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企业激励机制整体解决方案设计
企业激励机制整体解决方案设计
该阶段企业 企业有意愿和动力推行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 ,但并未将人 典型特征 力资源作为企业长远发展的一部分加以规划。
第四级:绩效型人力资源管理
主要目标 使绩效评估成为企业管理的一个有效工具。
主要内容 绩效考评体系和相关的培训、职称、招聘体系。
主要特征 组织地位 从业人员特征
•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模块之间衔接较好。 •人力资源部并没有对绩效指标进行系统的开发。 •绩效考核主要由人力资源部完成,没有绩效考核委员会。 •人力资源部是引导部门协作的桥梁。 •各部门在用人方面越来越依赖于人力资源部的专业能力。 人力资源总监熟练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各种理论和工具。
信息技术投资 产生对HRS分功能模块的巨大需求。
人力资源观念 企业已经认识到人力资源的重要意义,人力资源管理真正走 向科学化和系统化
该阶段企业 企业基本建立起传统的3P系统 ,初步解决了人力资源管理中 典型特征 最重要的责任机制、分配机制和激励机制问题。
第五级:战略型人力资源管理
主要目标 为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服务,成为企业战略的积极支持者
❖第四级:绩效型的人力资源管理 ❖治
❖第五级:战略型的人力资源管理
❖ 文 ❖第六级:文化型的人力资源管理 ❖化 ❖ 治 ❖第七级:变革型的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趋同于后勤管理(计划生育、食堂、人事档案、文娱活动、宿舍、公司 的防火防盗、工资的记录和发放)
直线主管对员工的晋升和调薪具有决定权
2. 企业激励机制整体解决方案(谢康(2004)。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理念1:企业激励机制推动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硬激励
企业软激励
反例:武大郎开店与武大郎文化。
理念2:企业文化建设形成企业基业常青的动力。
—— 硬激励:对企业的短期绩效有好的效果。 —— 软激励(企业文化):对企业的长期绩效效果显著 。
•创造一种机制和环境,使员工能最大限度的贡献知识。 •建立能快速从社会上获取知识的渠道和网络。 •建立学习型组织,使员工能够很快地对新知识进行共享。 •用法律和管理手段保护知识。
人力资源管理对各部门起领导作用。
信息技术投资 相对地,企业对信息技术的投资需求持续减少。
人力资源观念 人力资源是企业变革的基础和动力源泉。
企业将激励机制与企业文化融合的能力,构成企业人力资源 治理能力高低的主要标志之一 。HR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
第七级:变革型人力资源管理
主要目标 主要内容 主要特征 组织地位
通过企业文化主导企业的组织变革、流程变革甚至文化变革 ,使企业成为高效的学习型组织。
• 进行知识管理,使企业实现知识的共享 • 人力资源管理者通过帮助确定一个推进变化的流程,为直 线管理人员提供关于管理技巧、系统分析技术、组织变革、 人员变革的咨询,推进公司的变革。
人力资源管理通过共有的企业文化,对各部门起领导作用。
信息技术投资 相对地,企业对信息技术的投资需求开始减少。
人力资源观念
• 组织和文化是开放型的,对关键性人才更多的是建立一种 合作机制,新型契约关系将代替传统的雇佣关系
• 建立智力资源库,包括各种专家、顾问系统的建立,成为 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工作。
该阶段企业 典型特征
该阶段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推动企业组织变革、流程变革、技术变革和思 典型特征 想观念的变革,人力资源管理质量实现从量变到质变。
企业人力资源质量管理的信息技术投资规律
企业人力资源质量管理的七个阶段
❖人 治
❖第一级:事务型的人力资源管理
❖ 第二级:规范型的人力资源管理
❖第三级:监督型的人力资源管理 ❖法
绕公司战略进行整合
人力资源部协助公司建立独特的企业文化系统,树立共同的价值观,重视员工的精神 激励
人力资源管理是员工目标(经济目标和心理目标)和企业目标统一体 企业具备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能力
人力资源部是公司变革(业务流程、管理流程、组织架构)的推动者,人力资源部是 构建学习性组织、打造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工具
——人力资源质量进级的七个阶段
企业激励机制整体解决方案的核心内容
1. 设计整体解决方案的七个关键要素
(1)激励模式方案:硬激励/软激励;信息蒙蔽/信息诱惑 ;显性激励/隐性激励。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 载
(2)企业薪酬方案:显性薪酬/隐性薪酬 (3)企业组织管理方案:企业生产、管理结构与流程 (4)企业绩效管理方案:企业绩效模型 (5)企业内部职称方案:内部职称体系 (6)企业文化建设方案:企业文化模型 (7)人力资源信息系统方案:ERP/HRS
第六级:文化型人力资源管理
