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影响评价复习提纲(带答案)

环境影响评价复习提纲(带答案)

环境质量评价考试复习提纲其中23、24、25、29、31、32、33、35、38未做出具体答案,答案在书上对应页码,需理解记忆。

1 什么是环境质量和环境评价?如何分类。

P2~6环境质量是指环境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适宜性。

•大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土壤环境质量•生物环境质量环境评价是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评估质量的优劣,预测环境质量的发展趋势和评价人类活动的环境影响的学科。

1、环境质量回顾评价:对某一区域某一历史阶段的环境质量的历史变化的评价,评价的资料为历史数据,可以预测环境质量的变化发展趋势。

2、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利用近期的环境监测数据,反映区域环境质量的现状,是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和区域环境规划的基础3、环境影响评价:对拟议中的重要决策或开发活动可能对环境产生的物理性、化学性或生物性的作用,及其造成的环境变化和对人类健康和福利的可能影响,进行的系统分析和评估,并提出减免这些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2 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P6目的:在开发活动或决策之前,全面地评估人类活动给环境造成的显著变化,并提出减免措施,从而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基本要求是:1、基本上适应所有可能给环境造成显著影响的项目,并且应当识别和评估这些影响。

2、对各种替代方案、管理技术及减免措施进行比较。

3、编写出清楚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使专家和非专家都可以了解影响的特征及重要性。

4、应有广泛的公众参与和严格的行政审查。

5、能够为决策提供信息。

意义:环境影响评价是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代替预知功能、导向作用和调控作用。

对开发项目而言,它可以保证建设项目的选址和布局的合理性,同时也可以提出各种减免措施和评价各种减免措施的经济技术可行性,从而为污染治理工程提供依据。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和公共政策的环境影响,可以在更好层次上保证区域开发和公共决策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少或人们可以接受的程度。

3 什么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特点是什么?7~8用法律的形式规定环境影响评价是一个必须遵守的制度,叫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特点:1、具有法律强制性2、纳入基本建设程序。

未经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批准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计划部门不办理设计任务书的审批手续,土地部门不办理征地,银行不予贷款。

3、分类管理。

对造成不同程度环境影响的建设项目实行分类管理。

1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必须编写环境影响报告书,2对环境影响较小的项目应编写环境影响报告表,3对环境影响很小的项目,可只条包环境影响登记表。

评价工作的重点也各有侧重:新建项目的评价重点主要是合理布局、优化选址和总量控制;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的评价重点是工程实施前后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及以新带老。

4、评价以工程项目和污染影响为主。

4 简述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一)管理程序1、建设项目的分类筛选: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或登记表。

对于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项目,建设单位应委托有相应评价资格证书的单位来承担。

2、评价大纲的审查:由建设单位想负责审批的环境保护部门申报,并抄送行业主管部门。

环境保护部门根据情况确定审评方式、提出审查意见。

评价单位依据经过审批大纲开展环境影响的评价工作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审批:由建设单位报主管部门预审,后转报负责审批的环境保护部门,后者组织专家进行评审。

审查通过后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由环境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

(二)工作程序总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和准备阶段,主要工作为研究有关文件,进行初步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筛选重点评价项目,确定各单位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编制评价大纲;第二阶段为正式工作阶段,主要工作为详细的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并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环境影响;第三阶段为报告书编制阶段,汇总、分析第二阶段工作所得的各种资料数据,给出结论,完成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

5 简述我国环境标准及标准体系的分类与分级。

P16环境标准:为保护人群健康、社会物质财富和维持生态平衡,对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对污染源、监测方法以及其他需要所制定的标准的总称。

环境标准组成的相联系的统一整体叫环境标准体系四类: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保基础标准(对环境中具有指导意义的有关词汇、术语、图式、原则等做出统一技术规定)、环保方法标准(对环境保护领域内以采样、分析、测定等为对象制定的统一技术规定)。

两级:国家标准、地方标准。

6 简述环境质量标准与环境基准的概念及其区别。

P17环境质量标准:为了保障人群健康和社会物质财富、维护生态平衡而对环境中有害物质和因素所作的限制性规定。

环境基准:环境中污染物或有害因素对特定对象不产生有害影响的最大剂量或水平。

环境基准是依据科学实验的结果制定的,并未考虑社会经济等条件的影响。

环境标准则是环境管理部门根据环境基准,考虑社会政治经济和技术条件等多方面因素制定的切实可行的技术规定,是环境保护政策的决策结果,是环保法规的执法依据7 污染物和污染源的定义如何?有何分类?P21~22污染源:向环境排放或释放有害物质或对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场所、设备和装置。

分类:➢按产生性质:自然污染源(生物污染源、非生物)、人为污染源(生产、生活)➢按对环境要素的影响:大气污染源(排放形式:点源、线源、面源;移动性:固定源、移动源)、水体污染源(水体性质:地面水、地下水、海洋;源形式:点源、非点源)、土壤污染源、生物污染源➢按污染物性质:物理性污染源、化学性、生物性按生产行业:工业污染源、农业、交通运输、生活等污染物:任何以不适当的浓度、数量、速度、形态和途径进入环境系统并对环境产生污染或破坏的物质或能量。

