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注射模塑
节
上篇 塑料成型工艺学
第七章 注射模塑
4、脱模剂的选用
⑴作用:使塑料制件容易从模具中脱出。 作用:使塑料制件容易从模具中脱出。 常用类型: ⑵常用类型: 硬脂酸锌:除聚酰胺外均可用; 硬脂酸锌:除聚酰胺外均可用; 液体石蜡:聚酰胺; 液体石蜡:聚酰胺; 硅油:效果好,但使用麻烦,较少使用。 硅油:效果好,但使用麻烦,较少使用。
3、嵌件的预热
⑴原因:金属嵌件与塑料的热性能和收缩率差别 原因: 较大, 较大,在嵌件周围易出现裂纹或制品强 度下降。 度下降。 适用对象:刚性分子链的塑料、大嵌件。 ⑵适用对象:刚性分子链的塑料、大嵌件。 预热温度:有镀层为110 130℃; 110~ ⑶预热温度:有镀层为110~130℃; 无镀层的铝合金或铜为150℃ 150℃。 无镀层的铝合金或铜为150℃。
节
上篇 塑料成型工艺学
第七章 注射模塑
二、注射过程
注射过程包括塑化、流动与冷却两个过程。 注射过程包括塑化、流动与冷却两个过程。 1、塑化 ⑴ 定义 指塑料在料筒内经加热达到流动状态并 具有良好可塑性的全过程。 具有良好可塑性的全过程。 ⑵ 要求 在规定时间内提供足够数量、 在规定时间内提供足够数量、温度均 匀、不发生或极少发生热分解的成型温度下 的熔融塑料。 的熔融塑料。
节
上篇 塑料成型工艺学
第七章 注射模塑
③倒流阶段 模腔内压力迅速下降, 模腔内压力迅速下降 , 若柱塞或螺杆后撤时 浇口处的熔料已冻结,或者在喷嘴中装有止逆阀, 浇口处的熔料已冻结 , 或者在喷嘴中装有止逆阀 , 则倒流阶段就不存在。 则倒流阶段就不存在。 分子定向较小或能自解取向。 分子定向较小或能自解取向。 ④冻结后的冷却阶段 压力下降,形成少量分子定向。 力下降,形成少量分子定向。 残余压力: 模内压力与外界压力的差值 , 应 残余压力 : 模内压力与外界压力的差值, 接近零。 接近零。
2L ( m + 3) q ∆p = 3 R π ⋅ kR
1 m
节
上篇 塑料成型工艺学
第七章 注射模塑
②螺杆式 螺杆顶部与喷嘴之间的流体流动阻力: 螺杆顶部与喷嘴之间的流体流动阻力:
2L ( m + 3) q ∆p = 3 R π ⋅ kR
1 m
螺杆区塑料与料筒内壁之间的阻力: 螺杆区塑料与料筒内壁之间的阻力:
节
上篇 塑料成型工艺学
第七章 注射模塑
⑶柱塞式注射机内的塑化 ①热均匀性
Eh = T2 − T1 Tw − T1
影响E 因素: 影响Eh因素:
α ⋅t Eh = f 2 ( 2a )
分流梭作加热器时: 分流梭作加热器时:
α ⋅ t Eh = f 2 a
1、加料装置
形状:锥形。 形状:锥形。 料量: 小时。 料量:1~2小时。 可配加热、上料装置。 可配加热、上料装置。
节
上篇 塑料成型工艺学
第七章 注射模塑
2、料筒
要求:耐压、耐热、耐疲劳、抗腐蚀、传热好。 要求:耐压、耐热、耐疲劳、抗腐蚀、传热好。 容量:柱塞式为最大注射量的4 容量:柱塞式为最大注射量的4~8倍,螺杆式 为 2~ 4倍 。 加热区: 加热区:2~3个。
节
上篇 塑料成型工艺学
第七章 注射模塑
二、锁模系统
1、定义
注射机上实现锁合模具、 注射机上实现锁合模具、启闭模具和顶 出制件的机构总称。 出制件的机构总称。
2、工艺要求