主要目标 主要内容
人力资源管理成为形成企业文化系统的主要途径和方式,企 业文化成为推动劳动生产率的另一有效工具。
发现、挖掘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并将激励机制和企业文化融 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企业员工的精神激励,在薪酬设计上,将显性薪酬与隐性薪 酬、激励制度与企业文化相互组合形成整体激励效果。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是员工目标和企业目标的统一体
主要内容
以人事、后勤管理为主,制定人事管理制度,有些企业开始 试行绩效评估,或者制定简单的职位说明书和岗位测评。
主要特征
•有浓厚的人事管理痕迹,但初步具备人力资源管理意识。 •人力资源制度建设盲目、片面,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
组织地位
• 人力资源部是规范整个公司管理的有力工具。
• 人力资源部和部门主管共同决定员工的晋升、调薪和培 训,但主管的行政力量大于人力资源部的制度力量。
人力资源部是规范整个公司管理的有力工具,但制度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制度不能 得到有效的执行。
人力资源部和各级主管共同决定员工的晋升、调薪和培训,但主管的行政力量大于人 力资源部的制度力量
人力资源部是整个公司最有效率的管理工具,公司运作基本制度化,公司的制度可以 通过人力资源部得到有效推动和监控。
企业激励机制整体解决方案 设计
(一)
企业人力资源质量管理
——人力资源质量进级的七个阶段
人力资源质量管理的七个级别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 质量水平,按照从低到 高可以分为七个级别:
事务型、规范型、 监督型、绩效型、战略 型、文化型和变革型。
第一级:事务型人力资源管理
主要目标 配合企业日常运转,服务于生产、销售等利润创造部门。
美世咨询公司薪酬设计的3P模型 该薪酬模型是基于任职资格(人才价值)、岗位价值、绩效价值三 者建立的薪酬结构模型。以解决显性薪酬为目标,而没有考虑隐性薪酬 。
企业薪酬设计的3PS理论:
战略薪酬 Strategy
绩效薪酬 Performance
能力薪酬 Profession
岗位薪酬 Position
(3)能力工资 —— 企业内部职称体系、职称套级与晋升、 职称变革与职业生涯设计等。
(4)战略工资 —— 企业战略管理中的远景与目标、定位、 战略行动选择、组织变革、企业文化、高级管理人才招聘、 人才储备战略等。
绩效薪酬 能力薪酬
a
3PS薪酬设计原则
岗位薪酬
战略薪酬
轮岗的前提 :
a=b
b
(三)
企业激励机制整体解决方案
人力资源部和各级主管共同决定员工的晋升、调薪和培训,但人力资源的制度力量大 于主管的行政力量
人力资源部是整个公司最有效果的管理工具,公司通过人力资源部进行绩效管理 公司的各个部门积极配合人力资源部组织的绩效管理活动,人力资源部是引导部门协
作的桥梁
人力资源是公司的战略协作伙伴 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各部分(后勤、招聘、薪酬、绩效、培训、职业生涯管理)紧紧围
• 人力资源部是整个企业最有效率的管理工具。 • 人力资源部和各级主管共同决定员工的晋升、调薪和培训 ,但人力资源部的制度力量稍大于主管的行政力量, • 人力资源部和用人部门在用人方面矛盾比较突出。
人力资源部从业人员初步具有专业水平。
信息技术投资 开始专门投资HRS。
人力资源观念 开始向科学化管理转变,但着眼点仍然在于对员工的监管
问题:唱歌、游戏、统一服装和标记、开大会振臂高 呼、文艺汇演、诗歌比赛等形式,能够形成企业文化吗?
企业文化的类型:强力型(IBM);策略合理型(企业文化 与市场环境相互适应,瑞士航空);灵活适应型(文化与市 场相互适应并领先于其他企业的文化,3M公司)
例证1:世界最成功的前50家企业的两大关键成功因素
主要内容 主要特征
积极履行与企业战略密切联系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对战略 型人才采用更多的管理方法和建立更多的管理渠道。
•人力资源管理紧紧围绕公司战略进行调整和整合
•将很多事务性工作外包,人力资源部更多的进行研究、预测 、分析、收集信息、联络沟通、创造环境。
组织地位
•人力资源部通过共同的战略使各部门紧密团结。 •各部门在内部管理方面也越来越依赖于人力资源部。
企业激励制度构成了企业文化的根源,企业文 化是企业激励机制的一种高级形式。
脱离企业激励制度的企业文化是无水之源,缺 乏企业文化目标的激励制度好似一个无根的浮萍。
文化:—— 任何特定人类群体世代相传的本质特征。
—— 人类群体或民族世代相传的行为模式、艺术、 宗教信仰、群体组织和其他一切人类生产活动、思维活动 的本质特征的总和。(《美国传统词典》)
主要内容 执行既定的劳动人事政策,如管理人事档案、人员调动、工 资发放、计生劳保、食堂宿舍等。
主要特征
•趋同于后勤管理; •没有自主性和主动权,只是简单的执行命令。
组织地位
• 人力资源部处于辅助地位,与其他部门的关系比较孤立。 • 直线主管对员工的晋升和调薪具有决定权。
从业人员特征 无专业人员,人力资源部经理可能由原先的行政主管或办公 室主任担任或兼任。
第三级:监督型人力资源管理
主要目标 有效监控企业的制度化运作 。
主要内容 制定、推动和监督规范化、系统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