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复习》

人教版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复习》

透镜及其应用复习知识结构焦距(f ):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2、 典型光路3、 填表:二、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1、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 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① ;② ③ ;④ 。

2、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F 分虚实,2f 大小,实像分居两侧倒,虚像位于同侧正,像的大小像距定,像儿跟着物体跑。

4、 对规律的进一步认识:⑴u =f 是成实像和虚象,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侧和异侧的分界点。

⑵u =2f 是像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⑶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成放大的实像(或虚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⑷成实像时:⑷成实像时: ⑸成虚像时:三、眼睛和眼镜1、成像原理: 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等一个综合的凸透镜在视网膜上行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分布在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人就可以看到这个物体了。

2、近视成因:晶状体过厚或睫状体调节能力变弱,成像在视网膜前方; 矫正:近视眼要 3、远视成因:晶状体变薄,成像在视网膜后方 矫正:,远视眼要戴 .四、显微镜和望远镜1、显微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

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相当于 ;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普通的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调节: 。

2、望远镜:有一种望远镜也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

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

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相当于显微镜。

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相当于放大镜。

调节: 。

3视角 (近大远小) 我们能不能看清一个物体,它对我们的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十分重要。

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虽然比原来的物体小,但它离我们的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视角就可以变得很大典型例题[例1](11·长沙)小红家有一焦距为50mm 的照相机,她利用该相机做了如下实验: (1)去下镜头,让太阳光正对镜头,可将太阳光会聚成一点,说明镜头相当于_____。

(2)用该照相机镜头当作放大镜来观察地面上的蚂蚁时,发现蚂蚁被放大了,此时镜头距蚂蚁的距离______(填“大于”、“等于”、“小于”)50mm 。

[例2]、拿一个凸透镜和一张纸,把凸透镜放在太阳和纸之间,然后调整纸和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使纸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时测得纸和凸透镜之间的距离是6cm ,则这个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若用这个凸透镜作成像实验,在物体离凸透镜30cm 逐渐物距减小 (增大) 像距增大 (减小) 像变大 (变小) 物距减小 (增大) 像距减小 (增大) 像变小 (变大)减小到15cm的过程中,要能够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必须将光屏逐渐 (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像将逐渐 (选填“变大”或“变小”);当物体距离凸透镜为3cm时,像比物体 (选填“大”或“小”),此时,像 (选填“能够”或“不能够”)呈现在光屏上。

[例3].(2012长沙)我市某中学组织学生到长沙世界之窗春游,小明同学用照相机为另一同学拍全身照时,不小心让一滴泥水溅在了照相机镜头的上半部分,则他所拍出的照片A.不能看到人的头部B.不能看到人的脚C.不能看到所拍同学的全身像D.可以看到所拍同学的全身像,但像会变暗一些巩固练习:一、填空题:1、透镜是利用光的现象制成的。

透镜有两类,中央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做透镜,它对光线有作用;中央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做透镜,它对光线有作用。

2、如果把一个点光源放在透镜的上,可以使通过透镜出射的光线变成平行于透镜主轴的光。

3、用放大镜来观察手表的零件,那么放大镜和零件之间的距离必须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焦距。

4、人的眼睛相当于一个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一个、的像,近视眼镜是透镜。

5、要在幻灯机屏幕上得到一个正立放大的画面,必须满足幻灯机离银幕的距离。

幻灯片离镜头的距离调节在,并且把幻灯片插在框内,电影放映机原理与幻灯机是一样的,只是它放映的不是单张的幻灯片,而是连续的胶片。

6、把一张较小的透明塑料纸铺在桌子上,用筷子蘸水在塑料纸上滴一个水珠(直径约5mm),塑料纸下有一张报纸,一透过水珠看报纸上的字是 (选填“放大”或“缩小”)了的。

(选填“实”或“虚”)像。

7、(2012山东滨州)在用焦距10cm的凸透镜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刚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

(1)当把蜡烛放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位置,点燃蜡烛,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倒立的的实像(选填“放大“或”缩小“)。

(2)若遮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则烛焰在光屏上的成像情况时(选填“完整的像”、“一半的像”或“无法成像”)。

(3)若把图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当“眼睛”戴上近视眼镜时,烛焰刚好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则清晰的像会成在“视网膜”的(选填“前面”或“后面”)。

二、选择题:l、为了制作一束平行光,班里的同学提出了以下的方法,你认为可行的方法是()A、选用凹透镜并把一小灯泡放在凹透镜的焦点上B、选用凸透镜并把一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C、选用凹透镜并把一小灯泡放凹透镜的2倍焦点处D、选用凸透镜并把一小灯泡放凸透镜的2倍焦点处2、在利用蜡烛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是lOcm,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cm处,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蜡烛清晰的像。

