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XX乡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XX乡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XX乡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XX蒙古族乡政府2010年12月26日目录第一章总论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第三章建设规模与内容第四章场址选择与建设条件第五章建设方案第六章消防第七章抗震、土地利用及绿化第八章节能及环境保护第九章项目实施计划及投资估算第十章社会评价第十一章结论.第一章总论1.1项目背景1.1.1项目名称:XX蒙古族乡群众文化活动中心1.1.2承办单位:XX蒙古族乡人民政府法定代表人:包信东1.1.3拟建场址:XX蒙古族乡有利村1.1.4项目建设的基本情况:项目背景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重视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着力丰富农村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大投入力度,加强乡村文化设施建设。

因此,加强以民族文化活动广场建设为重点的乡综合文化站建设,是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巩固基层文化阵地,提高农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保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

民族文化活动广场是乡综合文化站的重要载体,是民族文化、传统体育活动的聚集地,是农村群众文化工作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开展农村文化工作的基本阵地。

长期以来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尤其是近些年来,在党的“精神文化”的思想指导下,乡文化站在条件非常有限的情况下,坚持经常性地开展以民族文化活动广场为主阵地的文艺汇演、游戏娱乐等文化活动,成为抵御不良风气的阵地,更好地满足了农民群众多方面的文化需求。

文化活动广场在农村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同时,文化活动广场的建设还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

没有固定的场地,设备严重缺乏,急需新建设施完备的广场。

文化活动广场设施设备建设严重落后、不能适应农村文化建设需要的矛盾十分突出。

因此,兴建XX蒙古族乡民族文化广场,对于改善我乡公共文化服务条件;对于建立和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维护农村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尤为重要和迫切。

目前,我乡乡文化基础设施严重不足,设备陈旧落后,运行经费短缺。

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农村文化建设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同时,我乡作为全县的三大蒙古族乡之一,蒙古族村落3处,XX蒙古族乡乡内的民族结构呈现多样性,蒙古族乡的聚居,仍具有一定规模,为弘扬民族文化、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特申请建设XX蒙古族乡群众文化活动中心。

1.2编制依据1.建设部1997年《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和深度规定》;2.国家建设部建质[2003]84号文关于颁布《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3版)的通知;3.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依据资料及关于“XX蒙古族乡群众文化活动中心”的建设思想和使用要求。

4.我国现行相关设计标准、规范及定额。

1.3编制原则1.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文件精神,认真贯彻国家有关规定、标准、规范。

2.积极进行实地考察,充分了解项目现有的设施及用地情况。

3.根据XX蒙古族乡群众文化活动中心设计总平面布置,结合长远发展,合理进行布置,节约用地,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节约能源、节省投资,注重环境保护,注重民族精神造型,进一步美化环境,。

1.4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工作范围本项目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根据项目建设特点,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规模、建设地点选择、总图布置、建筑方案、实施进度计划、投资估算、经济效益及社会评价的基础上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

1.5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工作概况我单位在接受了该项目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后,组成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小组,对“群众文化活动中心”项目进行了实地考察,了解此项目基本情况,重点了解了“XX 蒙古族乡群众文化活动中心”项目对目前及以后发展的需求状况以及水、电、暖供应情况,收集了国家、省、市有关政策法规、规划定额等大量资料;根据该工程现状进行了多个方案的比较,并提出了推荐方案,对“XX蒙古族乡群众文化活动中心”项目建设方案的建设规模及对水、电、暖需求进行了初期设计。

重点对XX蒙古族乡群众文化活动中心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工程方案等诸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论证,全面考察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

在此基础上完成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6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1.6.1 建设方案本项目规划为框架结构。

1.6.2综合评价结论新建XX蒙古族乡群众文化活动中心,位于小区院内,不占用农田。

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必要、可行的。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性XX蒙古族乡原来没有群众文化活动中心,为了认真落实中央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决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丰富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乡政府计划采取自筹资金建设文化活动中心,项目占地面积1100平方米,建筑面积2300平方米。

中心内设图书馆、信息苑、健身活动室、娱乐多功能活动室等设施,该中心是集新闻、广播、图书、阅览、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活动中心。

中心建成后将对丰富乡文化生活,提高文化品味,拉动文化产业发展,推动全乡经济快速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是适时的,也是十分必要可行的。

第三章建设规模与内容3.1建设规模本项目占地面积1100平方米,建筑面积2300平方米,项目总投资400万元。

3.2建设内容项目包括阅览室、图书室、电脑房、档案室、电视播放室、卡拉OK室、培训室和台球乒乓球活动室,设施齐全,功能完备。

其中:各部门涉及为民服务中心,综合文化中心,设置文体活动室、老年活动室、图书室、阅览室等。

对活动中心前的休闲广场和周边环境,进行绿化、美化、亮化、硬化。

第四章场址选择与建设条件4.1场址选择4.1.1场址位置项目拟场址位于XX蒙古族乡小区院内.4.1.2场址土地权属类别及占地面积本项目所用地为废弃用地,属于规划内建设用地。