锁模力大于模腔压力p和制品投影面积A 锁模力大于模腔压力p和制品投影面积A的 乘积; 乘积; 模板的运行速度应在闭模时先快后慢, 模板的运行速度应在闭模时先快后慢,而 在开模时应先慢后快再慢。 在开模时应先慢后快再慢。
第三节
注射模塑工艺过程及 控制因素
一、成型前的准备 二、注射过程 三、制件的后处理
章
上篇 塑料成型工艺学
第七章 注射模塑
第三节
注射模塑工艺过程及 控制因素
工艺过程:成型前的准备;注射过程;制件的后处理。 工艺过程:成型前的准备;注射过程;制件的后处理。
一、成型前的准备
1、成型前对原料的预处理
⑴外观与工艺性能的检验 干燥(适用于吸湿塑料) ⑵干燥(适用于吸湿塑料) 温度:Tg或100℃以上 常压)。 以上( ①温度:Tg或100℃以上(常压)。 方式:热风循环或红外线烘箱、真空烘箱、 ②方式:热风循环或红外线烘箱、真空烘箱、 沸腾干燥或气流干燥。 沸腾干燥或气流干燥。
节
上篇 塑料成型工艺学
第七章 注射模塑
与挤出机螺杆的差别: 与挤出机螺杆的差别: 有效长度发生变化;加料段长;长径比、 有效长度发生变化;加料段长;长径比、压 缩比小;螺槽深;螺杆头部不同。 缩比小;螺槽深;螺杆头部不同。
节
上篇 塑料成型工艺学
第七章 注射模塑
节
上篇 塑料成型工艺学
第七章 注射模塑
4、顶出装置
⑴机械式:在机架上安装可以调动的顶出柱。 机械式:在机架上安装可以调动的顶出柱。 ⑵液压式:依靠油缸的液压力实现顶出的。 液压式:依靠油缸的液压力实现顶出的。
节
上篇 塑料成型工艺学
第七章 注射模塑
三、注塑模具
1、作用 成型时赋予塑料以形状和尺寸。 成型时赋予塑料以形状和尺寸。 2、组成
节
上篇 塑料成型工艺学
第七章 注射模塑
⑶新料的成型温度高,熔融粘度大,而料筒内的 新料的成型温度高,熔融粘度大, 旧料又是热敏性的,则为预防旧料分解, 旧料又是热敏性的,则为预防旧料分解,应选 用流动性好、 用流动性好、热稳定性高的聚苯乙烯或低密度 聚乙烯塑料作过渡换料 过渡换料。 聚乙烯塑料作过渡换料。
第七章 注射模塑
第二节
注射模塑设备
一、注射系统 二、锁模系统 三、注塑模具
章
上篇 塑料成型工艺学
第七章 注射模塑
第二节
一、注射系统
注射模塑设备
作用:使塑料塑化和均化, 作用:使塑料塑化和均化,并在很高的压力和 较快的速度下, 较快的速度下,通过螺杆或柱塞的推挤 将塑化和均化好的塑料注射入模具。 将塑化和均化好的塑料注射入模具。
Ff = µ ⋅ p ⋅ A
移动螺杆式注射机注射时的阻力要比柱 塞式注射机小得多。 塞式注射机小得多。
节
上篇 塑料成型工艺学
第七章 注射模塑
⑵熔体进入模腔内的四个阶段 ①充模阶段 慢速充模: 慢速充模: 所需压力大,分子定向较大。 所需压力大,分子定向较大。 快速充模: 快速充模: 所需压力小,分子定向较小, 所需压力小 , 分子定向较小 , 但嵌件后 部塑料的熔接较差。 部塑料的熔接较差。 ②压实阶段 恒压或略有衰减; 恒压或略有衰减; 分子定向的主要形成阶段。 分子定向的主要形成阶段。
节
上篇 塑料成型工艺学
第七章 注射模塑
形状复杂的薄壁制品宜选用小孔径,射程远 形状复杂的薄壁制品宜选用小孔径, 的喷嘴; 的喷嘴; 厚壁制品则最好选用大孔径、 厚壁制品则最好选用大孔径、补缩作用大的 喷嘴。 喷嘴。
6、加压和驱动装置
加压装置:供给柱塞或螺杆对塑料施加的压力, 加压装置:供给柱塞或螺杆对塑料施加的压力, 使柱塞或螺杆在注射周期中发 的往复运动进行注射。 生必要 的往复运动进行注射。 驱动装置: 驱动装置:使注射机螺杆转动而完成对塑料预塑 化的装置。 化的装置。
