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信用评价规范(征求意见稿合格供应商信用评价规范
目次
前言.............................................................................................................................................................. I I
1 范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中小企业信用评判内容 (1)
5 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及表示方法 (2)
6 中小企业信用评判流程 (2)
7 中小企业信用评判报告的撰写 (3)
8 信用评判数据、信息的建档及保密 (4)
附录A(规范性附录)指标项代码、名称及说明 (5)
前言
本标准由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要紧起草单位: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中国信息协会、北京神州商桥技术服务、北京中小快线科技、北京安地企业信用评判有限责任公司、中科前程科技
本标准要紧起草人:李子彬、宋玲、李安渝、齐力然、陈震、郭富贵、顾晓亮、吕艳美、成卫、王雪梅、丁于思、宋黎、韩爱红、邢卫民
中小企业信用评判规范
1 范畴
本标准规定了中小企业信用评判的内容、信用评判等级与表示方法、评判流程、信用评判报告的撰写要求以及信用评判数据、信息的建档及保密。
本标准适用于对各类中小企业的信用评判活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鼓舞依照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2116-2008 企业信用等级表示方法
GB/T 22117-2008 信用差不多术语
3 术语和定义
GB/T 22117-2008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评判主体 evaluation subject
符合相关要求、从事信用评判的信用中介组织或其他机构。
3.2
评判对象 evaluation object
被评判的机构。
例如中小企业。
4 中小企业信用评判内容
4.1评判内容
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评判应包括以下内容:
——企业差不多条件;
——企业经营治理能力;
——企业财务状况;
——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进展潜力;
——企业产品或服务;
4.2指标项
指标项代码、名称及说明参见附录A。
5 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及表示方法
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应用《GB/T 22116-2008 企业信用等级表示方法》的规定。
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应达到BBB以上,包括AAA、AA、A和BBB四级。
AAA:中小企业经营的稳固性极强,对履行相关经济和社会责任能够提供极强的安全保证,尽管环境因素可能会发生变化,但这些变化对供应商的阻碍可不能从全然上损害其相当稳固的进展趋势,违约风险极低。
AA:中小企业经营的稳固性专门强,对履行相关经济和社会责任能够提供专门好的安全保证,环境因素发生不利变化时其稳固性可能会受到阻碍,但违约风险专门低。
A:中小企业经营的稳固性较强,对履行相关经济和社会责任能够提供较好的安全保证,关于抵御环境发生不利变化时的能力较弱,但违约风险较低。
BBB:在正常条件下,中小企业在履行相关经济和社会责任时能够提供充足的安全保证,但发生不利经营环境时,存在或有违约风险。
当评判对象的信用等级未达到BBB以上级别时,用NR进行标识。
6 中小企业信用评判流程
6.1 总则
评判主体应履行尽职调查义务,确保信用评判过程公平、公平。
中小企业信用评判流程一样包括受理申请、信息核实、信用等级评定、结果公示、跟踪复评等程序。
6.2 受理申请
评判主体在接收到评判对象申请后,应初步审核申请方提交材料的完整性,确定是否同意信用评判申请。
6.3 信息核实
评判主体应对评判对象提供的各类信息进行甄别和核实,对信息真实性进行分析。
评判主体的信息核实方式包括:
——函电确认;
——数据分析;
——数据库查询;
——实地考察;
——其他。
6.4 信用等级评定
6.4.1 初评
评判主体应依照行业分工和专业背景成立信用评判小组,信用评判小组应许多于两人。
信用评判小组依照中小企业信用评判内容,对中小企业的差不多条件、经营治理能力、财务状况、社会责任、进展潜力、产品或服务等进行分析,撰写信用评判报告,并提出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建议。
6.4.2 等级确定
评判主体应在内部设立信用评判委员会,应由5名以上相关专业人员组成。
信用评判委员会应对信用评判小组提交的信用评判报告及其他相关资料进行审核并提出评审意见,确定评判对象信用等级。
假如信用评判委员会无法确定信用级别,应暂停信用评判委员会工作,将信息反馈给信用评判小组,由信用评判小组重新整理、核实相关数据,直到信用评判委员会能确定信用等级。
6.5 结果公示
评判主体应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要求,公布信用评判结果及相关内容。
6.6 跟踪复评
在信用评判结果公布之后,评判主体应在信用评判结果有效期内进行定期或不定期跟踪,对相关信息进行及时更新。
信用评判结果有效期一样为一年。
假如某些因素致使评判对象的信用等级发生变化,评判主体应及时调整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
7 中小企业信用评判报告的撰写
7.1 差不多要求
中小企业信用评判报告应当采纳易明白、简练、平实的语言,不能有误导性语句,评判结论的标识和符号应有明确说明。
对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应当尽可能做定量分析,无法进行定量分析的,应当有针对性地做出定性描述。
中小企业信用评判报告应加盖机构公章。
7.2 报告内容
7.2.1 报告的结构
中小企业信用评判报告内容应包括封面、声明、概述、正文、评判结论及附件等。
7.2.2 封面
封面应包括以下内容:
——报告编号;
——报告密级;
——报告名称;
——评判对象名称;
——评判主体名称;
——出具报告时刻;
——其他。
7.2.3 声明
声明应包括以下内容:
——说明报告内容公平、合规的说明性文字;
——对跟踪评判的说明;
——自愿同意监管的声明;
——其他。
7.2.4 概述
报告概述应包括以下内容:
——评判对象名称;
——信用等级;
——评判小组成员;
——评判主体名称;
——出具报告时刻;
——其他。
7.2.5 正文
报告正文应包括以下内容:
——中小企业差不多条件;
——中小企业经营治理能力;
——中小企业财务状况;
——中小企业社会责任;
——中小企业进展潜力;
——中小企业产品或服务;
——其他。
7.2.6 评判结论
报告评判结论应包括以下内容:
——信用等级;
——对该等级含义的明确说明。
7.2.7 附件
报告附件应包括以下内容:
——信用级别分类及释义;
——近年度要紧财务数据及财务指标;
——企业获奖情形;
——许可证情形;
——获得认证情形;
——产品综合评判情形;
——产品质量与服务的违法、投诉情形;
——其他需要附加的资料。
8 信用评判数据、信息的建档及保密
评判主体应建立档案及其治理制度。
对用于信用评判的数据和信息,包括复印件等资料进行分类、建档储存。
评判主体应严格保守其所猎取的保密信息,应对相关保密信息单独存档。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