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颈肩腰腿痛的防治与自我保健

颈肩腰腿痛的防治与自我保健


(2)粘连期:病期约2——3个月 。急性疼痛期已过,疼痛可有所 减轻,但由于软组织变性、挛缩 ,发生纤维性粘连性“冻肩”,因 而关节活动明显受限,若作被动 外展与前屈运动时,同侧肩胛骨 随之牵动,出现耸肩现象。
(3)缓解期:有两种趋向 --通过治疗,肩部疼痛消减 ,肩关节的挛缩与粘连逐渐解除 ,功能恢复; --部分患者未经有效治疗或 怕痛不敢进行功能锻练,致使肩 关节周围肌肉萎缩,韧带挛缩、 钙化,软组织广泛粘连,关节部 分或完全“冻结”。活动范围更小 ,甚至僵化,此时痛反不明显。
(8) 掐揉合谷 : 疏风解表,开窍醒神
将左(右)手拇指指尖放在另一手的合谷 穴(即虎口处),拇指用力掐揉10~20次 ,双手交替进行。
(9)梳摩头顶 : 提神醒目,清脑镇痛
双手五指微曲分别放在头顶两侧,稍加压 力从前发际沿头顶至脑后做“梳头”状动作 20~30次。
(10)点按落枕穴 :治疗“落枕”
• 临床表现
• 多发生于男性中壮年,有长期弯腰 劳动或坐位工作史,弯腰持重或突 然扭腰动作是首发诱因。
非手术治疗治疗
指征:年轻、初发、病程短、休息后症状可自行缓解者, X线检查无椎管狭窄. 绝对卧床休息,三周后带腰围起床活动 持续牵引(骨盆牵引)两周 针灸、推拿按摩、拔罐和理疗 皮质激素硬膜外注射 髓核化学溶解法 经皮髓核抽吸术(介入治疗)
手术治疗
原理:主要是减轻压迫,消除刺激、增进稳定 ,防止进行性损害。但手术并发症与禁忌症较 多,危险高,痛苦大,是在保守治疗无效的情 况下万不得已才采取的方法。
治疗的误区
1) 盲目按摩 很多人颈肩腰腿痛时会去按摩。推拿、按 摩确实能舒经活络、松弛肌肉,缓解疼痛 。但按摩、推拿的手法如果不当,一味用 蛮力,不但缓解不了病情,还会导致肌肉 、韧带受伤,加重病情。
2)症状稍缓停止治疗 许多颈肩腰腿痛患者治疗后感觉自己的症 状明显改善,就擅自终止治疗。可是,不 久后颈肩腰腿部又会酸胀、疲劳,活动受 限,病情反而加重。
如右侧的颈脖子僵直,用左手大拇指去推顶右拳的食指与
中指、 中指与无名指之间指缝凹陷处的指根骨。如左侧 颈脖子僵直,则相反。 一推一顶为一次,只要十几次,颈脖子的僵直状况就 会很快得到缓解。
1.3 办公室工作如何预防颈椎病
(1)坐姿正确 : 要预防颈椎病的发生,最重要的是坐 姿要正确,使颈肩部放松,保持最舒适自然的姿势 。
凤凰点头操
按笔划顺序 每天三次 每次四遍
(3)抬头望远: 当长时间近距离看物,尤其是处于低头状 态者,既影响颈椎,又易引起视力疲劳,甚至诱发屈光不 正。因此,每当伏案过久后,应抬头向远方眺望半分钟左 右。这样既可消除疲劳感,又有利于颈椎的保健。
(4)睡眠方式:睡觉时不可俯着睡,枕头不可以过高 、过硬或过低。枕头:中央应 略凹进,颈部应充分接 触枕头并保持略后仰,不要悬空。习惯侧卧位者,应 使枕头与肩同高。睡觉时,不要躺着看书。不要对着 头颈部吹冷风。
(5)避免损伤:避免和减少急性颈椎损伤,如避免猛 抬重物、紧急刹车等。 (6)防寒防湿:防风寒、潮湿,避免午夜、凌晨洗澡 时受风寒侵袭。颈椎病患者常与风寒、潮湿等季节 气候变化有密切关系。风寒使局部血管收缩,血流 速度降低,有碍组织的代谢和血液循环。冬季外出 应戴围巾或穿高领毛衫等,防止颈部受风、受寒。
临床表现
• 肩周炎初期为某一肩或上臂 疼痛,并向颈部肘部放散, 活动后加重,夜间痛醒。 • 后期以肩关节活动受限为主, 肩不能向外展开,也不能上 举,不但影响工作,也影响 生活起居, • 最后连吃饭、写字、穿衣和 梳头都感到困难。