3、柱塞与分流梭
柱塞:对塑料施压且不漏料,直径20~100mm。 20~ 柱塞:对塑料施压且不漏料,直径20 100mm。 分流梭:减薄料层,加速传热,提高塑化质量。 分流梭:减薄料层,加速传热,提高塑化质量。
4、螺杆
作用:对塑料进行输送、压实、塑化和施压。 作用:对塑料进行输送、压实、塑化和施压。
3、锁模机构的形式
节
上篇 塑料成型工艺学
第七章 注射模塑
⑴机械式:因电机启动频繁,启动负荷大,零部 械式:因电机启动频繁,启动负荷大, 件易磨损,模板行程短等原因,少用。 件易磨损,模板行程短等原因,少用。 ⑵液压式:开档大,易安装、调试,工作平稳、 液压式:开档大,易安装、调试,工作平稳、 可靠,但投资大。 可靠,但投资大。 ⑶液压-机械联合式:增力、自锁,速度满足工艺 液压-机械联合式:增力、自锁, 要求,锁模可靠, 要求,锁模可靠,但机构易 磨损、调模麻烦。 磨损、调模麻烦。
作用:熔化塑料;对熔融塑料施加高压。 作用:熔化塑料;对熔融塑料施加高压。 类型:柱塞式、单螺杆定位预塑、移动螺杆式。 类型:柱塞式、单螺杆定位预塑、移动螺杆式。
章
上篇 塑料成型工艺学
第七章 注射模塑
节
上篇 塑料成型工艺学
第七章 注射模塑
节
上篇 塑料成型工艺学
第料成型工艺学
第七章 注射模塑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概述 注射模塑设备 注射模塑工艺过程及控制因素 注射模塑工艺条件的分析讨论 几种常用塑料分注射模塑特点 热固性塑料的传递模塑和注射 模塑 第七节 反应注射模塑 第八节 注射模塑的发展
总
上篇 塑料成型工艺学
第七章 注射模塑
第一节
一、注塑过程 塑过程 二、注塑成型的特点
⑴浇注系统: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冷料井。 浇注系统: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冷料井。 ⑵成型零件:型腔、型芯、成型杆、排气口等。 成型零件:型腔、型芯、成型杆、排气口等。 ⑶结构零件:导向、脱模、抽芯以及分型的各 结构零件:导向、脱模、 种零件。 种零件。
本节完
节 章
上篇 塑料成型工艺学
第七章 注射模塑
节
上篇 塑料成型工艺学
第七章 注射模塑
2、料筒的清洗(螺杆式) 料筒的清洗(螺杆式)
根据热稳定性、 根据热稳定性、加工范围及塑料间的相 容性确定操作步骤。 容性确定操作步骤。 新料的成型温度远比料筒内旧料的温度低, ⑴新料的成型温度远比料筒内旧料的温度低, 则应将料筒和喷嘴温度升高到旧料的最好 动温度后,切断电源,用新料在降温 降温下进 流 动温度后,切断电源,用新料在降温下进 清洗。 行 清洗。 新料的成型温度远比料筒内旧料的温度高、 ⑵新料的成型温度远比料筒内旧料的温度高、 旧料热稳定性较好时, 旧料热稳定性较好时,应先将料筒和 度升高到新料的最低加工温度, 最低加工温度 喷嘴温 度升高到新料的最低加工温度,然后 料并连续进行对空注射, 加入新 料并连续进行对空注射,直至全部存 完毕时才调整温度进行正常生产。 料清洗 完毕时才调整温度进行正常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