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 李 虹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 李 虹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李虹
教学是一项受多因素制约的极其复杂的工作,要想抓好这项工作,必须运用相对合理且
卓有成效的方法。

古今中外,多少教育工作者乃至大教育家都对这个问题进行了长期的研究、探讨,总结出许多宝贵的经验,也汲取过许多深刻的教训,形成了一些由基本教训活动系列
按照特定的规则组合在一起的、具有更高综合程度的教学活动系列,即“教学方法”。

但是,“教无定法”。

教学方法总要受一定社会历史条件、指导思想、教师个人能力素质、所教学生
身心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学科不同,所运用的教学方法也不尽相同。

而现在随着教育改革的
不断深入发展,教学方法更处在改革变化的过程中。

结合我多年的从教经验,我个人认为历
史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更新教育观念,树立自我发展的意识
历史教师应清醒地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重要机遇,更是一种严峻的挑战。

每一位历史教师都必须树立自我发展的意识,顺应时代的要求,主动学习新课程的理论,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积极投身于新课程改革实践。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总体思路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能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标;高度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特长,为其主动适应未来社会打好基础。

”这就要求我们历史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定位。

面对急剧变化的世界、眼花缭乱的信息、无孔不
入的传媒,教师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需要共同探索、共同发展,教学
再也不是教与学的简单相加,而是教学双方“交互主体”,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教师只能是“平等中的首席”。

二、改进历史教学方法
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
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

”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把学生当作研究者,而不是当作接受者。

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其实也是学习的过程、研究的过程。

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一种学习,都是学习者对学习对象的接受、判断、筛选、组合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吸收新知识,将新的知识纳入到原知识结构之中,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再对新的知识结构进行分析、判断、综合,形成新的观点。

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的同时,也是一个研究者。

教师也是一个研究者,师生双方互相交流、互相沟通、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分享彼此之间的思想、经验、知识,交流彼此之间的情感、体验,进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才能实现教学相长的目的。

经过近几年的历史新课程标准教材的教学和反思,我体验到,一节好的历史课,不在于教师个人滔滔不绝地讲述、眉飞色舞地表演,而在于学生是否
参与了课堂教学,是否和教师一起走进特定的历史情景,同喜、同悲、同忧。

要达到如此境
界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地采用多种教学方式。

如课堂上组织学生分小组辩论秦始
皇的功过;角色扮演并评判刘邦、项羽等人物;生活中的“破釜沉舟”透视;史图结合画出陈胜、吴广起义进军路线图;历史课本剧表演等。

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参与分析、参与研究。

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不仅促进了学生主动学习和参与研究的积极性,课堂上形成了融融的学
习氛围,而且教师与学生平等交流,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理解得到尊重,建立起了平等
的师生关系,师生和谐的关系得以巩固。

三、认真抓好课前预习
预习,就是学生在教师讲课之前,先自己阅读新课的内容,做到初步了解,并做好学习
新知识的准备工作。

预习将直接影响听课的效果。

通常,预习新课可按以下程序进行:1、
浏览教材;2、了解本节的内容提要;3、确定本节的重点和难点;4、找出上课时应重点解
决的问题,特别是新教材中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可用彩笔勾出。

这样,通过预习,学生对本
节课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对不理解感到有困惑的地方,上课也可以特别留心,听课的时候
可以有的放矢,这样就可以保证当堂的内容当堂掌握。

四、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进入历史课堂,使课堂教学手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给人以耳目一新的
感觉,已逐渐成为提高素质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

多媒体把文字、图片、视频、声音、动画
等集于一体,具有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再现性和运动变化的可控性、模拟性以及强大的交
互功能。

它契合了中学生仍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特征,让教学信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
有效地渲染课堂气氛,启迪了学生的思维,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有效提高
课堂效率。

教师利用多媒体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树立起历史的空间、动态概念,激活其思维,提高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学习效果。

多媒体教学有容量大、节奏紧、
直观、形象生动等特点,为教师灵活机动地教学、历史和现实的结合、学生创新思维和探索
精神的培养、知识的内化和迁移创造了条件。

学生不再是一个书橱,而由“被动”转为“主动”,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学习历史可以品味人生,思索现实,预测未来,形成自己的人生观、
价值观、审美观等,潜移默化地影响自己人生发展的轨迹。

多媒体教学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棘手的事物简单化、平板的形象立体丰满化,缩短时空的距离,使学生在学习中见其人、睹
其物、闻其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唤起学生
探索的欲望,极大地优化了教学目标,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潮汹涌澎湃,教学方法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人们
思想的不断开放、师生素质的不断提高而不断推陈出新。

教学方法在中学阶段历史教学中能
否展示她诱人的风采,能否开拓出远大的前程,还必须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检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