病理分期症状
本病病程较长,根据病理过程 ,可分为急性期、粘连期和缓解 期三个阶段 (1)急性期:病期约1——2个月 。初起为肩部酸楚、疼痛,多突 然发生,夜间加重,肩臂活动因 疼痛而受限,局部喜温怕冷,疼 痛可向背部扩散,关节自主活动 受限,梳头、穿衣伸袖均感困难 ,偶尔因碰撞或活动而剧痛难忍 。但此时肩关节被动活动尚可。
2.2 肩周炎的自我按摩
缓解疼痛: 1.在患处寻找压痛点,然后用大 拇指轻轻点揉; 2. 用拇指沿肩关节周围的肌肉走 向再推揉; 3. 最后用拇指和食指提捏肌肉。 这样使患处肌肉得以松驰,疼痛 得以暂时缓解。
2.3 肩周炎康复治疗的运动方法
(1)直立爬墙法
面墙直立,两下肢自然分 开.并保持与肩同宽,用患手 扶墙,逐渐向上移动,作爬墙 动作,直至以手臂能伸直,或 有痛感并能耐受力度。接着将 自己的身体向前轻压3~5次, 然后缓缓放下。
关,往往上午轻,下午重),眼皮睁不
动,眼球发胀、视物模糊、耳鸣、咽 感异常,颈项不适易疲劳、失眠多梦、 易出汗、情绪易激动、心慌胸闷。如 表现在上肢,手臂肿胀发凉、麻木、
肩臂痛、活动受限。
1.2 预防颈椎病自我经穴按摩
要减少颈椎病的发生,不但应注意纠正不良的工作 和生活习惯,还应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常做自我保健 按摩,可缓解颈部疲劳,预防颈椎病的发生。
治疗
• (1)早期治疗主要应用消炎痛药物控制 疼痛和肌肉痉挛,鼓励病人循序渐进 有规律的做肩关节各方向的活动锻炼 • (2)急性期需用吊带以保证肩的充分静 止,配合止痛剂、理疗、湿热敷、针 灸、推拿、按摩、局部药物封闭治疗 等,急性期过后仍需坚持的活动锻炼 。 • (3)对于其他如颈椎病引起的肩周炎, 应治疗其原发疾病。
(4)上举摸头法 患侧手臂上举,反复 摸后脑勺;病侧手于 体后,上抬摸背部。 如果患侧手臂活动不 便,可用健侧手帮助 患侧手上抬。
3. 椎间盘突出症
• 定义
• 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骨核 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 可表现的一种综合征是腰腿痛最为 常见的原因。以L4-5,L5S1间隙 发病率最高,占90-96%。
颈肩腰腿痛的三大代表性疾病
1. 颈椎病
2. 肩关节周围炎 3. 腰椎间盘突出症
1. 颈椎病
颈椎问题--骨结构复杂而且细小
1.1 颈椎病的常见类型
1)颈型:
主诉头、颈、肩疼痛等异常感觉,并伴有相应的压痛点。特征是颈部僵硬、不舒服、疼 痛,以及活动不灵活,这也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2)神经根型:
(1)按摩百会:健脑宁神,益气固脱。
用中指或食指按于头顶最高处正中的百会穴,用力由轻到重按 揉20~30次。
(2)对按头部:清脑明目,振奋精神
双手拇指分别放在额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侧的太阳穴处,其余四指分开,放在两侧头 部,双手同时用力做对按揉动20~30次
(3)按揉风池 : 疏风散寒,开窍镇痛
用两手拇指分别按在同侧风池穴(颈后两侧 凹陷处),其余手指附在头的两侧,由轻到 重地按揉20~30次。
• 病因
• 椎间盘退行性病、积累性损伤、遗 传因素、妊娠
