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地理热点问题(能源问题)分析

高考地理热点问题(能源问题)分析

高中地理复习:能源专题【热点分析】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也先后出现“电荒”“油荒”和发电用煤告急现象。

目前我国能源探明储量中,煤炭占94%、石油占5.4%,天然气占0.6%,存在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资源特点。

能源问题是国民经济非常重要的问题,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

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能源。

能源领域也是中国同其他国家交往和合作的重要领域。

能源问题对已高速行进多年的中国经济列车的瓶颈作用日益凸显。

二十一世纪中国面临的能源问题,根据我国国情,应将建立节能型社会作为基本国策。

能源问题是多年来一直被广泛关注的高考持续性热点。

【知识链接与问题分析】一.各种能源的优缺点。

水电开发的优缺点:优点:可再生,清洁无污染,发电成本低,综合效益大。

缺点:受降水的季节变化大,枯水期发电少,电量不稳定,枯水期需火电调节;对位置的要求高。

煤:优点——分布广,储量大;开发和利用技术难度不大。

缺点——发热量和燃烧效率不高;输送和使用不如石油方便;易造成环境污染。

石油和天然气:优点——便于开采、运输、使用;发热量高;天然气的燃烧会造成的污染较小。

缺点——石油的燃烧会造成较大污染。

太阳能:优点:清洁无污染,可再生。

缺点:能量不稳定,受地域和季节影响较大。

水能:优点:清洁无污染,可再生,发电比较廉价,水利枢纽可以综合利用。

缺点:能量不稳定(如我国四川水电时有短缺),水利枢纽淹没耕地,需要移民。

核能:优点:能量密集,地区适应性强.缺点:需要较高的科技和充足的资金,存在安全隐患.风能:优点:清洁,无污染,可再生,多分布在沿海地区和内地地区(如达坂城)缺点:利用难度大,受地区和季节影响大.沼气:优点:热带、亚热带利用时间长缺点:温带利用时间短地热能:优点:成本低廉,用之不竭,没有污染缺点:开发难度大,受地域限制(2).通过数据、图表说明煤炭、石油、水能、生物能、核能和沼气的特点,世界和我国的分布特点及利用现状、前景。

二、分布以及运输特点:分布特点:煤炭:①北半球的亚洲和欧洲;②北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③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和南非。

我国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以山西、、、河南等省分布较丰富。

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沿岸、委内瑞拉和墨西哥、利比亚和埃及、俄罗斯、中国和印尼、加拿大和美国、西欧的北海地区。

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北和华北地区。

水能:中国水能资源居世界首位,以下依次为俄罗斯、巴西、美国、加拿大等国。

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南、中南(长江三峡、西江中上游)和西北黄河上游地区。

核能:铀矿资源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澳大利亚和南非。

美国核发电量最多。

我国已建成的核电站有秦山和大亚湾核电站。

太阳能:雨日较少的沙漠地区;如非洲的撒哈拉沙漠、美国的西部沙漠、澳大利亚的西部沙漠地区。

我国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向西南、经北京西侧、、,再折向西藏南部一线以西、北地区。

运输特点:能源运输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①运量大。

②运距长。

③占用运输能力多。

三、我国能源利用主要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向:A. 存在的问题①能源地区分布不均,能源生产与能源消费地区不匹配,②人均能源消耗量低,能量利用率低,单位产值能耗大,③能源消费构成不尽合理,④广大农村仍大量用木材和秸杆等作为燃料。

