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普通化学I〉试卷一姓名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分数_______一、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 打“×”或“√”)1、增大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 )2、反应H2(g) + 1/2 O2(g) = H2O(l) 的标准摩尔熵变(298K) 即为H2O(l)的标准摩尔熵。
( )3、乙烯聚合为聚乙烯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 )4、测不准原理说明不能用固定的轨道描述电子的运动状态。
( )5、基态原子中单电子的数目等于原子可形成的最多共价键数目。
( )6、已知某反应2A+B= C的速率方程为 = c2(A).c(B),则该反应为基元反应。
( )7、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分子均为非极性分子。
( )二、选择正确的答案:( 在正确答案前打“√”)1、标准态下,温度低于18℃时,灰锡较白锡稳定,反之白锡较灰锡稳定,则反应Sn( 白) = Sn( 灰):A、△rH m < 0、△rS m < 0;B、△rH m < 0、△rS m > 0;C、△rH m > 0、△rS m < 0;D、△rH m > 0、△rS m > 0;2、标准态下,任意温度均能自发的反应,达到平衡后,若升高系统温度,( 其它条件不变),则:A、平衡正向移动;B、平衡逆向移动;C、△rG m 增大;D、K 值增大。
3、下列分子中,相邻共价键夹角最小的为:A、H2S ;B、DS2;C、PH3;D、BCl3。
4、乙烯分子中,碳原子间的化学键为:A、一条p - pπ键,一条p - pσ键;B、一条p - pπ键,一条s p2 - s p2σ键;C、一条p - pσ键,一条s p2 - s p2π键;D、一条s p2 - s p2π键,一条s p2 - s p2σ键;5、同一化学反应,分别在较低温度T1(条件A)和较高温度T2(条件B)进行,若温度均升高100K,则二种条件下,反应标准平衡常数变化的倍数:A、A条件下大;B、B条件下大;C、二者变化相同;D、条件不全,不能判断。
6、一系统在等温、定容条件下,发生一变化,可通过二不同途径完成:(1) 放热10 kJ,对外做功50 kJ;(2) 放热Q,不做功。
则:A、Q=-10 kJ ;B、Q=-60 kJ;C、Q=-40 kJ;D、无法确定Q 值。
7、KCl NaCl CCl4SiCl4四种物质熔点自低到高的顺序为:A、KCl NaCl CCl4SiCl4;B、SiCl4CCl4NaCl KCl ;C、NaCl KCl SiCl4CCl4;D、CCl4SiCl4KCl NaCl 。
8、关于硫(S)和磷(P)二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作用于最外层电子的有效核电荷:P >S;B、原子半径:S > P ;C、电负性:P < S ;D、第一电离能:P < S 。
9、酶催化反应多为0 级,关于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的0 级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为:A、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率成线性关系;B、反应物浓度与时间成线性关系;C、反应速率与时间成线性关系;D、反应速率恒定。
10、下列元素属于不活泼的金属为:A、IA 族元素;B、IIA 族元素;C、第六周期过渡元素;D、镧系元素。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催化剂能同等程度改变正、逆反应的速率;B. 催化剂具有高度的选择性;C. 由于催化剂改变了化学反应的途径,改变了反应的活化能,故反应的焓变也随之改变;D. 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但不能使平衡发生移动。
12、电子衍射实验说明:A、核外电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B、电子是带有负电荷的微粒;C、电子具有波动性;D、电子具有一定的质量。
三、填空:1、He+中,1s , 2s, 2p, 3s, 3p, 4s轨道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元素的基态原子最外层含n=4 的2 个电子,次外层n=2的轨道半满。
此元素位于周期表_______周期,______ 族,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元素名称为____________。
