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探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教学设计

探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教学设计

根据实验现象, 有人认为水绵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 绿体。同学们,你的观点呢?接下来让我们自己探究、 寻得正确答案吧!
观察了解恩吉尔曼 实验动画。
交流对恩吉尔曼实 验的观察及分析。
科学探究的第一步是提出问题。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
更重要。我们的问题一般来源于对一些日常生活、自然
现象或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思考。
归纳探究结论,明 确 光合作 用的 场 所。
说 说自己 的收 获 吧!将光合作用的 公式完成;试着根 据公式阐述光合作 用的概念。
练习巩固
课外延伸与 结束语
同学们, 本节课我们不仅揭开了光合作用场所的秘 密,而且进一步学习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设置对照 实验等科学探究的方法。今后,我们要学以致用,用科 学的方法继续探索未知的世界。
在自然界中,不同的植物,叶形形色色,大多数植 物体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都是叶,这是因为:大多 数绿色植物的叶,数目众多、宽阔而扁平,有利于接受 光照;同时叶片的结构特点有利于为光合作用提供能 量、原料,并将产物向根、茎等部位运输。因此,叶是 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归纳探究成果,形成对光合作 用场所的正确认识。
通过探究,我们知道 :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植物的绿色与光合作用有关系, 植物绿色部分在光下能 进行光合作用;绿叶中含大量叶绿体。所以,植物进行 光合作用的场所一定是在叶绿体, 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 用的“加工厂” 。
同学们,本节课你一定收获了很多,请与同学们说 说你的收获吧!你也一定能将光合作用的公式完成了 吧?试着根据公式阐述光合作用的概念。 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例 2: 当我们选择青菜作为实验材料,从同一植株上分 别切取一部分根、茎、叶进行实验后,可以观察到:所 取材料中, “叶片”部分呈现明显的蓝色;而根、茎以 及叶柄部分没有明显的蓝色。 经过分析,在上述实验中,根与叶、茎与叶、以及叶片 与叶柄部分可以对照。通过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 是: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植物绿色部分能在光下 进行光合作用。
使学生深刻理解“光合作用” 这一
核心概念。
பைடு நூலகம்
三、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设置对照、反思探究、归纳探究,学习提
出问题、设置对照试验等探究方法与技能;理解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主要器官是叶, 进而正确理解“光合作用”这一核心概念的公式和含义。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同学们好!我们知道: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是重
5. 归纳探究 小结与提升
反馈练习
通过探究, 现在我们认识到绿叶是光合作用主要的 部位,这是为什么呢?
请同学们借助课本中的图文信息, “看透叶片” ,说 明叶片的结构,并尝试分析原因。
当我们将绿色植物叶片的一小部分放大后, 可以看 到: 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表皮位于叶片的上 下表面,上面有气孔,是气体进出的地方;中间充满了 叶肉细胞, 叶肉细胞中含有许多叶绿体, 叶绿体含色素, 色素能捕捉光能为光合作用提供能量, 其中最主要的是 叶绿素, 正是绿色的叶绿素使植物呈现出了生机盎然的 绿色。而叶脉贯穿在叶肉之间,支撑着整个叶片,含有 “具运输功能的”导管和筛管。
观察图片中植物, 发现、提出自己的 问题,并交流、分 享。
分 析比较 不同 问 题,归纳、明确探 究问题。
2. 制定计划
3. 实 施 计 划、得出结 论
在明确了所要探究的问题之后,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讨 论制定自己的探究计划。
主要内容包括: 根据问题做出自己的假设和设计实验方 案。
同学们设计出了好的探究方案,一定要介绍给大 家! 特别提醒:
在设计实验时应该注意——控制唯一变量、 设置对 照实验。 为了方便而有效地控制唯一变量、设置对照实验,我们 需要巧妙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防止空气、温度、土壤 等其它因素的干扰。例如,可以尽量用同一植株的不同 器官相互形成对照; 或者以同一器官的不同部位形成对 照。
实验探究时, 我们可以借鉴探究阳光与植物生长关 系的实验方法。请大家注意观察演示实验。
物圈中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 2)通过“课外延伸”活动,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利用所学探究技能探究生活的实际
问题。
二、教学重点:
有序的开展探究光合作用场所活动, 通过提出并分析问题、 制定计划中的控制变量、 实
施实验并得出结论、反思探究、归纳探究等活动,学习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设置对照实
验等科学探究的方法,揭示叶绿体才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在不同的问题中存在一些相似之处,比如:绿色、
根茎叶等植物主要器官。其中有些问题是探究绿色与光
合作用的关系;有些问题是探究不同器官在光合作用中
的地位。
所以,我们可以将众多的问题进行归纳、整合,提
出以下两个关键问题:
1. 植物的绿色与光合作用有关系吗?
2. 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什么?
学习发现并提出问 题及分析问题。
了解“恩吉 尔曼实验”
探究活动
1. 提出问题
现阶段,我们对“光合作用”的认识,还是对前人 研究的继承和发展。所以,首先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德国 科学家恩吉尔曼所做的相关研究。 (播放恩吉尔曼实验动画)
1880 年,恩吉尔曼用水绵和好氧细菌进行了光合作 用的实验。
( 1)实验中,把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 放在没有空气并且黑暗的环境中, 排除环境中光线和氧 的影响, 然后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 通过显微镜观察, 发现好氧细菌只集中在叶绿体受光部位的周围; ( 2)将 上述临时装片完全暴露在阳光下, 则观察到好氧细菌集 中在叶绿体所有受光部位的周围。
小组讨论制定的探 究计划、并交流。
学习通过巧妙的选 择合适的实验材料 设置对照实验、控 制唯一变量。
深 入分析 实验 现 象,得出一定结论: 叶是光合作用的主 要器官;植物绿色 部分能在光下进行 光合作用。
同学们,如果你的结果与其他同学不一致,一定要 进行分析与反思,找到原因,寻求科学的结论!
4. 反思探究
(播放演示实验录像) 同学们,在根据计划、完成实验后,让我们深入分 析实验现象,得出一定结论。 例 1: 当我们利用银边常春藤实验时,可以观察到:银 边常春藤叶片的绿色部分变成蓝色,而白色部分不变 蓝。 经过分析,我们发现银边常春藤叶片的“绿色部分”与 “白色部分”是可以形成对照的;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植物的绿色与光合作用有关系, 植物绿色部分能在光下 进行光合作用。
第 4 章 绿色植物是有机物的生产者
第 1 节 探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第 2 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 1)在进行探究植物光合作用场所的活动后,理解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主要器
官是叶,从光合作用的场所这一角度了解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 2)理解“光合作用”这一核心概念的公式和含义。 2. 能力目标 ( 1)学习从观察植物图片发现并提出光合作用场所的问题,尝试对众多的问题进行分
公式的涵义是: 在自然界中,绿色植物利用太阳提 供的光能, 在叶绿体中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 物,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藏在所合成的有机物 里,并放出氧气,这个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同学们,现在你一定能运用所学完成一些习题了, 请你试一试。 (呈现习题)
利用课本中的图文 信息,说明叶片的 结构,并尝试分析 “为什么绿叶是光 合 作用主 要的 部 位” 原因。
根据课本 DIY 中的提示, 如果将相同的黄豆芽放置 在黑暗或有光两种不同环境下,可以培育出黄、绿两色 的豆芽。
课后就请同学们, 尝试利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去试一 试,并揭示其中的奥秘吧!
同学们,再见!
尝试在课外学以致 用,用科学的方法 继续探索未知的世 界。
板书设计:

提出问题



做出假设、制定计划
同学们,请观察课本图片中这几种常见植物,我们
可以发现哪些问题?请你将自己的问题与同学交流、

享!
银边常春藤的叶片边缘呈现白色 --- 叶的绿色与光 合作用有关吗?仙人掌的叶变成针状, 茎绿而肥厚——
绿色的茎在光下能进行光合作用吗?胡萝卜的根里面
含丰富的营养——它能否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
物?
当我们仔细分析众多问题时可以发现:


光 合
作 用 的

实施计划、得出结论




反思探究


所 是
叶 绿 体

归纳探究
要的生产者,因为它们能进行光合作用。
教师引入
经过前面的探究学习我们已经知道: 光合作用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
放出氧气;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照。可是,光合作用的 场所在哪里呢?
这节课我们就将尝试探究“植物光合作用场所”这 一问题。
学生活动 复习光合作用的合 成淀粉等有机物、 条件是光照。 明确学习内容。 并
析整合、寻找问题的关键。 ( 2)由制定探究计划中对实验材料的巧妙选择,学习如何控制唯一变量、排除其它因
素的干扰。 ( 3)学习不断反思和总结自己所做的探究活动及所得到的结论,在反思与总结中加深
对叶的结构和光合作用场所的认知。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1)通过自己的探究活动深刻认识到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认同绿色植物在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