B. 我国能源利用的发展方向:以煤炭为主,利用石油、天然气,积极发展水电,稳妥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发展太阳能、风能、沼气、地热能、海洋能等。

知识拓展:发展能源农业所谓能源农业,就是以生产能源为目的的农业。

能源农业以生物质能源为主要开发对象,它包括四种能源利用方式:(一)直接燃烧方式直接燃烧方式可分为炉灶燃烧、锅炉燃烧、垃圾燃烧和固型燃料燃烧四种情况。

其中,固形燃烧是新推广的技术,它把生物质固化成型后,再采取传统的燃煤设备燃用。

其优点是充分利用生物质能源替代煤炭,可以削减大气CO2和SO2排放量。

(二)物化转换方式物化转换方式包括三方面,一是干馏技术;二是气化制生物质燃气;三是热解制生物质油。

其中,气化制生物质燃气技术推广面积较大,群众易于接受。

(三)生化转化方式生化转化方式有两种,一是厌氧消化制取沼气;二是通过酶技术制取乙醇液体燃料。

(四)植物油利用方式能源植物油是从油脂植物和芳香油(还原式烃)植物中提取的燃料油,经加工后,可以替代石油使用。

发展能源农业的重大意义(一)拓宽农业服务领域,增加农民收入(二)缓解我国能源短缺,保证能源安全(三)治理有机废弃物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四)广泛应用生物技术,发展基因工程实施能源农业的重大工程(一)沼气计划(二)酒精计划(三)秸秆能源利用计划秸秆能源利用计划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秸秆气化:二是秸秆致密成型燃料。

(四)能源作物培育计划能源作物是指以提供制取燃料原料或提供燃料油为目的的栽培植物总称。

能源作物可分为4类:①以制酒精为目的的一年生或多年生作物,如玉米、甘蔗、甜高粱、甘薯、木薯等;②以生产燃料油(如生物柴油、烃类物质)为目的的植物,如油菜、绿玉树等;③用于直接燃烧的植物;④可供厌氧发酵的藻类或其它植物。

四、我国能源消费利用变化特点:煤炭比例下降,石油、天然气、水电、核电比例上升。

例1: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产生的环境问题是什么?①排出SO2等有害气体,形成酸雨、酸雾;②排放大量CO2气体,使温室效加强,全球变暖;③产生废渣,污染环境;④废弃物污染水源。

例2:以薪柴(秸秆)为主的能源构成引发的环境问题:①破坏植被(砍伐森林),(破坏生态结构)引起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②秸杆不能还田,减少耕地有机肥的供应,导致土壤肥力的下降③使畜饲料减少,不利于农业生态良性循环.改变这种状况的途径:①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多种类型的能源;②大力建设薪炭林;③提高能源利用率。

五、我国主要的核电站:-大亚湾、岭澳;-秦山;-田湾等。

建设原因:①常规能源分布少;②人口集中,工农业发达,能源需求大;③核电站运输量小,地区适应性强。

六、我国目前能源利用非常紧张的原因:①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快,能源需求量大;②我国耗能大的工业发展快,加剧了能源紧张;③能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④能源勘探、开采跟不上国民经济需求;⑤国际石油价格上涨;⑥我国缺少石油储备体系。

七、我国能源利用的调整措施:①采取多元化战略进口石油(即石油进口路线多元化,石油供给的源头多元化);②建立石油储备体系;③加大能源勘探、采取,增加能源产量;④加快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工程建设;⑤稳妥发展核电;⑥因地制宜地发展沼气、太阳能、水能、风能、海洋能等;⑦加大技术革新,提高能源的利用率;⑧加强宣传,提高公民节约能源的意识;⑨实现产业升级,适当限制耗能大的工业发展;⑩利用乙醇汽油。

八、中哈输油管道的建设是两国双赢的结果原因:①哈萨克斯坦可以将石油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哈萨克斯坦沿线的基础设施的建设;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②中国可以减少中国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增加石油进口的多元化;中国将获得一个长期稳定的陆路石油来源;管道处于亚洲内陆,输油线路安全;就近可以节省运输费用。

九、假设:我国西南地区的某个能源输出省,某年却出现能源紧张,试问原因是什么:①降水减少,河流径流量变小,水力发电受到限制;②经济发展快,能源需求增加。

十、重要的能源工程:A.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工程对东、西部地区影响:a. 对西部的意义:①改变西部的能源消费结构,促进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利于退耕还林和水土保持;②将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形成中西部新的经济增长点;③增加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调整产业结构;④有利于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