4、NH3、PH3、AsH3三种化合物,分子间取向力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色散力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按反应速率碰撞理论,对基元反应,若反应物起始浓度不变,升温后,活化能Ea________________,能量因子f______________,速率常数k_____________。
( 填变化趋势)6、H3O+分子中,O 原子发生了__________ 杂化,原子间形成______ 条_____ 键,分子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______。
7、298K,标准态下,1g 铝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放热31kJ,则Δf H m {Al2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Al) = 27 g.mol-1}8、剧毒气体H2S 可利用以下反应从工业废气中除去:2H2S ( g ) + SO2 ( g ) = 3S ( s ) + 2H2O ( g ) , 此反应为___ 热反应。
9、反应MnO2 (s) + 2 Cl - (aq) + 4H+ (aq) = Mn2+ (aq) + Cl2 (g) + 2H2O (l) 的标准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K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一定温度下,对于反应2A (g) + B (g) → 3C (g) ,已知A 、B 初浓度和反应初速率v的数据如下:A 和B 的反应级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速率常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已知反应SO2(g) + 1/2 O2(g) = SO3(g) 在某温度下处于平衡状态,系统内各物质的分压为;p(SO2,g)= 15kKa, p(O2,g) =30kPa ,p(SO3 ,g) = 72kPa .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________.。
若使SO2(g) ,O2(g),SO3(g) 分压分别为13kPa, 11kPa, 56kPa,则平衡将向_________方向移动。
12、元素铋(Bi)位于周期表中第六周期,V A族,则该元素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构型为__________,该元素的常见氧化态(除0外)为____________,________离子较为稳定。
四、简答:1、普通白炽灯钨丝灯,由于W(s)在高温下挥发,长期使用,会使灯丝变细易烧断,并且由于W(g)凝聚在较低温度的玻璃上使灯泡变黑。
故普通白炽灯的功率都比较小。
碘钨灯是在普通白炽灯中放入少量碘制成。
I2(g)可以与附着于玻璃上的W(s)发生反应生成WI6(g):W(s) + 3I2(g) = WI6(g) WI6(g)扩散到高温灯丝后,又可分解为W(s),从而可以保护灯丝。
通常用的高功率的照明灯多数为钨灯。
试分析:(1) 上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
(2) 用化学平衡移动的原理说明碘钨灯的工作原理。
2、请简要分析:第二周期p区元素形成共价键时,最大的共价键数目是4,而第三周期以后的p区元素形成的共价键数目可多于4。
五、计算1、20℃时,下列同位素交换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为:(1) H2+D2=2HD K1 =3.27(2) H2O +D2O=2HDO K2 =3.18(3) H2O +HD=HDO+H2K3 =3.40试求20℃时反应H2O+D2=D2O+H2的K 。
2、根据下列数据,推断哪些氮氧化物在高温、标准态下可以由N2((g) 和O2(g) 化合而得到( 计算说明推断过程)3、通常说,在常温附近,温度升高10︒C ( 如由20 ︒C 升至30 ︒C ) ,反应速率约增加2 倍。
如某一反应符合这一近似规则,计算此反应的活化能。
4、乙醇液、气转化时, C2H5OH ( l ) =C2H5OH ( g ) ,∆r H m = 42.2 kJ⋅mol-1 , ∆r S m = 121 J⋅mol-1⋅K-1,计算:( 1 ) 乙醇在25.0 ︒C 时饱和蒸气压p ( C2H5OH ) / kPa 。
(2 ) 乙醇的正常沸点T b约为多少?中国农业大学〈普通化学I〉试卷二姓名__________学院_________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成绩_______一、判断题(在正确的题前打“√”,错误的题前打“Χ”)(6分)1.反应物浓度增加,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2.放热反应,温度越高,K 越小,∆r G m 越大。