3.1 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治
•腰 痛
• 最早出现的症状,由于髓核刺激, 经窦椎神经而产生。
• 坐骨神经痛
• 从下腰部向臀部,大腿后方,小腿 外侧直到足部的放射痛
• 马尾神经受压
• 大小便障碍,鞍区感觉异常
• 分型
• 膨隆型、突出型、脱垂游离型
(2) 活动颈部:使颈肩部的肌肉得到松弛
1)头缓缓地向前下方低,尽量拉长颈椎骨,直到下巴紧贴
前胸,然后慢慢恢复原状; 2)将头缓缓地向后仰,尽力拉长脖子,好像要将后脑勺放 到肩背上,再慢慢 复原; 3)头先向左侧靠,力求将耳朵贴近在肩上(但不能耸肩), 再复原; 4)头向右侧靠,尽量将右耳朵贴近右肩,再复原。 5)摇头晃脑,要逆时针或顺时针地慢悠悠地摇头晃脑,要 像古人读书那样。
(7)预防感染:积极治疗颈部感染和其他颈部疾病。
2. 肩关节周围炎
肩关节周围炎,又称“冻结 肩”、“五十肩”、“漏肩风”、 “老年肩”等,是指肩关节疼 痛及活动强直的一促临床综 合症。 • ----多发于50岁左右,女性多 于男性
2.1 肩关节周围炎发病原因与治疗
(1)肩关节附近结构的炎性改变,均可成为导致 肩周炎的诱发原因。 (2)肩部或上肢的手术、创伤、骨折,导致长期 固定肩关节而影响肩关节的活动。 (3)此病多发生在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可能与 组织退行性变、年老体弱、结节间沟内骨质增 生、过度劳损,或局部受风、寒、湿引起肩部 疼痛影响关节活动,导致本病的发生。 (4)由于颈椎病、心脏病、肺尖癌、膈下疾病等 及肩肌痉挛,从而发生活动受限和肩关节粘连 。
(6)按摩大椎 : 疏风散寒,活血通络
用左(右)手四指并拢放于上背部,用力 反复按摩大椎穴(位于后颈部颈椎中最大椎 体下方的空隙处)各20~30次,至局部发热 为佳,两侧交替进行。
(7)对按内、外关 :宁心通络,宽胸行气 用左(右)手拇指尖放在右(左)手内关 穴(掌横纹以上2寸,两肌腱之间),中指放 在对侧的外关穴(内关穴对面),同时对合 用力按揉0.5~1分钟,双手交替进行。
康复
• l、急性期或早期最好对病肩采取 一些固定和镇痛的措施,以解除 病人疼痛,如用三角巾悬吊,并 对病肩做热敷、理疗或封闭等治 疗。 • 2、慢性期主要表现为肩关节功能 障碍。这时以功能锻炼和按摩为 主,配合理疗进行治疗。
肩周炎预后
• 肩周炎一般病程较长,特别是肩 关节活动功能受限的,时间可延 及数月,甚至一年之久。 • 在康复锻炼中,应该每天坚持进 行,并逐步增加锻炼时间及次数, 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 锻炼以引起轻微疼痛为度,但应 避免引起剧烈疼痛。
病人的手掌或手臂麻木、疼痛、握力减弱,有时连拿杯都觉得没有力,病情严重时,整 夜疼痛难于入睡。
3)椎动脉型:
病人的征状是偏头痛、头晕,或者胸闷、胸痛。每次眩晕发作都和颈项转动有关。
4)交感神经型:
临床表现为头晕、眼花、耳鸣、手麻、心动过速、心前区疼痛等一系列交感神经症状 。
5)脊髓型:
临床表现四肢乏力,行走、持物不稳,双足“踩棉花感”,胸腹部“束带感”,
(4)拿捏颈肌:解痉止痛,调和气血
将左(右)手上举置于颈后,拇指放置 于同侧颈外侧,其余四指放在颈肌对侧, 双手用力对合,将颈肌向上提起后放松, 沿风池穴向下拿捏至大椎穴20~30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