促进沿线经济发展;b. 对东部地区: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状况;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保护环境。

①改善东部地区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比例,改善大气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②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的压力;③促进能源生产、轻重工业的结构调整;④推动东部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环境。

B. “晋煤外运”工程:①大力修建运煤铁路线(大秦线、-兖州-日照线、神骅线等),增加煤炭的外运量;②因地制宜在煤矿附近建坑口电站,将煤炭转化为电能输出。

C.十一、简述区域(如武夷山)发展小水电建设的有利条件及环境效益。

有利条件: ①位于湿润地区,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大;(2分)②低山丘陵地形,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2分)③工农业生产发达,能源需求量大。

(2分)环境效益: ①水电为清洁能源,发展水电可以减少大气污染;(2分)②解决农村能源不足,减少对植被的破坏,有利保持水土;(2分)③有利于防止或减轻洪涝灾害。

(2分)十二、简要分析珠江流域水能开发的有利条件,以及水能开发对流域内经济发展的影响。

有利条件:①流量大,落差大,峡谷多,水能资源丰富。

②离经济发达的广东省距离较近。

影响:珠江流域的水能主要分布在西江中上游,水能的开发:①能有效缓解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紧张的状况,促进经济的发展。

②可以将西部地区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

③水能开发的大量投资,将推动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并拉动相关产业④能有效地改善大气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十三、有人建议立即上马修建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水坝,蓄水发电,试从社会、经济、工程技术、生态环境诸多方面考虑是否可行?为开发利用大峡谷,当务之急的工作是什么?A.从社会经济条件看:雅鲁藏布江位于我国边陲,周边地区人口稀少,沿途没有发达的工农业,能源需求并不迫切。

B. 从工程技术看:该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地壳活动频繁,加上交通闭塞,工程技术难度大,C. 从生态角度看:这里地质灾害频繁,加上这里是巨大的水汽通道,水热因素活跃,因而生态环境脆弱,若建立巨型水库,有可能使生态环境恶化,同时引发严重的地质灾害。

D. 当务之急的工作:是保护原有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广泛的对峡谷进行科学考察研究,逐步制订合理保护和利用的规划。

【课堂演练】1、我国下列地区中,煤炭产量虽然很大,但煤炭的消费量却远远超过生产量的是()A.华北地区B.东北地区C.华东地区D.西北地区当演员们搭起绿色鸟巢时候,奥运新能源正在发挥着它的功能,在第一期安装在北京官厅水库的33台风力发电装置,总的装机容量达到5万千瓦,每年可以提供1亿千瓦时的电力,满足10万个家庭的生活用电需求。

风力发电前景广阔,但风力发电场占地较多。

下图是“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2~3题。

2.关于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A.甲地区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夏季B.乙地区有效风能密度大的主要原因是距离冬季风源地近,地表平坦C.我国风能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D.丙地区有效风能密度小的最主要原因是远离海洋3.据调查,甲地区风能资源利用前景优于丁地区,其原因是A.甲地区气温年较差比丁地区小B.甲地区有效风能密度比丁地区大C.甲地区人均土地资源比丁地区多D.甲地区能源需求量比丁地区大4.我国内蒙古高原和东部沿海都是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两地利用风能最佳季节分别是:A.秋季、春季B.冬季、夏季C.冬季、春季D.夏季、秋季5.塔里木盆地内部是我国风能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其主要原因是:A.距海遥远,深居大陆的腹地B.岩石裸露,下垫面摩擦力大c.盆地地形,周围有高山阻挡D.海拔较高,气温日较差较小6、下列各地对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具有明显地区优势的是A.藏北高原——沼气B.内蒙古高原——风能C.四川盆地——太阳能D.——潮汐能日前我国石油储备一期四个基地(浙江镇海、浙江舟山、青岛黄岛、辽宁大连)已基本建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