3.基态原子外层未成对电子数等于该原子所能形成的共价单键数,此即所谓共价键的饱和性。
4.在中心离子、配位体及配位数相同的情况下,内轨型配合物比外轨型配合物稳定。
5.金属原子失去外层电子后都能形成与希有气体相似的电子组态。
6.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分子均为非极性分子。
二、选择题(在正确的答案前打“√”)(24分)1.已知:Mg(s) + Cl2(g) = MgCl2(s) ∆r H m < 0 ,则该反应:A.在任何温度下,正向反应自发进行;B.在任何温度下,正向反应不可能自发进行;C.高温下,正向反应自发进行;低温下,正向反应不自发进行;D.高温下,正向反应不自发进行;低温下,正向反应自发进行;2.就基态铝原子的3p电子而言,下列各组量子数中不正确的是:A. 3 1 0 +1/2B. 3 1 0 -1/2C. 3 1 1 +1/2D. 3 1 2 -1/23.在一容器中,反应2H2(g) + O2(g) = 2 H2O(g)达到平衡后,加入一定量的氦气,并保持总压力与温度不变,平衡将会:A. 向正方向移动B. 向逆方向移动C. 无明显变化D. 无法判断4.下列化合物中,不可能存在的是:A. SiF62-B. SiF4C. CF62-D. CF45.乙烯分子中,碳原子间的化学键为:A. 两条sp2—sp2б键;B. 两条p-p π键;C. 一条sp2—sp2б键;一条p-p π键;D.一条p-pб键;一条sp2—sp2π键;6.下列化学键极性大小次序正确的是:A. Si−F > Al−F > P−FB. Al−F > Si−F > P−FC. Al−F > P−F > Si−FD. Si−F > P−F> Al−F7.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在同一直线上的是:A. CO2B. C2H4C. C2H2D. HgCl28.25o C, O2处于标准状态时,电极反应O2 + 4H+ +4e-= 2H2O 的电极电势为:A.ϕ = ϕ + 0.059pHB. ϕ = ϕ - 0.059pHC. ϕ = ϕ +0.0148pHD. ϕ = ϕ - 0.0148pH9.下列说法正确的为:A.符合质量作用定律的反应一定是基元反应;B.放热反应的速率一定比吸热反应的速率大;C.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常数越小;D.提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的原因是降低了活化能;10.配制SnCl2溶液时,要先将称量好的SnCl2固体溶于浓HCl,再稀释至所需浓度,溶于浓盐酸的原因是:A. SnCl2的还原性太强;B. SnCl2的溶解性较差;C. SnCl2的碱性太强;D. SnCl2的水解性太强;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o C时,纯物质的S m = 0;B.标准状态下,298K,由元素稳定单质生成1mol某物质时反应的熵变等于298K该物质的标准熵;C.反应过程中,随生成物的增加,体系熵值增大;D.∆r S m > 0的反应,标准状态下高温时可自发进行;12.298K,标准状态下:1/8S8(s) + 3/2 O2(g) = SO3(g) ∆f H m (SO3) = -395.7kJ·mol-12SO2(g) + O2(g) = 2SO3(g) ∆r H m = -197.8kJ·mol-1则:SO2(g)的∆f H m 为:A. -2374.4kJ·mol-1B. 296.8kJ·mol-1C. 2374.4kJ·mol-1D. -296.8kJ·mol-113.下列物质中,酸性最强的是:A. HClOB. HClO2C. HClO3D. HClO414.在NaCl溶液中,加入稍过量的AgNO3,制得AgCl溶胶,其胶团结构为:A.[(AgCl)m·nAg+·(n-x)NO3-)]x+·xNO3- ;B.[(AgCl)m·nCl-·(n-x)Na+)]x-·xNa+ ;C.[(AgCl)m·nAg+]n+·nNO3- ;D.[(AgCl)m·nNO3-]n-·nNa+ ;15.下雪后,往马路上撒融雪剂使雪融化是利用稀溶液的哪一性质?A.沸点升高;B.蒸汽压下降;C.凝固点降低;D.渗透压降低;16. 第一电子亲和能最大的元素、最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分别是:A. F 、F2B.Cl 、Cl2C. Cl、F2D. F 、Cl2三、填空:(30分)1.已知两元素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构型分别为3d54s2和4d105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