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治理》期末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1989年, (发表的一篇题为《撒哈拉以南非洲:从危机到可持续增长》的报告中,首先使用了“治理危机”一词。
A .联合国开发署B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C .世界银行D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全球化首先是指( 。
A .政治全球化B .经济全球化C .军事全球化D .社会和文化全球化3、 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规定:街道办事处是( 。
A .城市最基层的政府机关B .城市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C .市辖区或者不设区的市的人民委员会的派出机关D .城市社区的社会团体4、 1958年之前,我国农村基层实行的管理体制是( 。
A .人民公社政社合一管理体制B .乡(行政村管理体制C .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管理体制D .乡政村治管理体制5、政府机构具有扩张的本性已被(所证明。
A .亚当 . 斯密关于市场“看不见的手”的论述B .帕金森定律C . “马太效应”理论D .凯恩斯的“消费驱动”理论 6、按照有关法规规定,我国城乡基层的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每界任期为( 。
A . 2年 B . 3年C . 4年D . 5年7、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的人际关系主要是靠(维系的。
A .自然的情感、血缘或亲缘关系B .法规规则C .契约约束D .礼节仪式8、英国社区照顾的理论基础是( 。
A .标签化理论B .正常化理论C .人道主义理论D .社会关系网络9、社区物业管理主要是对社区内(的管理。
A .商用物业B .居住物业C .工业物业D .其他用途物业10、个案工作是工作者以(的方式帮助个人或家庭的方法。
A .群体化B .个别化C .小组D .团体化二、多项选择题1、“治理”与“统治”概念的本质区别在于( 。
A .行为主体不同B .权力运行的向度不同C .管理的范围不同D .权威的基础和性质不同2、促成“全球性结社革命”的原因包括( 。
A .现代福利国家的危机B .发展中国家发展模式的危机C . “国家社会保险”制度的危机D .世界性环境的危机3、 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规定: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主要包括( 。
A .办理基层政府有关居民工作的交办事项B .指导居民委员会建设C .领导辖区经济D .反映居民的意见和要求4、根据约翰 . 霍普金斯大学萨拉蒙教授的观点,非营利性组织的基本特征,除了正规性和民间性之外,还包括( 。
A .非营利性B .自治性C .志愿性D .公益性5、按照有关法规规定,我国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通过(选举产生。
A .全体有选举权的居民直接B .每居民户派代表C .居民小组推选代表D .全体居民6、社区治安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 。
A .民间调解B .法制教育C .流动人口管理D .社会矫正7、社区卫生服务的特征除了基层性之外,还包括( 。
A .综合性B .持续性C .协调性D .可及性8、社区物业管理服务的特征是( 。
A .社会化服务B .经营性服务C .专业化服务D .福利性服务9、社区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除了社区文化娱乐之外,还包括( 。
A .社区体育B .社区教育C .社区科学普及D .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倡导10、受助者可以是( 。
A .个人B .家庭C .小组D .社区三、名词解释1、社区2、身份利益社区3、个人网络社区4、社区建设5、社区服务6、社区工作7、街居体制8、乡村管理体制9、“ 第三部门”10、社区党建11、居民委员会12、村民委员会13、正常化理论14、社会环境四、简答题1、简述社区的定义和基本要素2、简述社区问题的内容3、治理与统治的区别点有哪些4、简述地区发展模式与社会计划模式目标分类的差别5、简述古代传统社会社区治理的基本特征6、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是什么7、政府失灵的主要表现是什么8、政府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职责是什么9、经济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是什么10、社区党建组织发挥领导作用的途径是什么11、简述居民委员会的性质。
12、简述村民委员会的自治内容方式。
13、简述社区志愿者服务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14、简述我国推进社会福利化的总体要求。
15、简述英国社区照顾出现的背景基础。
16、简述照顾管理模式下的基本工作程序。
17、简述社区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18、简述社会环境的主要功能。
19、简述社区工作的特点。
20、简述当前城市社区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五、论述题1、论述当代社会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功能的特点。
2、论述解决城市社区治理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
3、论述英国社区照顾和中国社区服务的异同。
4、试论我国城市社区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思路。
5、试论社会工作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
6、试论社区经济的含义及其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
《社区治理》期末复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1989年, (C 发表的一篇题为《撒哈拉以南非洲:从危机到可持续增长》的报告中,首先使用了“治理危机”一词。
