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届高考全国通用版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限时达标:第三部分 热点一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世界区域

2020届高考全国通用版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限时达标:第三部分 热点一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世界区域

[学生用书专题强化练(十九)P149](时间:40分钟,满分: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8年7月2日至3日,“一带一路”法治合作国际论坛在北京举行。

论坛发表了《“一带一路”法治合作国际论坛共同主席声明》,进一步明确了“一带一路”法治合作目标和原则,初步构建了“一带一路”法治合作伙伴网络,强调要加强“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国际法治、遵守和完善有关国际规则体系、积极预防和妥善解决有关争端、深化“一带一路”法治交流。

下图为“一带一路”示意图。

依据图文材料,回答1~2题。

1.古代中国的商船航行于“海上丝绸之路”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中国的商船一般选择夏季从中国南方沿海地区出发,冬季从非洲东部沿海地区返回B.当夏季航行到索马里附近海域时发现此处水温较低,且海面上有大量的捕鱼的渔船C.当他们顺风由中国泉州南下到新加坡时发现正午日影位于南侧D.返航时途经加尔各答可以大量购置棉花,带回国内2.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下列关于沿线国家和地区发生的变化可信的是()①产业向沿海港口及国际铁路沿线、边境口岸地区集聚②基础设施投资增大,高速公路、铁路、港口、航空等交通系统更完善③资源开发力度增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范围和程度可能加大④欧洲国家通过提供大量资金、技术、管理等方式参与“一带一路”倡议,亚欧经济联系更加密切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解析:1.B 2.A[第1题,古代航行往往借助盛行风,南海及印度洋海域夏季盛行西南风,冬季盛行东北风,古代中国的商船应是冬季从我国南方沿海出发,夏季从非洲东部沿海返回;夏季索马里半岛沿岸出现的是寒流,渔业资源相对丰富;商船顺风由泉州南下到新加坡时应是冬季,新加坡位于赤道附近,该季节的正午日影朝北;加尔各答主要盛产黄麻。

故A、C、D错误,选B。

第2题,由题干可知,“一带一路”主要发展的是铁路和港口交通系统,而且欧洲国家没有通过提供资金、技术、管理等方式参与“一带一路”倡议,④错;由于“一带一路”的实施,产业会向沿海港口及国际铁路沿线、边境口岸地区集聚,同时由于资源开发力度增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范围和程度可能加大,①③对,选A。

] (2020·福建福州一模)印度尼西亚(如图Ⅰ所示)天然橡胶产区地跨南北半球,天然橡胶的高产期(指割胶天数相对集中,产量较大的时期)主要集中在雨季之后,落叶期之前。

帕卢城市位于该国苏拉威西岛,该城市东西两侧有海拔超过2 000米的高山(如图Ⅱ所示)。

2018年9月28日苏拉威西岛发生7.4级地震并引发海啸,帕卢成为重灾区。

据此完成3~4题。

3.受地形影响,帕卢气候终年()A.炎热干燥B.炎热温润C.温和多雨D.凉爽干燥解析:A[该地“东西两侧有海拔超过2 000米的高山”,高山会阻挡水汽进入因而干燥;该地位于赤道附近,因而高温;故气候终年炎热干燥。

]4.加重帕卢此次灾情的主要自然原因是()A.海底地震B.海湾地形C.暴雨天气D.众多游客解析:B[地震并引发海啸,使之成为重灾区;灾害来自地震或海啸,图示该城市位于海湾处,且东西有高山分布,则海啸引起的海水上涨,会使该市有淹没危险;故海湾地形是此次灾情严重的主要因素。

]下图示意“一带一路”沿线能源型高收入经济体人口规模与人口结构,读图完成5~7题。

注:老少比是指老年人口数与少年儿童人口数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

计算公式是:老少比=[≥65周岁人口数÷(0~14周岁人口数)]×100%。

5.人口结构最年轻的国家是()A.卡塔尔B.阿联酋C.科威特D.沙特阿拉伯解析:C[依据图中信息,科威特老少比的数值最小,说明该国0~14周岁人口比重最大,人口结构最年轻。

则C正确。

]6.除文莱外,其他国家外籍人口占比较高,大量的外籍人口会使所在国()A.就业困难B.文化多元化C.城市化受阻D.人口容量变大解析:B[外籍人口来自不同的种族和民族,大量的外籍人口涌入,会促进民族、种族的融合和文化的交流,使文化呈现多元化,则B正确。

]7.从长远来看,为促进图示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有效的途径是()A.扩大能源输出量B.提高能源加工深度C.提高能源价格D.积极开展多种经营解析:D[能源型高收入经济体,主要收入来源是能源输出,产业结构单一,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应依据当地的自然环境特色,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则D正确。

] 欧洲白鹳为大型、长距离迁徙性鸟类,每年初春,它们从非洲南部迁回欧洲西部,荷兰低湿地是其重要的传统回迁地,欧洲白鹳在迁徙过程中主要通过滑翔飞行以节省体力,但也会通过扇动双翼飞行,下图为欧洲白鹳初春迁徙路线示意图,完成8~9题。

8.欧洲白鹳在初春迁回的过程中,由①地飞到②地没有走直线,最可能的原因是() A.充分利用海陆风B.低湿地分布较广C.避开天敌D.受人类活动干扰小解析:B[由“荷兰低湿地是其重要的传统回迁地”,再结合路线所经地区多沿海低湿地,可判断是因为低湿地分布较广。

