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加油加气站消防设计专篇要点

加油加气站消防设计专篇要点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程设计资格证书资格等级:工程设计乙级证书编号:加油加气站消防设计专篇14Q-G Z5001-消篇*********工程有限公司二〇一年十月主要编制人员目录一、设计依据 (1)1.文件及批复 (1)2.消防设计贯彻的方针 (1)3.设计执行的相关法律、法规 (1)4.设计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规范 (1)二、项目概况 (2)1.概述 (2)2.工艺装置 (2)3.消防设施现状 (4)三、自然条件及气象条件 (4)1.自然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气象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工艺装置火灾危险因素分析 (4)1.生产过程中易燃易爆物料性质 (4)2.生产过程中主要危险场所 (5)五、项目防火安全措施 (6)1.平面布置 (6)2.危险物料的安全控制 (6)3.爆炸危险区域划分 (8)4.防雷击、防静电积聚 (8)5.供电安全 (10)6.照明 (10)7.建、构筑物防火 (11)8.排水安全措施 (11)9.可燃液体泄漏和消防排水控制 (12)六、消防设计 (12)七、火灾报警系统 (12)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2)2.无线电通信系统 (13)3.电视监视系统 (13)附件:《广东省企业基本建设投资项目备案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意见的函》附图:总平面布置图临时设备用房平面图临时设备用房立面图罩棚首层平面图罩棚立面图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加气部分)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加油部分)设备一览表站内爆炸危险区域划分图站内防雷接地总平面图站内给排水管道平面布置图站内消防设施平面布置图临时设备用房消防设施平面布置图视频监控系统电缆敷设图术语、符号和缩略语说明:本专篇中采用的术语、符号和缩略语除另行注明外,均以《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第2章的规定为准。

一、设计依据1.文件及批复2.消防设计贯彻的方针在本项目的设计工作中,贯彻了国家规定的“预防为主,消防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

3.设计执行的相关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国家主席令第6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主席令第70号)3)《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4)《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国家主席令第28号)5)《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国家主席令第52号)4.设计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规范1)《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5)《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6)《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7)《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2009版)8)《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9)《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10)《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1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二、项目概况1.概述2.工艺装置本项目的工艺分为加油和加气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

(1)主要物料本项目的加油工艺涉及的物料有:92#汽油、95#汽油、0#柴油,加气工艺涉及的物料有:LNG、CNG。

(2)加气工艺本站的加气工艺流程主要分为:LNG卸车流程、LNG加气流程、CNG卸车流程、L-CNG气化流程和CNG加气流程。

下面分别作介绍:1)LNG卸车流程在做好LNG卸车口和LNG槽车之间的连接后,可以通过LNG输送泵将槽车内的LNG输送至LNG储罐内。

LNG泵撬中还带有一台空温式卸车增压器。

在需要的时候,可以通过该增压器给槽车增加以加快卸车速度。

2)LNG加气流程通过LNG输送泵将储罐内的LNG向与LNG加气机连接的车辆加气。

3)CNG卸车流程在将CNG槽车和CNG卸气柱妥善连接后,先打开管道上阀门,通过压力差从槽车通过顺序控制盘向CNG储气瓶组输送CNG。

在压力逐渐平衡、流量显著减小后,可以通过天然气压缩机继续将CNG从槽车向瓶组内输送。

在压差达到一定值后卸车即可结束。

4)L-CNG气化流程LNG从储罐开始依次经过:LNG储罐-> LNG高压柱塞泵->空温式气化器->程序控制盘-> CNG储气瓶组在此过程中,常压冷态的LNG通过LNG高压柱塞泵加压成为高压冷态的液体,再通过空温式气化器的加热成为高压常温的气体,最后通过程序控制盘的分配进入CNG储气瓶组储存,以备CNG加气用。

5)CNG加气流程通过CNG加气机的自动控制,利用CNG储气瓶组和车辆气瓶之间的压差向车辆加气。

为了尽可能地提高CNG储气空间的效率,本站将CNG储气瓶组内分为高、中、低压三部分储存空间。

在加气前平时这三部分储气空间储存的均是相同压力的CNG,但加气时先通过总容积相对较大的低压储气瓶向车辆加气,然后依次使用中压和高压储气瓶向车辆加气。

(3)加油工艺1)卸油流程本项目采用成品油运输槽车经连通软管与油罐卸油孔连通卸油的方式卸油。

装满汽油、柴油的槽车到达加油站内后,将连通软管与槽车的卸油口、储罐的进油口利用密闭快速接头连接好,接好静电接地装置以后利用槽车和储罐之间高差产生的自重卸油。

油品卸完后,关闭阀门、拆除连通软管,人工封闭好油罐进口,拆除静电接地装置,槽车缓慢离开站内。

站内的卸油口设计了卸油油气回收管线,将卸油过程中储油罐内散溢的油气,通过油气回收地下工艺管线及卸车软管重新收集至成品油运输槽车内,实现卸油与油气等体积置换。

密闭卸油工艺流程方块图如下:2)加油流程加油采用正压打出工艺,通过潜油泵把油品从储油罐打出,经过加油机的油气分离器、计量器,再经加油枪加到汽车的油箱中。

加油工艺设计中设置了加油油气回收管线,汽车加油过程中,将原来油箱口散溢的油气,通过油气回收专用加油枪收集,经油气回收管线输送至汽油储罐,实现加油与油气等体积置换,基本杜绝了汽车加油过程中的油气排放。

