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言文阅读 孟子 梁惠王下

文言文阅读 孟子 梁惠王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题。

(共12分,每小题3分)
齐人伐燕,取之。

诸侯将谋救燕。

宣王曰:“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
孟子对曰:“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

未闻以千里畏人者也。

《书》曰:‘汤一征,自葛始。

”天下信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

曰:‘奚为后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①也。

归市者②不止,耕者不变。

诛其君而弔其民,若时雨降。

民大悦。

《书》曰:‘徯③我后,后来其苏④。

’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若杀其兄父,系累⑤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⑥,如之何其可也?天下固畏齐之强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

王速出令,反其旄倪⑦,止其重器,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则犹可及止也。


(《梁惠王下·进也民心,退也民心》)【注】①云霓:霓,虹霓。

虹霓在清晨出现于西方是下雨的征兆。

②归市者:指做生意的人。

③徯:等待。

④后来其苏:君王来了就会有起色。

苏:恢复,苏醒,复活。

⑤系累:束缚,捆绑。

⑥重器:指贵重的祭器。

⑦旄(mào)倪:旄,通“耄”,八十、九十岁的人叫做耄,这里通指老年人。

倪,指小孩子。

1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天下信之,东面
..而征东面:面向东
B.徯我后.,后来其苏后:后面
C.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伐:攻打
D.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倍:动词,扩充一倍
1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①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②唯才是.举
B.①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②夫晋,何厌之.有
C.①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②王好战,请以.战喻
D.①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②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
14.孟子反对不义的战争,他主张如果进行战争也应“解民倒悬(倒悬:头朝上脚朝下吊着或挂着,比喻处境非常困苦危急)”。

文中能体现这种思想的一组是 ( )
①东面而征,西夷怨②南面而征,北狄怨
③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④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
⑤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⑥是动天下之兵也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④⑤⑥
D.③④⑥
15.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齐国攻打燕国,占领了它之后,却要面对一些诸侯联合抗齐的局面,齐宣王与孟子的对话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进行的。

B.孟子肯定了齐宣王发动战争是以“救民于水火”为目的,因此老百姓才会“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C.孟子认为诸侯本来就害怕齐国,如今齐国战胜了燕国,扩大了疆土,增强了国力,因此不用担心诸侯的反应。

D.文章中把齐国占领燕国比作一场及时雨,肯定了它是“谋于燕众”的正义之举。

16.翻译画线的句子
译文
齐国人攻打燕国,占领了它。

一些诸侯国在谋划着要救助燕国。

齐宣王说:“不少诸侯在谋划着要来攻打我,该怎么办呢?”
孟子回答说:“我听说过,有凭借着方圆七十里的国土就统一天下的,商汤(就是)这样。

却没有听说过拥有方圆千里的国土而害怕别国的。

《尚书》说:‘商汤征伐,从葛国开始。

’天下人都相信了。

所以,当他向东方进军时,西边国家的老百姓便抱怨;当他向南方进军时,北边国家的老百姓便抱怨。

都说:‘为什么把我们放到后面呢?’老百姓盼望他,就像久旱盼乌云和虹霓一样。

这是因为汤的征伐一点也不惊扰百姓。

做生意的照常做生意,种地的照常种地。

(只是)诛杀那些暴虐的国君来抚慰那些受害的老百姓,就像天上下了及时雨一样,老百姓非常高兴。

《尚书》说:‘等待我们的王,他来了,我们也就复活了。

’如今,燕国的国君虐待老百姓,大王您的军队去征伐他,燕国的老百姓以为您是要把他们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所以用饭筐装着饭,用酒壶盛着酒来欢迎您的军队。

可您却杀死他们的父兄,抓走他们的子弟,毁坏他们的宗庙,抢走他们宝器,这怎么能够使他们容忍呢(或“像这样怎么可以呢
........”) ?天下各国本来就害怕齐国强大,现在齐国的土地又扩大了一倍,而且还不施行仁政,这就必然会激起天下各国兴兵。

大王您赶快发出命令,放回燕国老老小小的俘虏,停止搬运燕国的宝器,再和燕国的各界人士商议,为他们选立一位国君,然后从燕国撤回齐国的军队。

这样做,还可以来得及制止各国兴兵。


12.B(“后”在文中指“君王、帝王”)
13.C(“以”均为介词,凭借,用)
14.A(①②③④从不同侧面写出正义战争是人民渴望并拥护的;⑤齐宣王伐燕的本意并不是救民于水火,而是想称霸天下;⑥这是孟子对这次战争后果的分析)
15.A(B文中“民以为”说明老百姓误以为齐王是来拯救自己的,因而表示欢迎,实际并非如此;C孟子认为天下的人本来就害怕齐国的强暴,如今地盘扩大而不施仁政,会激怒天下兴兵问罪;D文中“及时雨”是比喻商汤伐纣,“谋于燕众”是孟子为齐王指出的解决眼前危机的途径之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