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2 声音的特性
课前预习
1.音调指声音的高低,音调高低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2.发声体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单位为赫兹,符号为Hz.大多数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从20Hz 到20000Hz.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人类能听到的声叫声音。
3.响度指声音的强弱,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响度还与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距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
4.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即使音调和响度相同,也能分辨它们,这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不同。
知识点解读与例题突破
乐音的三个特征(或称乐音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
知识点一:音调
(1)定义:声音的高低(俗称声音的粗细)。
(2)频率:物体1秒内振动的次数。
它是表示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单位是赫兹(Hz)。
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
(3)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频率高音调就高,听起来尖细;频率低音调就低,听起来低沉。
【例题1】(2019•桂林)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低声细语”中的“低”是指声音的音调低
B.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D.我们能区别钢琴和吉他这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他们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
知识点二:响度
(1)定义:声音的大小(俗称音量的大小或强弱)。
(2)影响响度的因素:除了与声源的振动幅度有关外,还与人离声源的距离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距离越远响度越弱)。
【例题2】(2019•江苏徐州)机械手表放在耳朵附近,听到表针走动的声音较小;把一个气球放在手表与耳朵之间相互贴紧,听到表针走动的声音较大。
这两种情况声音的主要差别是()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知识点三:音色
(1)定义:声音的特色(也叫音质或音品,音色是区分不同发声体的依据)。
(2)决定音色的因素: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和振动方式等因素决定。
【例题3】(2019上海)听音能辨人,主要是依据不同人的讲话声具有不同的()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
习题精练
一、选择题
1.(2019福建省)公共场所不要高声喧哗,这里的“高”是指声音的()
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
2.(2019山东威海)“宫、商、角、徵、羽”起源于春秋时期,是中国古乐的五个基本音阶,亦称五音,相当于现代7个音阶中的do、re、mi、sol、la.五音实际上是指声音的()A.音色B.音调C.响度D.速度3.(2019•攀枝花)魔术师在某次演岀中表演了“狮吼功”:把嘴靠近红酒杯发声将红酒杯震碎。
其奥秘为通过控制声音的频率使其与红酒杯的频率相同达到共振而震碎红酒杯。
魔术师表演中调节的是声音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速
4.(2019•孝感)如图,是四个与声现象相关的图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可以说明真空能够传声 B.图乙可以探究音色与频率的关系
C.图丙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D.图丁的倒车雷达可以说明声能够传递能量
5.(2019•贵港)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合唱比赛中,同学们用歌声表达了“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的远大志向。
合唱中“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中的“高”和“低”,指的是声音的()
A.音调B.音色C.响度D.振幅
6.(2019•武汉)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从物理学角度讲,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会发出噪声
B.声速的大小不仅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
C.不同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调和响度相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相同
D.一般来说,超声波产生的振动比可闻声更加强烈,常被用来清洗物体
7.(2019山东省东营)如图所示,目前声纹锁在门禁系统得到很好的应用,实现了传说中“芝麻开门”的神话。
声纹锁辨别声音主要依据的是()
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
8.(2019山东德州)如图所示,二胡是弓弦类最具中国民乐气质的乐器。
下列关二胡说法正确的是()
A.二胡发出的声音是琴弦振动产生的 B.拉二胡时,手按压琴弦不同位置是为了改变响度
C.拉弓弦时,用力越大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D.二胡发出优美的声音一定是乐音
9.(2分)(2019湖南郴州)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蝴蝶翅膀振动的声音我们听不到,是因为它的翅膀振动幅度太小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声”指的是声音的音调高
C.宇航员在月球上无需借助其他设备可以直接对话交流信息
D.用收音机听歌,能分辨歌曲的演唱者,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10.(2011·武汉) 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用力拨动,使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听它发出声音的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 )
A.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 B.响度与物体振幅的关系
C.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 D.音色与发声体的哪些因素有关
11.(2011·宁夏)如图所示,在四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内装有质量不等的同种葡萄酒,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四个玻璃杯,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 )
A.音调 B.振幅 C.音色 D.响度
12.(2019新疆维吾尔)下列成语中,形容声音响度大的是()
A.鸦雀无声B.窃窃私语 C.宛转悠扬D.声如洪钟
13.(2019天津)演员弹奏钢琴时,使用相同的力弹不同的键,主要是为了改变乐音的()
A. 音色
B. 响度
C. 音调
D. 振幅
14.(2019上海)听音能辨人,主要是依据不同人的讲话声具有不同的()
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
15.“小关,上学去啦!”。
正在看书的小关听到音就知道是好朋友小超在叫他,小关判断的主要依据是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16.牛叫的声音与蚊子叫的声音相比较,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蚊子叫声音音调高,响度大B.蚊子叫的声音音调低,响度小
C.牛叫的声音音调高,响度小D.牛叫的声音音调低,响度大
17.甲展示的曾候乙编钟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青铜编钟依大小次序编组悬挂,形成一定的音阶。
演奏者按音谱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
编钟越大,音调就越低。
形如杏仁状柱体,扁如“盒瓦”的编钟,其截面如图乙所示,分别敲击钟的A、B、C三个部位,编钟发出固有频率的音调的个数为()
A.1
B.2
C.3
D.4
二、填空题
18.(2011·广安)某种昆虫靠翅膀的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2 s内振动了600次,频率是________Hz,人类________听到该频率的声音(填“能”或“不能”).
19.(2011·扬州)小明向家里打电话,他主要依据声音的________听出是妈妈接的电话;妈妈要他把声音讲大些,这是要求他增大声音的______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20.在学校组织的文艺汇演中,小希用二胡演奏了《二泉映月》,如图所示.演奏过程中,她不断变换手指在琴弦上的位置,其目的是为了改变,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快慢有关.
21.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主要改变声音的;人们能分辨出笛子、钢琴等不同乐器的演奏声,主要是依据声音的;有一种专门存放贵重物品的“银行”,为了防止物品被冒领,“银行”必须记录下存放者的“手纹”、“眼纹”和“声纹”,今后存放者只能凭借这些本人独有的特征才能取走物品.这里的“声纹”主要记录的是人说话的。
22.接听电话时,很容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来判断的;戴着耳机在嘈杂的公共场所听音乐时,往往需要增大音量,这是增大了声音的,若长此以往会导致听力下降.(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三、实验与探究题
23.在探究声音与频率关系实验中,把尺放在桌面上,使尺的一端伸出桌边,用手拔动钢尺,听尺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同时观察尺振动的快慢.下表是实验记录情况,请补充表中的空缺:
(1)进行实验时,为了保证两次实验的响度不变,必须保持钢尺的___________不变.(2)实验结论:声音的音调高低和__________有关.
四、综合应用题
24.某种昆虫靠翅膀的振动发声。
如果这种昆虫的翅在2s内做了700次振动,其振动频率是多少?人类能听到这种昆虫振动发出的声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