汽车加油工艺流程方块图如下:本项目整个工艺流程详见附图工艺流程图。

(4)主要设备本项目设置的工艺设备主要有:储罐、泵、压缩机、气化器、加油机、加气机等,详见附图设备一览表。

3.消防设施现状三、自然条件及气象条件四、工艺装置火灾危险因素分析1.生产过程中易燃易爆物料性质本项目涉及的易燃易爆物料为汽油、LNG、CNG。

本项目涉及的柴油为可燃物料,闪点大于55℃。

按照全球化学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易燃液体》(GB20581-2006)和现行《危险化学品名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告2003年第1号),柴油不属于危险化学品中的易燃液体类别,暂不纳入危险化学品管理。

但柴油属于成品油,按照现行《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属于危险货物。

因此本项目参照危险化学品的管理要求对柴油进行消防设计。

各物料的基本数据见下表:2.生产过程中主要危险场所危险源及危险和有害因素存在的主要作业场所情况如下表所示:五、项目防火安全措施1.平面布置(1)站内设施之间的防火间距站内主要设施之间的设计距离如下:柴油罐距相邻油罐0.6m(0.5m)、CNG储气设施43.2m(6m)、LNG储罐27.5m(12m)、CNG加气机3.1m(3m)、LNG加气机12.8m (4m)。

汽油罐距CNG储气设施46.2m(6m)、LNG储罐30.5m(12m)、CNG加气机6.1m(4m)、LNG加气机15.8m(4m)。

CNG储气设施距LNG储罐4.04m(4m)。

其他防火间距见附图总平面布置图上的标注。

站内设施之间的防火间距符合《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的要求。

2.危险物料的安全控制(1)汽油、柴油本项目的埋地油罐采用卧式钢制油罐,油罐筒体所采用钢板标准规格的厚度不小于6mm,封头所采用钢板标准规格的厚度不小于8mm。

钢制油罐的设计和制造满足油罐在所承受外压作用下的强度要求。

油罐的外表面防腐设计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并采用加强级的防腐绝缘保护层,防腐材料选用环氧煤沥青防腐漆,涂层结构为:底漆—面漆—玻璃布—面漆—玻璃布—两层面漆,涂层总厚度≥0.6mm。

油罐的人孔设操作井,井盖采用本项目车行道下专用的密闭井盖;人孔操作井设在车行道下。

油罐的各接合管,均设在油罐的人孔盖上。

油罐的量油孔设带锁的量油帽,量油帽下部的接合管向下伸至罐内距罐底200mm处。

油罐的进油管向下伸至罐内距罐底50mm~100mm处,进油立管的底端为45度斜管口或T形管口,且弯向侧壁。

油罐安装前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0.1MPa。

每台加油机按加油品种单独设置进油管。

本项目的固定油品输送管道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无缝钢管和复合管。

柴油、汽油属可燃液体,输油管道级别为GC2级。

管道连接方式除与加油机及埋地油罐接口采用法兰连接、复合管采用粘接外,其余为焊接。

本项目内的油品输送管道均埋地敷设,且不穿过建、构筑物。

埋地钢管外表面的防腐设计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质管道外腐蚀控制规范》(GB/T21447-2008)的有关规定,并采用不低于加强级的防腐绝缘保护层;卸油管道、卸油油气回收管道、加油油气回收管道和油罐通气管横管坡向埋地油罐。

卸油管道的坡度不小于5‰,卸油油气回收管道、加油油气回收管道和油罐通气管横管的坡度,不小于1%。

汽油罐与柴油罐的通气管分开设置,管口高出罩棚顶 1.5m。

通气管的公称直径为50mm,通气管管口安装阻火通气帽。

成品油运输槽车卸油时用导静电耐油软管连接,连通软管的公称直径为80mm;卸油管与油罐进油耐油胶管的连接为专用快速接头,卸油管线每座储罐设1组。

(2)LNG本项目的LNG储罐采用卧式双层真空绝热低温储罐。

内罐采用304不锈钢制造,外罐采用16MnR钢板制造。

储罐设计压力1.44Mpa,设计温度-196℃,能够满足储存LNG液体和液氮预冷的需要。

本项目的LNG储罐采用半地下布置,罐体中心低于附近4米范围的地面。

LNG储罐、LNG潜液泵撬和LNG柱塞泵撬均位于低于地面的围堰池内。

围堰内的容积大于LNG储罐的容积。

本项目的LNG管道属于GC2级,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无缝不锈钢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