这个像一定是()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缩小的虚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3、如图所示,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在透镜的另一测调节光屏找到清晰的像,这个像是图中的()4、小明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20e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缩小的像.小明又把点燃的蜡烛置于原来的光屏处,则所成像的性质是()A、倒立放大的实像B、正立放大的虚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D、倒立等大的实像5、根据如图所示可判断出蝴蝶标本到放大镜的距离()A、小于焦距B、大于焦距,小于两倍焦距C、等于两倍焦距D、大于两倍焦距6、下列事例中,能看到物体实像的是()A、在岸边看到水中游动的鱼B、在水中通过潜望镜看到水面上的景物C、在电影院看到银幕上的画面D、通过放大镜看报纸上的字7、在探究近视眼视力矫正问题时.用如图(a)的装置模拟眼睛,烧瓶中的着色液体相当于玻璃体,烧瓶左侧紧靠瓶壁的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右侧内壁相当于视网膜。

图(b)中的四幅图是一些同学描绘近视眼矫正的方法和光路,其中能达到近视眼矫正目的的是()8、如图所示是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屏未画出),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置时,通过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像。

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30cm处,则 ( )A、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B、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C、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D、不论光屏移到什么位置,都不能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像9、如图所示,通过透镜的光路图正确的是()10、小明和小红用焦距相等的相同照相机对小强拍照,洗出的底片分别为图中的甲和乙,则()A、小红离小强的距离近B、小明和小红离小强的距离相同C、小红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明的一样大,小红移动位置后,再减少镜头到底片的距离D、小红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明的一样大,小红移动位置后,再增大镜头到底片的距离11、关于凸透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像一定是缩小的,虚像一定是放大的B、实像一定是倒立的,虚像可能是倒立的C、实像能被光屏接收,虚像不能被光屏接收D、实像是利用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是利用光的反射形成的12、关于放大镜、投影仪、照相机的下述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A、它们都是利用凸透镜成像的B、照相机照相时景物在2倍焦距以外C、投影灯片必须放在2倍焦距以外D、用放大镜看书时,书离凸透镜应小于焦距13、用照相机给某人照相时,如果已经照完一张全身的像以后,再照一张半身像(底片大小不变),则应( )A、把照相机远离被照人,同时暗箱拉长B、把照相机远离被照人,同时暗箱缩短C、把照相机与人靠近些,同时,缩短暗箱D、把照相机与被照的人靠近些,同时拉长暗箱14、如图所示,要使投影片在屏幕上成放大的“上”字,那么,投影片的正确放法是()15、用一个凸透镜成像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B、成虚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C、实像总是倒立的,虚像可以是正立的,也可以是倒立的D、实像和虚像都只可以是放大16、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等于一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

目镜和物镜所成像的情况为()A、目镜成放大实像,物镜成放大虚像B、目镜成放大虚像,物镜成放大实像C、目镜成放大实像,物镜成放大实像D、目镜成放大虚像,物镜成放大虚像17、要想利用凸透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变成平行光,应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主光轴的()A、焦点以内B、焦点上C、焦点以外,2倍焦距以内D、2倍焦距以外18、在“观察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第一次把蜡烛放茬离凸透镜远大于2倍焦距处,移动光屏并在光屏上找到清晰的烛焰像。

第二次移动蜡烛,使它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2倍焦距,移动光屏并在光屏上找到清晰的烛焰像。

比较两次像的大小和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像距),则()A、第一次的像较小,像距较小B、第一次的像较大,像距较大C、第二次的像较小,像距较大D、第二次的像较大,像距较小19、一个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像于屏上,若将透镜的上半部分遮住,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屏上的像只剩下半部分B、屏上的像变暗,位置不变C、屏上的像上半部分变暗,下半部分保持原来的亮度D、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20、关于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们都使光变得发散B、它们都使光变得会聚C、凸透镜使光会聚,凹透镜使光发散D、凸透镜使光发散,凹透镜使光会聚2l、一物体在凸透镜主光轴上移动,当物体离凸透镜30cm时,光屏上出现了放大的实像,当物体移到离透镜15cm时,则成的像一定是()A、放大的实像B、缩小的实像C、放大的虚像D、无法肯定22、将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40cm处,在透镜另一侧透镜30cm处得到清晰的像,则凸透镜焦距f的范围是()A、15cm<f<20cmB、20cm<f<30cmC、10cm<f<15cmD、30cm<f<40cm (2011·四川绵阳)20.用水彩笔在磨砂电灯泡的侧面画一个图案,然后把电灯泡接到电路中让其发光,拿一个凸透镜在灯泡图案与其正对的白墙之间(图案与白墙之间距离较大)移动,则所画图案在墙上成清晰像的情况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