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十二文言文阅读课时2习题

2018年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十二文言文阅读课时2习题

2018年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十二文言文阅读课时2习题
一、(2017·济南)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景公登射①,晏子修②礼而侍。

公曰:“选射之礼,寡人厌之矣。

吾欲得天下勇士,与之图国。


晏子对曰:“君子无礼,是庶人也;庶人无礼,是禽兽也。

勇多则弑其君力多则杀其长,然而不敢者,维礼之谓也。

礼者,所以御民也;辔者,所以御马也。

无礼而能治国家者,吾未之闻也。


景公曰:“善。

”乃饰射③,更席,以为上客,终日问礼。

(选自《晏子春秋》,有删改) 【注释】①登射:指走上射箭的位置。

古代有通过射箭选拔人才的制度,射箭时有套礼仪,所以下文说“选射之礼”。

②修:依照。

③饰射:整治射礼。

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

(只画一处)
勇多则弑其君力多则杀其长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以为上客,终日问礼。

3.景公“欲得天下勇士,与之图国”,晏子却认为,治理国家必须要;从“景公曰:‘善。

’乃饰射”可见景公的品质。

二、(2016·济南)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孟尝君有舍人①而弗悦,欲逐之。

鲁连②谓孟尝君曰:“猿猴错木据水,则不若鱼鳖;历险乘危,则骐骥不如狐狸;曹沫③奋三尺之剑,一军不能当;使曹沫释其三尺之剑,而操铫耨④与农夫居垅亩之中,则不若农夫。

故物舍其所长,之⑤其所短,尧亦有所不及矣。

今使人而不能,则谓之不肖⑥;教人而不能,则谓之拙。

拙则罢之不肖则弃之,……岂非世之立教首也哉⑦?”孟尝君曰:“善!”乃弗逐之。

(选自《战国策·齐策》) 【注释】①舍人:侍从。

②鲁连:战国时齐国人。

③曹沫:春秋鲁庄公时武士。

④铫(yáo)耨(nòu):古代除草的农具。

⑤之:这里是用的意思。

⑥不肖:没有才能。

⑦岂非世之立教首也哉:这哪里是世上的用人之道呢?
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

(只画一处)
拙则罢之不肖则弃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曹沫奋三尺之剑,一军不能当。

3.文中鲁连委婉劝谏,意在告诉孟尝君的道理。

三、(2014·济南)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大义感人
楚昭王遭吴阖庐之祸【注】,国灭出亡,父老送之,王曰:“父老反矣,何患无君!”父老曰:“有君如是其贤也!”相与从之,或奔走赴秦,号哭请救。

竟以复国。

汉高祖入关,召诸豪杰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

凡吾所以来,为父兄除害,非有所侵暴,毋恐!”乃使人与秦吏行至乡邑,告谕之,秦民大喜。

已而项羽所过残灭,民大失望。

刘氏四百年基业定于是矣。

(节选自《容斋随笔》,有改动) 【注释】楚昭王遭吴阖庐之祸:指吴王阖庐伐楚,五战,楚五败。

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

(只画一处)
刘氏四百年基业定于是矣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父老反矣,何患无君!
3.选文记叙了三个故事:楚昭王,汉高祖
刘邦约法三章定基业,项羽“所过残灭,民大失望”。

用鲜明的对比,突出
了的重要性。

四、(2013·济南)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墨者①有巨子②腹③居秦,其子杀人。

秦惠王曰:“先生之年长矣,非有他子也,寡人已令吏弗诛矣。

先生之以此听寡人也。

”腹对曰:“墨者之法曰:‘杀人者死,伤人者刑。

’此所以禁杀伤人也。

夫禁杀伤人者,天下之大义也。

王虽为之赐,而令吏弗诛,腹不可不行墨者之法。

”不许惠王,而遂杀之。

子,人之所私也。

忍所私以行大义,巨子可谓公矣。

(节选自《吕氏春秋》) 【注释】①墨者:指墨家。

②巨子:墨家学派对墨家有成就的人称“巨子”。

③腹
(tūn):人名。

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

(只画一处)
忍所私以行大义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夫禁杀伤人者,天下之大义也。

五、(2017·济南一模)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痀偻者承蜩①,犹掇②之也。

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

五六月,累丸③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④;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

吾处身也,若橛株⑤拘;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

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

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其痀偻丈人之谓乎!”
(节选自《庄子·达生》) 【注释】①痀偻者承蜩(tiáo):痀偻,驼背;蜩,古书中的蝉。

②掇:捡拾。

③丸:粘蝉用的面团。

④锱铢:这里指很少。

⑤橛株:木桩。

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

(画两处)
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
3.驼背老人捕蝉的惊人绝技,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六、(2017·济南二模)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刘秀①为大司马②时,舍中儿③犯法,军市令祭遵④格杀之。

秀怒命取遵,主簿陈副谏曰:“明公常欲众军整齐,遵奉法不避,是教令所行,奈何罪之?”秀悦,乃以为刺奸将军,谓诸将曰:“当避祭遵,吾舍中儿犯法尚杀之,必不私诸将也!”
【注释】①刘秀:汉宗室,新朝末年起兵反王莽,为更始帝封为大司马,后自立称帝,建立东汉,谥光武,庙号世祖。

②大司马:汉时掌全国军政的官。

③舍中儿:府中的家奴。

④祭遵:随刘秀起兵诸将之一,后以功封侯,为东汉开国勋臣。

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

(只画一处)
秀怒命取遵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吾舍中儿犯法尚杀之,必不私诸将也!
3.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祭遵是一个怎样的人。

参考答案
一、
1.勇多则弑其君/力多则杀其长
2.将晏子奉为上宾,整日向他请教礼仪问题。

3.修礼善于纳谏(或“接受正确意见”)
二、
1.拙则罢之/不肖则弃之
2.曹沫举起三尺长剑,整个军队也不能抵挡。

3.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不必因他人在某一方面有缺点而完全否定这个人) 三、
1.刘氏四百年基业/定于是矣
2.父老乡亲们回去吧,怎么还担忧没有君主吗!
3.仁义贤明终复国得民心(施行仁政)
四、
1.忍所私/以行大义
2.禁止杀人伤人,是天下的公理(正义、道理、大义)。

五、
1.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
2.不因任何事物改变对蝉翼的专注,怎么会得不到呢?
3.示例:只要专心致志去做一件事,就一定能把事情做好。

六、
1.秀怒/命取遵
2.我的家奴犯了法,尚且被他处死,你们如果犯了法,他也决不会徇私情的。

3.祭遵是一个公正无私,守法不阿的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