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教育的四大教学方法
民族音乐教育的四大教学方法
编 辑: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
音乐是一种全球化的语言,更是一种反映其民族内涵的传承手段。而众所周知,音乐文化资源与音乐课程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是课程开发的必要条件和素材,是课程的和母体;有音乐课程就一定有音乐文化资源作为前提,否则,音乐课程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在进一步推进教学改革的同时,我们面临着这样一种思考:即在音乐教学中,如何运用多种有效的教学形式,有机整合或组合相关课程资源,在不脱离音乐学科本位的基础上,进行音乐民族文化教育的渗透。如何能使这些音乐教学方式更适应幼儿阶段的身心特点,都将成为我们必须加以研究的重点。
二、民族音乐对幼儿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幼儿教育应为幼儿的近期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民族音乐作为艺术的一种形式,自然担负起了培养幼儿情感、健全人格,奠定终身发展基础的重要责任。民族音乐往往与本民族的宗教信仰、文化思想、民俗习惯、美学观点和价值观念等,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通过对幼儿进行民族音乐教育,可以加强幼儿的民族意识,振奋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同时幼儿通过对民族音乐的学习,能够认识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感知人类文化的丰富多样,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理解、尊重、平等的理念。
一、民族音乐是幼儿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音乐教育在幼儿教育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幼儿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在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教育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商代,我国的音乐教育已初具规模,西周时期,出现了较为严格的学校网络,统治者把乐教视为“国教”,把乐教提到非常高的地位。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都十分推崇音乐教育。孔子认为音乐教育可以把人培养成一个完美的人,是人的思想全面形成最后一个重要环节。然而,20世纪以来,随着西方音乐的大量传入,加上思想领域内的“欧洲中心论”以及国人缺乏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深层认识,使得中国民族音乐渐受冷落。民族音乐的教材很难找,适合幼儿的教材就更难找,民族音乐虽然有很多精品,制成幼儿作品的却很少。据统计,除了香港雨果公司和台湾风潮中介绍和适合对幼儿进行民族音乐或民间音乐教学的教材。因此,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随着中西文化交流发展更加密切与广阔,我们在学习、借鉴外来音乐的同时,传承本民族宝贵的音乐遗产,培养幼儿的民族审美观,加强幼儿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学习和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民族音乐教育应成为幼儿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