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笔花卉

工笔花卉

1、PPT出示工笔花卉作品,请学生欣赏,感受其艺术魅力。
2、提问:你知道工笔花卉是怎样创作出来的吗?与写意画是一样的吗?(学生畅所欲言)
3、出示我们曾经欣赏过的《八十七神仙卷》和《捣练图》,引导学生工笔画的创作是在线描的基础上进行设色完成的。
工笔画在表现技法上主要以白描和渲染为主,线描即白描,设色即渲染。以线造型是中国画技法的特点,也是工笔画的基础和骨干,通过多种笔法和深浅不同的墨色表现对象,这种画法称作白描。它要求工整、细腻、严谨,一般中锋用笔较多。渲染是表现色彩和质感的另一重要技法,用水墨或颜色来烘染物象,一般先用一个单色分染出花瓣和叶片的结构,然后再分层染出颜色,分出阴阳向背,增添质感和立体感。通常渲染需要进行多遍。
课后反思
似乎还是高估了学生们的速度和能力,其实这是第一次尝试工笔画,我应该想到时间问题和难度问题。在课程结束后我问学生的感受,学生说“墨迹”,由此可见从技法上来说,学生们还没有觉得有多难,就是觉得时间不够。其实工笔画初学就是需要足够的耐心和时间。在下一次课时我应该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进行练习和体会。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4、欣赏课本P14《海棠蝴蝶图》。
5、打开课本P15,了解大山朴的绘画步骤:
①拓稿。将熟宣纸铺在铅笔稿上,用夹子或曲别针固定,用精细的铅笔把画稿拓在熟宣纸上。
②白描。中锋用笔勾线,勾线常用笔有:小红毛、叶筋笔、花枝俏、狼毫勾线笔、鼠须勾线笔。注意墨色深浅的不同和用笔力度的不同,使白描呈现出丰富的变化,从而表现出质感。花头用淡墨,花叶用重墨。
人民美术出版社九年级美术上册
第四课《工笔花卉》教学设计
课题
《工笔花卉》
教学时间
2018年9月
教学地点
录播室
课时
1/3
教具准备
教材、熟宣纸、勾线笔、墨汁、国画颜料、PPT课件
教法
讲解法、演示法、指导法与技能:了解工笔花卉作品的特点,感受其独特的美感;初步掌握白描、渲染的一般表现技法,尝试应用其临摹或创作一幅工笔画小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描述、对比分析和讨论交流等方法,了解工笔花卉的特点;通过讲解、演示和练习活动,掌握工笔花卉的一般表现方法,体验绘制过程带来的乐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锻炼关注艺术家捕捉花卉的生动姿态,用自己的情感赋予其艺术的再现,并寄托某种深刻内涵的创作过程;培养感受作品中鲜活的生命带给人的心灵触动,增进对自然、对艺术、对生活的爱;培养创作工笔花卉的兴趣和对传统绘画的喜爱之情,进而感悟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
③渲染。用墨分染叶子结构。
④花瓣正面用薄白粉均匀平涂,全干后再涂一遍。
⑤花瓣正面用芽绿分染,注意笔中含水不可过多,每次分染时颜色不可过重,多分染几次,直至达到自己满意的效果。用绿色染叶子背面。用汁绿染雌蕊,朱砂点雄蕊。
艺术实践
临摹《大山朴》
1、拓稿。大约5分钟。
2、白描。大约10分钟,注意线条流畅。
3、渲染。大约10分钟。本节课只练习用墨色分染
叶子结构。
教师先进行每一个环节的示范,提醒学生注意握笔姿势以及绘后效果。学生练习时,教师巡视并适当作以指导。
作品展评
每完成一个环节,教师展示出优秀作品,告知学生互相学习。
本课小结
本节课我们了解了写意画和工笔画的不同之处,同时初步学习了工笔花卉的绘画过程,并初次尝试了工笔花卉临摹练习。由于时间关系,大部分同学的线条不够流畅,也没有力度,渲染也不够均匀,所以还需更多时间加强练习白描和渲染,于是我们下一节课将继续进行《大山朴》的临摹,并完成作品。
然后请学生连线:《出水芙蓉》工笔画,《露气》写意画。
再请学生感受每一幅作品,讨论后说一说你更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教师小结:我们之前欣赏过潘天寿的这幅《露气》,是一幅写意作品,笔墨恣意奔放,造型洒脱简约,追求神似。《出水芙蓉图》是宋代工笔画中的珍品。作品形态逼真、风格典雅,花朵清新柔嫩,质感极强,追求形似,形神兼备。中国画在表现技法上主要分为写意和工笔两大类。与写意画相比,工笔画写实性强,注重细节,具有造型工整、描绘细腻、设色精致典雅的特点,追求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审美情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工笔花卉。(出示课题)
重点、难点
1、重点:能够用白描、渲染的方法临摹一幅工笔花卉小品。
2、难点:能用线条准确地表现形体结构和质感;对中国画工具材料的熟悉和掌控。
导学过程:
一、导入
二、新授
比一比、找一找、辨一辨、说一说
PPT课件出示图片:宋代工笔画《出水芙蓉图》、潘天寿的写意作品《露气》。
首先请学生说一说它们的共同之处:都是荷花作品,都是中国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