证件;B 不必要出示监督执法证件;C 不予立案的可不出示监督执法证件。
8.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部门,在监督检查中()。
A 不需沟通,同一事件都可以独立行驶职能;B 应当互相配合,实行联合检查;C 不得将案件移送其它部门处理。
9. 任何单位或个人对事故隐患或者安全生产违法行为,()。
A 均有权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或举报;B 只能向其所在单位的安全管理部门报告;C 不能匿名举报。
10. 危险物品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
A 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B 员工可自发的进行应急救援;C 只有社会专业单位方可进行救援抢险。
11.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
A 应首先告知被伤害人家属;B 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C 可以自行处理,没有必要报告。
12. 生产经营单位未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的则()A 责令限期改正;B 吊销负责人安全管理生产合格证;C 吊销有关证件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A 我国境内所有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适用本法;B 外方独资或中外合资企业不适用本法;C 民营企业不适用本法。
14. 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
A 有依法获得安全生产保障的权利;B 要自行办理工伤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C 因违章等自身原因造成事故,应由受伤害人自行解决。
15. 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危及对方生产安全的,应当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和应当采取的安全措施,并指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
()A 安全检查与协调;B 协助作业;C 安全监督与协助作业16. 生产经营单位未与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未在承包合同、租赁合同中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或者未对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统一协调、管理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则。
()。
A 可处五万元以下罚款;B 可处十万元以下罚款;C 责令停产停业整顿。
17. 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生产经营规模较小,可以不建立应急救援组织的,应当()。
A 委托其他单位应急救援兼职;B 可调其它单位的应急救援组织;C 指定兼职的应急救援人员。
18.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未按照安全生产法规定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的()。
A 责令限期改正;B 给予撤职处分;C 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19. 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受刑事处罚或者处分的,()内不得担任任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A 五年内;B 二年内;C 十年内。
20.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不按规定保证安全生产必须的资金投入,致使生产经营单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
A 责令限期改正,提供必要的资金;B 追究主要负责人的刑事责任;C 上级机关给予必要的资金帮助。
21. 铁路职工玩忽职守、违反规章制度造成铁路运营事故的,滥用职权、利用办理运输业务之便谋取私利的,给予()。
A 给予警告处分;B 给予撤职处分;C 给予行政处分。
22. 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生产安全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
A 记大过;B 撤职;C 行政处分。
23.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履行本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生产经营单位停产停业整顿,未整顿的,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给予()A 给予降级或撤职的行政处分;B 撤职处分或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C 给予开除公职处分。
24. 安全评价单位,出具虚假证照,违法所得在五千元以上的()。
A 处违法所得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B 处违法所得等同的罚款;C 处违法所得五至十倍的罚款。
25.安全生产设施或者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有期徒刑。
”A 三年以上;B 三年以上七年以下;C 三年以下;D 三年以上五年以下26. 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应当将检查的时间、地点、内容、发现的问题及其处理情况,作出书面记录,并由()签字。
A 检查人员和被检查单位的负责人;B 检查人员;C 被检查单位的负责人。
27. 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和报废()。
A 应当符合国际标准;B 应当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C 应当符合本企业标准。
28. 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目录()。
A 由特种设备设计单位制定;B 由特种设备生产厂家制定;C 由国务院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制定。
三、多选题:(共8题,每题2分,每题选2项以上)1. 安全生产管理,坚持()方针。
A 安全第一;B 预防为主;C 综合治理;D 谁主管谁负责。
2. 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有()。
A 依法获得安全生产保障的权利;B 人身自由的权利;C 依法履行安全生产方面的义务;D 拒绝违章指挥的权利。
3.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
A 必须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B 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C 熟悉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D 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
4. 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可危及对方生产安全的()。
A 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B 明确各自职责和应当采取的安全措施;C 指定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D 发生事故由本单位或个人负责。
5. 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
A 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B 服从管理;C 不怕困难,勇于牺牲;D 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6. 安全监管部门对有根据认为不符合保障安全生产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设备、设施、器材,应()。
A 予以查封;B 给予扣押;C 给予没收;D 收缴拍卖。
7.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部门的负责人接到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后()。
A 应报告上级后到现场;B 应立即赶到现场;C 组织好事故抢救;D 在上级政府安排后实施抢救。
8.企业要经常性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并切实做到哪五到位?请选择()(A)整改措施、(B)责任、(C)资金、(D)时限、(E)预案、(F)调查四、简答题(共2题,第一题15分,第二题16分)1. 什么是本质安全?2. 应急救援预案的作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