根据污染的产生过程:一次污染物、二次污染物8 污染物排放量如何估算?P23➢物料平衡法:生产过程投入物料量T、等于产品所含物料量P与物料流失量Q的总和。

如果物料的流失量全部转化为污染物、则污染物排放量(或称源强)就等于物料流失量。

T=P+Q Q=T-P如果物料流失量部分转化为污染物(R修正系数)Q’=RQ➢排污系数法:根据生产过程中单位产品的经验排污系数计算。

K单位产品的经验排放系数,W 某产品的单位时间产量Q=KW➢实测法:对污染源进行现场测定,得到污染物的排放浓度和流量,计算。

C实测的污染物算数平均浓度,L烟气或废水流量。

Q=CL9 如何进行污染源评价?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如何确定?P23~24等标污染负荷法:➢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定义:Gi污染物年排放量,Si污染物的评价标准Pi=Gi/Si➢污染源的等标污染负荷Pn是其污染物的等标负荷之和Pn=∑Pi➢区域的等标污染负荷P为该区域内所有污染源的等标污染负荷之和P=∑Pn➢污染物占工厂的等标污染负荷比Ki= Pi/∑Pi= Pi/ Pn➢污染源占区域的等标污染负荷比Kn= Pn/∑Pn主要污染物的确定:将污染物等标污染负荷大小排列,从小到大计算累计百分比,将累计百分比大于80%的污染物列为主要污染物主要污染源的确定:将污染源按等标污染物负荷和排列,累计百分比大于80%的污染源10 简述单因子评价指数、多因子环境质量分指数的分类及计算方法和特点。

P25(一)单因子评价指数:Ci第i种评价因子在环境中的观测值,Si第i种评价因子评价标准Ii=Ci/Si单因子环境质量指数是无量纲数,表示某种评价因子在环境中的观测值相对于环境质量评价标准的程度。

1、采用环境质量标准绝对值为评价标准的评价指数:主要针对环境中的污染物。

Ii表示对应污染物的超标倍数,Ii越大,第i种因子的单项环境质量越差。

Ii=1,环境质量处于临界状态。

2、采用环境质量标准相对值为评价标准的评价指数:针对非污染生态因子。

Bi植被生长量、生物量等,Boi植被标定生长量、标定生物量等,Pi标定生长系数、标定相对生物量等Pi=Bi/Boi 3、采用环境质量相对百分数作为单因子评价指数:景观生态学评价和生物多样性评价。

H景观多样性指数,m景观类型数,Pi某类型景观所占百分比面积H=-∑(Pi·lnPi)4、采用经验公式直接计算的单因子评价指数:根据实测资料中污染参数与污染危害的关系,建立类似经验公式的指数计算公式。

单因子环境质量指数是最简单的环境质量指数,只能代表单个环境因子的环境质量状况,不能反映环境要素以及环境综合质量的全貌,但它是其他环境质量分指数、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的基础。

(二)多因子环境质量分指数P27对每个待评价的环境要素,对该要素中的多个因子的单因子评价指数进行综合,将多因子目标值组合成一个单指数。

计算方法是对多个因子的单因子评价指数加权后,再将其综合。

1、加和型分指数:将多个具有可比性的单因子评价指数加和后得到的综合指数。

(1)简单加和式环境质量分指数:将多个单因子评价指数简单加和的综合分指数。

n参与该环境要素分指数综合计算所涉及的评价因子的数目,Ii对应的单因子评价指数I=∑Ii(2)矢量加和式环境质量分指数:将多个单因子评价指数进行矢量加和I=√(∑Ii2)(3)加权加和式环境质量分指数:根据不同评价因子的环境特性,对每个单因子评价指数乘以权值系数后进行简单加和或矢量加和。

Wi各单因子评价指数对应的权系数。

I=∑WiIi/∑Wi 或I=√(∑WiIi2/∑Wi)与简单加和相比,矢量加和更能突出Ii较大者的贡献率。

2、幂函数加和型分指数:将多个具有可比性的单因子评价指数进行加权加和后去幂函数方式映射得到的综合指数I=a(∑WiIi)b分指数反映各单因子评价指数加权加和的结果,结果的数值范围更符合指数设计者的要求。

由于分指数最终还要进一步综合成为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幂函数加和型分指数在后续处理上不如一般加和型分指数的环境意义明确。

3、兼顾极值的加和型分指数。

不仅考虑Ii的平均值,还适当兼顾Ii中的最大值I=√[(maxIi2+Ii2)/2 ] 或I=√(maxIi·Ii)11分指数计算中加权系数如何确定?有哪些方法?P29(1)应用单个因子观测值得统计性质该方法在计算中会考虑到观测值本身得标准差,是一个纯统计学的考虑。

随该因子观测值标准差增大而加大,从评价角度看,变化幅度大的评价因子理应给予较大权重.W i=σi/∑σi式中:σi某因子观测值的算数或几何标准差(2)应用单个因子得环境容量来确定权值环境容量是指环境对某种环境污染物可容纳的程度,即污染物开始引起环境恶化的极限。

Vi=(Si-Bi)/BiWi=Ui/∑Ui式中:Vi环境可容纳量,Si该因子的评价标准,Bi环境背景值,Ui环境因子可容纳量Vi的倒数(3)应用环境化学或环境毒理学研究结果确定权值这种方法主要针对环境污染物评价指数的权值确定,因为各种污染因子对环境的影响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不同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