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苏武精神对民勤文化的影响

浅谈苏武精神对民勤文化的影响

浅谈苏武文化对民勤精神的影响
在中国,苏武牧羊的故事广为人知。

公元前100年,苏武奉汉武帝之命出使匈奴,被囚禁北海牧羊19年,坚贞不屈,最后终于回到汉朝。

苏武牧羊的北海,位于今甘肃省民勤县。

这块土地是沙漠中的一片绿洲,被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包围。

历史上的荒凉苦寒之地,今天仍然是被风沙肆虐的祖国边陲。

历史上苏武牧羊的土地,如今已是拥有三十多万儿女的小城。

苏武牧羊的故事在民勤广为流传。

他身处逆境时坚守信仰的高尚品质,千百年来为民勤人民代代颂扬。

以赞颂苏武精神在民勤形成的文学、戏剧、音乐、建筑、绘画、雕塑和民俗风情等,成为民勤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这就是“苏武文化”。

苏武在民勤人民的心里不仅是一个人,更是一种精神,一种已经融入到自己血脉中的精神。

民勤县内的乡镇名字也有苏武牧羊的色彩,如“苏武乡”、“羊路乡”等。

县内还有苏武山,苏武庙。

每逢过节或农闲时节,人们就会去苏武庙祭拜苏武。

民勤县,这座小城鲜为人知但至关重要,国内许多著名专家学者指出,“在地理和环境梯度上,民勤处于全国荒漠化监控和防治的前沿地带,阻隔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合拢,是中国西部风沙线上的一座桥头堡”。

民勤绿洲的存亡关系到河西走廊的安危,如果民勤绿洲不保,必将危及河西,河西不保,必将危及中国。

因为荒漠化,楼兰消失了,罗布泊消失了,但是民勤还在。

温总理曾经踏上了这块土地,说“绝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

多少年来,民勤人民一直坚守在这里,就像两千多年前苏武坚守在这里。

人们现在在防沙治沙,苏武当初在牧羊,虽然做着不同的事情,却有着同样伟大的不屈不挠,吃苦耐劳的精神。


奴单于想利用北海的冰天雪地、苦寒孤寂的险恶环境摧毁苏武的意志,让他耐不住折磨而投降。

然而苏武硬是凭借心中坚强的信念挺了下来。

今天,上帝想利用恶劣的环境让民勤从地球上消失,但是民勤人民会一直坚守下去。

是苏武的坚守给了民勤人民坚守的信心和勇气,也让民勤人满怀希望地坚守下去。

“苏武文化”是民勤精神的渊源。

在新的历史时期,民勤人民发扬苏武精神,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由此形成了“勤朴、坚韧、尚学、求真”的民勤精神。

依靠这种精神,民勤人民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奋斗,遏制了两大沙漠的合拢,捍卫了河西走廊的生态安全,为祖国西北部荒漠化防治做出了重要贡献。

王菲在《传奇》中唱,“宁愿用这一生等你发现,我一直在你身旁从未走远”。

这是多么感人的爱情,多么崇高的感情。

而苏武,是实实在在用一生时间去做了一件事,用一生诉说了自己的坚贞与信仰。

在我们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大家总是希望多做一些事,而到头来,却发现自己真正想要的,其实是那么简单与纯粹。

我们应该让心灵更净化一些,让灵魂更沉静一些。

民勤人民的信仰,就是保护自己脚下的土地,只要自己还活着,就绝对不允许荒漠来进犯自己的土地。

世世代代,就这样守护下去。

苏武孤身等待了十九年终回大汉,民勤人民祖祖辈辈的努力与坚守,也定会看到胜利的曙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