]9.欧洲白鹳在迁回的过程中,由①地飞到②后,少部分欧洲白鹳会出现经③地再抵达④地的情况,其最可能的原因是()A.受大气环流的影响B.该线路飞行距离更近C.开辟新的迁徙路线D.该路线飞行更节省体力解析:A[由于受西风的影响,部分欧洲白鹳会被吹离路线,所以少部分欧洲白鹳会出现经③地再抵达④地的情况。

](2019·湖南长沙二模)黑龙江的张先生在本地租用流转的土地,每亩租金为500元人民币。

同时张先生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租地30 000亩,每亩租金为10元人民币。

俄罗斯的化肥、农药、种子、能源的价格也远低于中国。

张先生聘请了9位农业科学家和16位机械手操作工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农场里劳作。

下图为俄罗斯远东地区局部图。

读图,完成10~11题。

10.据材料分析,张先生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租地是因为当地()A.黑土广布,土壤肥沃B.农产品价格高,利润高C.气候温暖,降水丰富D.土地及生产资料价格低解析:D[由本地“每亩租金为500元人民币”、俄罗斯远东地区“每亩租金为10元人民币”,可知该地土地价格低;“俄罗斯的化肥、农药、种子、能源的价格也远低于中国”,说明生产资料价格低。

]11.俄罗斯的化肥价格远低于中国是因为其()A.科技水平高B.交通便利C.工业基础好D.化石能源丰富解析:D[化肥是以化石能源为原料生产的产品,其价格受能源价格影响很大;俄罗斯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且“能源的价格也远低于中国”,则D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46分)1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4分)材料一中亚五国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参与国。

借“一带一路”建设的热度,中亚地区迎来了一拨新的旅游增长。

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计划2019年正式启动“丝路签证”统一服务项目。

下图为中亚五国位置图。

材料二哈萨克斯坦居民对马情有独钟,早在5 500年前就开始养马、骑马和驯马,其传统美食中的熏马肠不仅美味而且有极高的营养价值。

材料三中亚五国矿产资源丰富,油气、煤炭、铁、锰、铬、铜、钼、金、锑、锌、铝土等矿产的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前列。

(1)分析中亚地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性。

(8分)(2)分析熏马肠成为哈萨克斯坦传统美食的原因。

(8分)(3)阐述中亚国家搭乘中国发展“快车”应如何把握机遇。

(8分)解析:本题以“一带一路”建设和中亚区域图为载体,考查中亚的地理特征、“一带一路”建设对中亚的影响、中亚五国在发展中如何把握机遇等问题,属于典型的“一带一路”热点类试题。

第(1)题,中亚地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性主要从其地理位置、资源条件、交通条件等方面分析。

第(2)题,熏马肠成为哈萨克斯坦传统美食的原因主要从原料、气候以及食物特点进行分析。

第(3)题,中亚国家搭乘中国发展“快车”的机遇可从政策、基础设施建设、与其他国家的资源合作交流等方面分析。

答案:(1)第二亚欧大陆桥经过;北靠俄罗斯,西接欧洲,南邻西亚,是东西方友好往来的桥梁和枢纽,是东西方商贸往来的集散地;中亚矿产资源种类丰富、储量大、产量高。

(2)哈萨克斯坦以畜牧业为主,制作熏马肠的原料丰富;熏马肠便于挟带,方便游牧居民生活;哈萨克斯坦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的食物来源少,熏马肠便于贮藏。

(3)结合“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制定优惠政策;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利用本地区地理位置的优势,加强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利用本国的资源优势,吸引外资,扩大国内外市场。

13.(2019·安徽A10联盟检测一)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2分)比利牛斯山海拔大多在2 000米以上,是欧洲大陆与伊比利亚半岛的天然界线。

该山地南北两侧的地理环境存在明显差异,山北的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而山南的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且春季河流多泛滥。

比利牛斯山有现代冰川发育,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其冰川分布范围也在发生变化。

下图为比利牛斯山位置示意图。

(1)说出比利牛斯山作为“天然界线”的地理意义。

(8分)(2)分析埃布罗河春季多泛滥的自然原因。

(6分)(3)7月,科考队探寻比利牛斯山的现代冰川,选择北坡而不是南坡,试说明其理由。

(8分)解析:(1)该山位于40°N附近的大陆西岸;结合“山北的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说明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山南的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说明是地中海气候。

再结合图示河流、国家分布分析即可。

(2)该河位于地中海气候区,冬季降水多,则春季有积雪融化;图示河流支流多且汇水面积广,易发生涝灾。

(3)注意南北坡有阳坡、阴坡之分,同时“7月”为夏季,南坡受副高控制而气温高;北坡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受西风影响而多雨。

答案:(1)大西洋水系(阿杜尔河、加龙河)与地中海水系(埃布罗河)的分水岭;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的大致分界线;落叶阔叶林和常绿硬叶林的大致分界线;欧洲大陆与伊比利亚半岛的天然屏障或界线;法国与西班牙两国界山。

(2)冬季受西风影响,降水(雪)较丰富;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水量大;(流域面积广)众多支流汇入,河流流量大;中下游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3)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比利牛斯山现代冰川分布范围缩小;7月南坡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晴天多,气温高,现代冰川存在可能性小;北坡终年受盛行西风影响,位于山地的迎风坡,降水(雪)量多,且北坡属于阴坡,气温低因此最可能有现代冰川存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