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国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诊治的指南2013
中国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诊治的指南2013
MInT研究是18个国家专家组成的美罗华®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比较美罗华联合CHOP样 方案相对CHOP样方案在18-60岁年轻DLBCL患者中疗效的随机III期临床研究。
R-CHOP样(n=413)
100
90.1%
CHOP样(n=410)
(95% CI: 86.4%-92.9%)
p=0.0004
DLBCL临床异质性-不同结外部位的预后
DLBCL 诊断
诊断有赖于病理检查
典型的免疫表型:
•泛B细胞表型:CD45+、CD20+、PAX5+、CD3•生发中心型:CD10+或BCL-6+,IRF4/MUM1•非生发中心型:CD10-、IRF4/MUM1+;或BCL-6-、IRF4/MUM1-
初次诊断推荐切除或部分切除活检 针刺活检仅限于无法进行切除活检时
5年DFS 70% 50% 49% 40%
5年OS 73% 51% 43% 26%
风险分组 低危
低-中危 高-中危
高危
风险数 0 1 2 3
5年DFS 56% 44% 37% 21%
5年OS 83% 69% 46% 32%
The International Non-Hodgkin's Lymphoma Prognostic Factors Project. N Engl J Med. 1993; 29:987–94
100 68%
72%
78%*
76%
50
完全缓解率* (%)
0
6×CHOP14 (n=307)
8×CHOP14 (n=305)
*与6×CHOP14治疗组相比,P=0.0069
8×R+6×CHOP14 (n=306)
8×R+8×CHOP14 (n=304)
Pfreundschuh M, et al. Lancet Oncol. 2008 Feb;9(2):105-16
2: 8 x 2C:H8Ox PS-1144 - R
(n=305)
3: 6 x 3C:H6Ox PS-1144 ++ R8 x R
(n=306)
4: 8 x 4(Cn:=H83Ox0PS4-)1144 ++ R8 x R
1, 2: p=0.037 1, 3: p<0.001 1, 4: p<0.001
套细胞淋巴瘤 5%
慢性淋巴细胞 白血病/小未细分类的:6% 胞淋巴瘤:毛6%细胞白血病: 0%
脾边缘区淋巴瘤: 1%
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 1%
伯基特淋巴瘤: 2%
淋巴结边缘区淋巴瘤: 1%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3%
滤泡性淋巴瘤 8%
结外粘膜相关 淋巴组织
淋巴瘤:10%
弥漫大B细胞 淋巴瘤,特殊
80 80.0%
(95% CI: 75.3%-83.9%)
60
生存率 (%)
40
20
0
0
2
4
6
年
8
10
Michael Pfreundschuh, Evelyn Kuhnt, Lorenz Trümper, et al. Lancet Oncol 2011; 12: 1013–22
R-CHOP样(n=413) CHOP样(n=410)
2000年以后,随着美罗华的引入,R-CHOP极大提高了DLBCL 的生存率,成为了DLBCL的治疗金标准。
Fisher RI, et al. N Engl J Med 1993; 328:1002–6
DLBCL患者的一线治疗推荐
老年DLBCL患者的一线治疗推荐:
8R+6CHOP14/CHOP21
35%
4.9y
3.5y
8.4y
(n=202) (n=197)
死于心血管疾病:CHOP;10; R-CHOP;16
Coiffier B, et al. Blood (ASH Annual Meeting Abstracts), Nov 2009; 114: 3741
N=1222
随
–初治
–侵袭性B-NHL
年轻DLBCL患者的一线治疗推荐:
预后良好的年轻患者 (aaIPI=0, 无大包块)
预后欠佳的年轻患者 (aaIPI=1和/或有大包块)
年轻高危患者 (aaIPI≥2)
6-8R+4-6CHOP 8R+6-8CHOP21/CHOP(E)14 8R+6-8CHOPE
支持的临床研究数据
8R+CHOP21— GELA LNH98-5研究 8R+CHOP14—RICOVER-60研究 8R+CHOP14 vs. 8R+CHOP21—NCRI UK研究
