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 中古时期的世界单元复习
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 中古时期的世界单元复习
(2)政治方面:是最大的有组织的力量,形成从教皇到各级神职人 员的等级制度;
(3)精神文化方面:整个西欧社会的居民几乎都是基督教徒,经济:拜占庭帝国境内工商业发达,都城君士
坦丁堡是当时欧洲最大最重要的城市,成为沟通东西方的桥梁。
法律:查士丁尼组织编纂《民法大全》
国家
兴盛时间
特征
东非 西非
阿克苏姆
东非沿岸国家
加纳、马里、 桑海
4世纪 10--15世纪 8--15世纪
园艺业为主;使用奴隶; 外贸发达;城市繁荣
黄金资源;外贸兴盛 城市与文化繁荣; 桑海:中央集权,官吏由国王任 免;对外贸易;文化繁荣
南非 大津巴布韦
14--15世纪 巨石建筑群
三、古代美洲文明
区域
最强大印第安国家、国王集权、划 区设官、土地国有;详细人口调查、 完善道路系统、被征服地区迁到新 地区
二、拓展深化
探究一:中世纪时期经常被描绘成一个“无知和迷信的时代”, “宗教的言论置于个人经验和理性活动之上”......文艺复兴时 期的学者把中世纪看作是文明衰落的时期;启蒙学者认为理性优 于信仰,因此将中世纪视为无知和迷信的时代。曾经“黑暗时代” 等同于“中世纪”,1904年后,这个术语更多的限于“中世纪早
期”。
(2)
庄园
一个机构
两类土地
三种人员
多个作坊
(庄园法庭) (自营地、农民份地) (领主、农民、农奴) (自给自足)
二、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
1.中古西欧的王权(封君封臣制度造成王权衰落,也孕育着统一力量)
(1)英国自诺曼底征服后,逐渐形成了较为强大的王权; (2)15世纪,基本完成了法兰西的统一,王权得到强化; (3)15世纪末,在伊比利亚半岛形成的国家有西班牙和葡萄牙。
宰相-管理政务 枢密院-令状与文告 财政部-收支 (2)经济:经济繁荣,手工业与商业发展,城市繁多 (3)文化:继承被征服地区文化,融合东西方文化,在文化 领域取得成就,商人与旅行家为东西文化交流桥梁。
二、奥斯曼帝国
1.信奉伊斯兰教;1453年,灭亡拜占庭帝国,将君士坦丁堡改名 伊斯坦布尔,定为帝国的首都,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心。 16世纪地跨亚非欧三大洲。 2.最高统治者:苏丹——宗教、政治、军事主宰;土地最高所有 者 3.控制欧亚商路,收重税,东西方贸易受阻
16 世纪末 中朝军民联合抗击日本侵略
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一、古代非洲与美洲文明----经济对比
区域
民族
非洲 班图人
培育的农作物 牲畜
甜高粱、西瓜、 牛、羊 棉花
工具类型
铁器
美洲 印第安人
马铃薯、玉米、 蕃茄、花生
印第安人培育出的农作物为人类社会的生存和繁衍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古代非洲文明
区域
(2)俄罗斯帝国—— 发端于9世纪建立的基辅罗斯,在政治和文化上 深受拜占庭帝国的影响,一度是东欧最强大的国家。16世纪建立起以莫 斯科为中心统一国家,伊凡四世强化中央集权(颁布法典;改组中央机 关;镇压大贵族)。17世纪末成为地跨欧亚大帝国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一、阿拉伯帝国
1.建立:穆罕默德;公元7世纪;创立伊斯兰教;《古兰经》; 8世纪中期地跨亚欧非 2.统治 (1)政治: 哈里发-政治、军事、宗教大权
(2)封君封臣制度的关系
封君
提供土地与保护
封臣
效忠、服兵役(主要)、提供金钱
(3)封君封臣制度的本质特点 以土地为纽带;层层分封;具有契约关系
(4)作用 通过封君封臣制度与各级封建主联系起来,成为西欧社会的统 治阶级;在各地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出现分裂割据局面。 2.封建庄园
(1)中古西欧封建庄园是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也是独立的 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三、南亚与东亚的国家
1.印度 (1)笈多帝国:4世纪,征服北印度,印度教发展为主要宗教 (2)德里苏丹:13世纪突厥人在印度建立,伊斯兰教为国教; 最高统治者为苏丹;地方推行行省制;重要职位由穆斯林担任
2、古代日本
时间
社会发展
秦汉 6—7 世纪 10世纪 12世纪
17世纪
中国移民 大化改新,建立中央集权统治——日本进入封建社会 中央集权瓦解; 武士集团发展;形成庄园
2.城市 (1)兴起原因: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耕地面积增加,风力、 水力、畜力有效使用;工商业发展
(2)城市自治手段:金钱赎买;武装暴动
(3)城市自治影响:有利于城市经济发展;兴办大学,培养人 才;以金钱和人力支持王权,促进国王统一事业。
3.教会
(1)经济方面:教会拥有大量庄园和土地,并向信徒征收什一税;
第二单元复习
临沂一中 金明
中古时期的世界
(欧洲、亚洲、非洲与美洲)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中古时期欧亚地区的不同国家、民族、宗教 和社会变化,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社会状况。 (2)通过学习认识中古时期世界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理解 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以及整个世界的相对平衡的多元文化格局; 理解不同文明对人类历史作出的贡献,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 民族的文化传统。
文明
时间
其他特征、成果
中美
玛雅文明 ?--15世纪中
城市国家、种植玉米、金字塔庙宇、 20进位制、制造陶器、表意文字 、历 法
中美
阿兹特克 14---16世纪 文明
上层垄断官职;被征服地区由原来部落首 领管理;太阳金字塔、城市建设、浮动园 地;农业为主;都城水渠与道路交错
南美
印加文明 13---16世纪
武士集团首领在镰仓建立幕府,实权由幕府掌握,武士与将军 形成主仆关系
德川幕府 闭关锁国
3、古代朝鲜
时间
社会发展
4 世纪 民族政权高句丽迁都平壤
7 世纪末 新罗初步统一朝鲜半岛,模仿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国家
10 世纪初 建立高丽王朝(中央三省六部;地方划十道;土地国有;科举考试;儒家经典)
14 世纪末 改国号为朝鲜
一、基础知识巩固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世界历史上的5--15世纪一般称为“中古时期”。即从476年 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4、15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和探索时代兴起。
中古时期的欧洲
西欧
东欧
封君封臣 庄园与 王权 城市 教会 农奴制
西欧封建社会的主要特征
拜占庭
俄罗斯
一、西欧封建庄园
1.封君封臣制度
(1)背景:是社会动荡和自然经济的产物,8世纪后逐渐与封土 联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