A .联合国开发署B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C .世界银行D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全球化首先是指(B 。
A .政治全球化B .经济全球化C .军事全球化D .社会和文化全球化3、 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规定:街道办事处是(C 。
A .城市最基层的政府机关B .城市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C .市辖区或者不设区的市的人民委员会的派出机关D .城市社区的社会团体4、 1958年之前,我国农村基层实行的管理体制是(B 。
A .人民公社政社合一管理体制B .乡(行政村管理体制C .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管理体制D .乡政村治管理体制5、政府机构具有扩张的本性已被(B 所证明。
A .亚当 . 斯密关于市场“看不见的手”的论述B .帕金森定律C . “马太效应”理论D .凯恩斯的“消费驱动”理论 6、按照有关法规规定,我国城乡基层的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每界任期为(B 。
A . 2年 B . 3年C . 4年D . 5年7、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的人际关系主要是靠(A 维系的。
A .自然的情感、血缘或亲缘关系B .法规规则C .契约约束D .礼节仪式8、英国社区照顾的理论基础是(B 。
A .标签化理论B .正常化理论C .人道主义理论D .社会关系网络9、社区物业管理主要是对社区内(B 的管理。
A .商用物业B .居住物业C .工业物业D .其他用途物业10、个案工作是工作者以(B 的方式帮助个人或家庭的方法。
A .群体化B .个别化C .小组D .团体化二、多项选择题1、“治理”与“统治”概念的本质区别在于(ABCD 。
A .行为主体不同B .权力运行的向度不同C .管理的范围不同D .权威的基础和性质不同2、促成“全球性结社革命”的原因包括(ABCD 。
A .现代福利国家的危机B .发展中国家发展模式的危机C . “国家社会保险”制度的危机D .世界性环境的危机3、 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规定: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主要包括(ABD 。
A .办理基层政府有关居民工作的交办事项B .指导居民委员会建设C .领导辖区经济D .反映居民的意见和要求4、根据约翰 . 霍普金斯大学萨拉蒙教授的观点,非营利性组织的基本特征,除了正规性和民间性之外,还包括(ABCD 。
A .非营利性B .自治性C .志愿性D .公益性5、按照有关法规规定,我国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通过(ABC 选举产生。
A .全体有选举权的居民直接 B .每居民户派代表C .居民小组推选代表D .全体居民6、社区治安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ABCD 。
A .民间调解B .法制教育C .流动人口管理D .社会矫正7、社区卫生服务的特征除了基层性之外,还包括(ABCD 。
A .综合性B .持续性C .协调性D .可及性8、社区物业管理服务的特征是(ABC 。
A .社会化服务B .经营性服务C .专业化服务D .福利性服务9、社区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除了社区文化娱乐之外,还包括(ABCD 。
A .社区体育B .社区教育C .社区科学普及D .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倡导10、受助者可以是(ABCD 。
A .个人B .家庭C .小组D .社区三、名词解释1、社区:是指由一定数量成员组成的、具有共同需求和利益的、形成频繁社会交往互动关系的、产生自然情感联系和心理认同的、地域性的生活共同体。
2、身份利益社区:主要用来指那些非地域的社区,即功能社区、联盟性社区或是精神牲社区等。
3、个人网络社区 :指基于个人的主观连接的群体而形成的社区。
社区治理:是治理理论在社区层面上的运用,或者说是对社区范围内的公共事务进行治理。
4、社区建设: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 , 依靠社区力量 , 利用社区资源 , 强化社区功能 , 解决社区问题 , 促进社区政治 , 经济 , 文化 , 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 , 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
5、社区服务 :是指在政府的扶持引导、社会积极援助下社区居民团结协作积极参与,利用社区内的员资源向社区居民提供的各种服务活动称为社区服务。
6、社区工作 :是专业社会工作的一种基本方法 , 它以社区和社区居民为案主 , 通过发动和组织社区居民参与集体活动 , 确定社区的问题与需求 , 动员社区资源 , 争取外力协助 , 有计划 , 有步骤地解决或预防社会问题 , 调整或改善社会关系 , 减少社会冲突 , 培养自助 , 互助及自决的精神 , 加强社区凝聚力 , 培养社区居民的民主参与意识和能力 , 发掘并培养社区的领导人才 , 以提高社区的社会福利水平 , 促进社区的进步。
7、街居体制 :作为区政府派出机关的街道办事处和作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居民委员会产生并得到了法律的认可, 法律还明确规定街道办事处指导居民委员会工作, 我国城市基层管理的街居体制形成人民公社体制。
它既是农村基层政权机关,又是农村经济单位;它既是劳动组织,又是一种高度集权的、具有军事化管理性质的社会体制。
8、乡村管理体制:是在乡镇成为国家最基层政权组织同时,其下设立的村民委员会成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之间的法定关系界定为指导与协助关系, 而不是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9、“ 第三部门” :是指除政府和企业以外的第三中社会组织。
10、社区党建:即社区党组织的建设, 是指中国共产党的基层党委或工会和社区党支部为主体的, 由社区范围内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各种组织的基层党组织共同参与的区域性党的建设。
11、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12、村民委员会 :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