➢ 所有患者做颈、胸部、腹部、盆腔CT。 ➢ 推荐做PET-CT替代CT。 ➢ 原发于鼻腔和韦氏环时做头颈部CT ➢ 胃肠道受侵时做胃肠镜 ➢ 中枢神经受侵时做腰穿以及颅脑MRI
DLBCL的治疗历程
美罗华问世前,DLBCL的标准方案为6-8周期CHOP,约1/3的患者可获 得5年生存。随后出现的更强烈的化疗方案却未能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存 率,而毒性显著增加。
需联合免疫组化、流式、PCR技术等 免疫组化病理分型对临床预后的指导意义仍有争议
I期 II期 III期 IV期
DLBCL的分期
Ann Arbor/Cotswords分期系统
侵犯单个淋巴结区域 (I) 侵犯单个结外部位 (IE) 侵犯2个或2个以上淋巴结区域,但均在膈肌的同侧 (II),可伴有同侧的局限性结外器官侵犯 (IIE) 膈肌上下淋巴结区域均有侵犯 (III),可伴有结外器官 侵犯(IIIE)或脾侵犯 (IIIS)或两者均侵犯 (IIIES) 在淋巴结、脾脏和咽淋巴环之外,一个或多个器官或 组织广受侵犯,伴有或不伴有淋巴结肿大等
Lister TA et al. J of Clin Onc 1989;7(11): 1630-6
DLBCL的体能状态评分
ECOG (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评分
0
正常生活
1
有症状,但不需要卧床,生活能自理
2
50%以上时间不需要卧床,偶尔需要照顾
3
50%以上时间需要卧床,需要特殊照顾
4
卧床不起
DLBCL的预后判断
8
10
无事件生存率 无进展生存率
总生存率
6R-CHOP-like vs. CHOP-like 预后欠佳的患者疗效仍需提高,提示6疗程美罗华疗程不足
EFS
1.0
0.9
84.2%
0.8
0.7
0.6 0.5
70.7%
0.4
0.3
0.2
0.1 0.0
P = 0.004
PFS
1.0 0.9
89.5%
0.8
0.7
R-CHOP: CHOP+美罗华 375 mg/m2 , d1
Coiffier B, et al. Blood (ASH Annual Meeting Abstracts), Nov 2009; 114: 3741
CR+CRu(%)
8R+CHOP显著提高CR/CRu
100
76%
80 60
63%
40
DLBCL患者的一线治疗推荐
老年DLBCL患者的一线治疗推荐:
8R+6CHOP14/CHOP21
年轻DLBCL患者的一线治疗推荐:
预后良好的年轻患者 (aaIPI=0, 无大包块)
预后欠佳的年轻患者 (aaIPI=1和/或有大包块)
年轻高危患者 (aaIPI≥2)
6-8R+4-6CHOP21 8R+6-8CHOP21/CHOP(E)14 8R+6-8CHOPE
0.6
76.7%
0.5
0.4
0.3
0.2
0.1 0.0P = 0源自0020 24 48 72 96 120 0 24 48 72 96 120
月
月
1.0
OS 94.8%
0.9
0.8
0.7
88.1%
0.6
0.5
0.4 0.3
0.2
0.1 P = 0.017
0.0
0 24 48 72 96 120 月
预后良好: aaIPI=0 且无大包块
DLBCL的分层标准
年轻 (<60)
老年 (≥60岁)
aaIPI =0
无大包块
9%
低危
预后良好
60%
aaIPI = 1 或有大包块
13%
低危
预后欠佳
aaIPI≥2
18%
高危
预后不良
DLBCL的治疗前评估
病史 体格检查:一般状况、行为状态评分、全身浅表淋巴结、韦氏环、
心肺、肝脾、腹部肿块、全身皮肤 体能状态 实验室检查:三大常规、肝肾功能、ECG、LDH、β2-微球蛋白 都应骨髓活检及穿刺,以明确是否存在骨髓受侵。 > 1.6cm 乙肝相关检查、DNA拷贝,HIV。丙肝检查只需高危患者中检测 影像学检查
类型:6%
LPIS,李小秋教授
DLBCL的临床特征
发生于任何年龄,高峰为50-70岁,男稍多于女 淋巴结肿大。40% 病变于结外,包括胃肠、
皮肤、CN系统、软组织和各脏器 多为临床III-IV期 预后与年龄、分期、风险分组、LDH等有关 分子学或免疫组化亚型与预后相关:GCB型
预后好于 非GCB。
中国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诊治指南
2013版
DLBCL的定义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DLBCL)为侵袭性大B 淋巴细胞肿瘤,呈弥漫 性生长。肿瘤细胞核与 正常组织细胞核相近或 大,细胞体积大于正常 淋巴细胞的两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