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L型物料输送装置设计 开题报告

L型物料输送装置设计 开题报告

机械学院
开题报告
上海电机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 L 型物料输送装置设计
学 院 上海电机学院
_
专 业 机械电子工程
______
班 级 BJ080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 号 03
________
姓 名 冯硕
_____
指导教师 孙渊
____
定稿日期: 2011 年 月 日
机械学院
A 工位: 250*250*100mm
B 工位: 400*400*200mm
开题报告
C 工位: 500*5000*300m
图 2 L 型物料输送装置示意图
2.难点 1). 托盘物料转弯移载问题 2).垂直式气动辊道升降台 3). 工位的选择
3.关键理论及技术 通过与同类产品的对比比较,决定采用辊道输送机的物料停止装置,目的是
机械学院
开题报告
网络经济的兴起,物流的功能也不再是单纯为了降低成本,而是发展成为提高客
户服务质量以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当前,物流产业正朝着绿色化、信息化、智
能化、全球化、国际化与服务优质化的趋势发展。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是全球化和市场化。经济腾飞、科技进步和信
息革命,将世界经济带入前所未有的全球化和市场化的时代。集物流、信息流和
用,减少了仓库面积,节约了土地面积、人力和财力,提高了经营灵活性和工作
效率。
二、 预计达到的目标、关键理论和技术、完成课题的方案和主要措施
1.课题预计达到的目标 辊道输送机构将堆垛机上不同货物运送不同的工位,实现物流的自动化作业,
提升物流管理水平与物流运作效率。 附详细技术参数:(见图 2)
1.托盘尺寸:550*550mm 2.货物尺寸:250*250*100mm、400*400*200mm、500*500*300mm、重量分别为6kg、 8kg、10kg。 3.辊道输送机:工位间距 1000mm,长度为 3000+5000mm、高度为 600mm、宽度为 800mm。
(a)
(b)
图1 辊道输送机
机械学院
开题报告
4.国内外发展的基本概况
在我国,物流是一个外来词,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从日本引进的。当前国内
企业对物流领域中存在的“第三利润源”开始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优化企业内部物
流管理,降低物流成本成为多数国内企业最为强烈的愿望和要求。中国物流发展
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①计划经济时代的物流阶段(建国初­80年代初改革开放之
由驱动装 置带动牵引链条,链条带动各动力辊桶上的链轮转动,从而由转动的输
送工作。无动力辊道由人推拉工件或工件挤压工件,在可自由的辊筒上移动。
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竞争日益激烈,如何有效地配置和利用资源,有效
地降低制造成本和运输成本是企业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要实现这种战略,没有
一个高度发达的、可靠快捷的物流系统是无法实现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
增长。目前我国已经在交通运输、仓储设施、信息通讯、货物包装与搬运等物流
基础设施和装备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物流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
础;②物流质量有所提高,物流效率有待改善。物流质量主要由物流时间、物流
费用和物流效率来衡量;③信息化程度低,但信息化进程在加快。我国物流领域
中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和普及的程度还不高,发展也不平衡,但物流企业及工商企
机械学院
开题报告
五、主要参考文献
[1] 罗俊斌、王国荣、朱成生主编,《实用专利说明书》,2000.10.31
[2] 许鹏主编,《工业 CT 传送装置/2466448.htm) [4] 成大先著,《机械设计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1 [5] 高岩松、马秀舫著,《一种新型物料自动暂存装置的设计》,2011.1 [6] 金清肃主编,《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7] 袁任光著,《可编程控制器应用与实例》,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 [8] 尹志强等编著,《系统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机械工业出版社 [9] 邓星钟著,《机电传动控制》,2000.06 [10] 王积伟,章宏甲著,《液压与气压传动》第二版,2008.08 [11] 贾民平,张洪亭,周剑英著,《测试技术》,2001.12 [12] 邓星钟著,《机电传动控制》,2000.06 [13] 王知行,邓宗全著,《机械原理》,2000.02 [14] 刘昌祺,《物流配送中心设施及设备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 [15] 胡凤兰著,《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础》,2005.02 [16] 刘艳梅、陈震、渠莉娜等编著,《三菱PLC基础与系统设计》 ,机械工业出版社
初);②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下的物流阶段(改革开放初期­20世纪90年代中期);③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中的现代物流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
我国物流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
在物流效率和成本、专业化和信息化等方面仍存在差距。总体来说,我国物流业
现状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①物流基础设施的能力大大提高,国际物流量快速
实现能避免无聊之间碰撞和自身受损的物料停留机构。其是在辊道输送机上加装 驱动装置、随动体和传感控制装置来实现的,传感控制装置有传感器件及其电气 控制单元组成,电气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驱动装置连接,驱动装置的执行元件与 随动体连接,随动体顶端有托辊。所设计的机构能让物料“逐步”停下,且自身 不与物料直接接触。
业物流部门对现代物流管理日益重视,在加速促进物流信息系统的构建和完善,
中国物流管理软件开发也己经起步;④物流管理体制改革尚需进一步深化。中国
物流业仍以多元的管理方式为主,涉及到铁道部、交通部、民航局、国内贸易局、
外经贸部、能源部、农业部等专业部和国家计委、经贸委等综合部门。各部门之
间分工有交叉,造成了物流行业管理中存在的条块分割重复建设等问题。
□好;□较好;□一般;□较差。 组意见
7、学生在论文选题报告中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出的创新能力: □好;□较好;□一般;□较差。
8、对论文选题报告的总体评价:□好;□较好;□一般;□较差
(在相应的方块内作记号“√”)
二级学 组长:
院所确
定评议 组员:

小组名

(3­5
单位盖章
人)



主管领导签名: 年月日
评议结 论
评议小组组长签名: 评议小组组员签名:
年月 日
机械学院
开题报告
机械学院
2 机械结构设计 •辊道的设计 ‚垂直式气动辊道升降台 ƒ垂直式气动辊道升降台结构设计
3 PLC 控制系统设计
PLC 控制系统
开题报告
液压泵部分(升 降机的运动及分 料)
工位的选择
物料停留装置
4 气动系统设计
图 3 垂直式气动辊道升降台结构示意图
四、进度计划
2011 年 11 月 16 日---- 2011 年 12 月 30 日:收集资料,确定设计系统总体 方案,翻译有关外文资料及阅读 技术文献,书写开题报告。
机械学院
指导教师评语:
开题报告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机械学院
开题报告
1、论文选题:□有理论意义;□有工程背景;□有实用价值;□意义不大。 2、论文的难度:□偏高;□适当;□偏低。 3、论文的工作量:□偏大;□适当;□偏小。 4、设计或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好;□较好;□一般;□不可行。 5、学生对文献资料及课题的了解程度:□好;□较好;□一般;□较差。 评议小 6、学生在论文选题报告中反映出的综合能力和表达能力:
物流系统输送线上常常遇到托盘货物转弯移载问题,即货物在辊道输送机垂 直交叉的地方进行移载,一般采用辊道输送的移载升降机完成交接,该升降机既 能升降又能滚动,才能完成货物交接,故选用减叉式液压升降机。
三、研究方案
1 总体方案 辊道输送机的结构设计: 物料的直线运动利用辊子的转动 物料的上下移位运动采用移载升降机(垂直式气动辊道升降台) 物料停留机构及工位的选择采用电气控制(PLC 控制)
中国 古代的高转筒车和提水的翻车,是现代斗式提升机和刮板输送机 的雏
形;17 世纪中,开始应用架空索道输送散状物料;19 世纪中叶,各种现代结构的
输送机相继出现。
1868 年,在英国出现了带式输送机;1887 年,在美国出现了螺旋输送机;1905
年,在瑞士出现了钢带式输送机;1906 年,在英国和德国出现了惯性输送机。此
后,输送机受到机械制造、电机、化工和冶金工业技术进步的影响,不断完善,
逐步由完成车间内部的输送,发展到完成在企业内部、企业之间甚至城市之间的
物料搬运,成为物料搬运系统机械化和自动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动力辊 道 由动力辊桶组件、铝旁板、片架、拉杆、承座、驱动装置和链条组
成。无动力辊 道 由无动力辊桶组件、铝旁板、片架、拉杆、承座组成。动力辊道
资金流于一身的物流配送中心,在这全球化和市场化的时代里,又进一步促进了
世界经济和贸易的发展。迈向21世纪的国际物流技术的特征是信息化、网络化、
智能化、柔性化、标准化和社会化。科学的物流配送是实现电子商务的重要环节。
物流配送中心在物流业中作用极大,加速了商品流通,减少了商品损耗,降
低了物流成本,提高了库存周转率,降低了超市连锁系统的采购、验货和入库费
机械学院
L 型物料输送装置设计
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来源、目的、意义,国内外基本情况
1.课题来源 本课题来自企业生产实际的需求,通过自动输送线将货物运送到不同的工位, 实现物流的自动化作业,提升物流管理水平与物流运作效率。 2.课题目的 自动化立体仓库主要有高层货架、托盘(货箱)、巷道堆垛机、输送机系统等 组成,其中输送机系统是立体仓库的主要外围设备,负责将货物运送到堆垛机或 从堆垛机将货物移走。输送机种类非常多,常见的有辊道输送机,链条输送机等。 输送机是按照规定路线连续地或间歇地运送散料物料和成件物品的搬运机 械。输送机系统是由两个以上输送机及其附件,组成一个比较复杂的工艺输送系 统,完成物料的搬运、装卸、分拣等功能。广泛应用于工厂企业的流水生产线、 物料输送线;广泛应用于流通中心、配送中心物料的快速拣选和分拣。 3.课题意义 在此主要设计辊道输送机构将堆垛机上不同货物运送不同的工位,实现物流 的自动化作业,提升物流管理水平与物流运作效率。 辊道输送机是利用辊子的转动来输送成件物品的输送机。它可沿水平或曲线 路径进行输送,其结构简单。安装、使用、维护方便,对不规则的物品可放在托 盘或者托板上进行输送。 按驱动方式分:无动力辊道输送机/动力辊道输送机(链传动/摩擦传动)。 按无动力辊道输送机的曲线段形式分:柱形辊子式/锥形辊子式/差速辊子 式/短辊子差速式等。 按转撤装置的形式分:曲线段转撤/岔道分流/平面分流/小车转撤/直角 转撤/回转台转撤/辊子输送机升降装置转撤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