建筑面积2300平方米。

4.2建设条件4.2.1自然条件XX蒙古族乡位于规划局县境西部,属第一积温带上线,全年作物生长积温为2.700℃,无霜期120-125天。

距县城33公里,地理座标北纬45度36分,东经124度45分。

乡境东邻法国红酒乡,西界风格化镇,北与风格化镇和县法国红酒场相接,南隔规划局与法国红酒相望,面积247平方公里。

居民4189户,人口17765人,其中农业人口16865人。

XX乡是规划局县蒙古族主要居住地区之一。

全乡设7个行政村,管辖36个自然屯。

4.2.2地形地貌场址位于平原地带,地势由南向北倾斜,海拔高度由200m 降至150m。

根据中国地震局制定、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确定本项目地震动参数加速度按0.1g抗震设防。

4.2.3地质条件该场址属第四系山前洪积扇的坡积、洪积地层。

有厚度不等的地表杂填土,厚度一般1—2米。

4.2.4交通条件项目场址位于XX蒙古族乡,交通通畅便捷。

4.2.5供电条件该项目电力管理位为XX乡管电所,电力供应有保证。

4.2.6供水条件本工程的自行打井,能满足工程的要求。

4.2.7供暖条件该项目供暖由自备锅炉解决。

4.2.8施工条件项目场址交通便利,施工场址宽阔,场址电力需临时接线,水源可通过临时管线进入场区,当地的建筑材料供应可满足项目建设需要,距居民区较远,施工产生的噪音,不会对周围有较大影响。

第五章建设方案5.1工程设计理念1.工程设计做到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具有使用性、创新性、超前性、标志性、特色性,体现一定的建筑风格,并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体现和谐进步的文化氛围和人文环境。

2.建筑与环境融为一体,注重个性特色环境的创造,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注重交往空间的营造,方便群众。

3.在“美观、经济、实用”的前提下,既要强调特色、局部以及整体建筑的个性,又要注重校内建筑整体风格的协调,重点突出标志性建筑。

4.注重室内外空间的渗透和融合。

5.内外装修与造型不过于追求豪华材料和繁琐的造型,要最大化满足建筑功能需要,做到形式和内容的统一,通过普通材料的灵活运用和处理,体现群众文化风格特点。

6.积极响应国家产业政策,依据社会经济基础和市场需求,塑造富于变化的建筑室内空间,以满足使用性和空间环境质量要求。

5.2建筑设计5.2.1设计依据本项目使用的主要规范和标准有: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5.3结构设计5.3.1设计依据一、国家现行规范1.《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J68-84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87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4.《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J3-88二、结构方案方案设计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努力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

5.4给排水设计5.4.1设计依据1.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设计基础资料。

5.4.2设计范围根据规范和设计要求,本专业设计范围为:给水、排水、采暖、消防(包括室内外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5.4.3给水1.给水系统本工程卫生洁具给水,大便器采用脚踏式自闭阀,小便器采用感应自闭阀。

5.4.4排水1.排水量:本工程最高日排水量为30m3 /d。

2.排水系统本工程室外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排水体制。

室内排水系统采用污、废分流的排水体制。

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污水管网。

屋面雨水均外排至室外雨水管网,汇流后排入雨水管网。

5.4.5管材室外的给水、消防管道采用给水球阀墨铸铁管,胶圈承接连接;室外的污水、雨水管道采用钢筋混凝土管,抹带接口。

室内的生活给水管道采用衬塑钢管,卡套连接;消火栓给水管道采用焊接钢管,焊接;室内重力流污水管、立管采用U-PVC 螺旋排水管,横管采用U-PVC排水管,粘接。

5.5采暖、通风设计5.5.1采暖工程一、设计范围及设计依据1.本项目的采暖设计范围为:群众文化活动中心所有建筑。

二、采暖系统本项目冬季采暖为自烧锅炉供热。

本项目设计采暖系统采用同程上供下回单管垂直串联式采暖系统,采暖热媒采用95-70℃的低温热水,并采用新型散热效率高的单面定向对流铸铁散热器。

5.5.2通风系统卫生间设卫生通风器排风,同一垂直方向的卫生间共同用一个竖风道并集中到屋顶排放。

其它房间依靠可开启外窗或通风采光窗井进行自然通风。

5.6环保与节能设计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维护结构热工设计;对热力管道加强保温;风机、水泵、换热机组选用低能耗的高效产品;在设计中考虑运行调节以便于减少能源浪费,提高运行效率。

对产生噪声的水泵、送排风等动力设备选用低噪声低震动型,采取减震吸声措施,如水泵、风机设减震器、软接头、送排风管上设消声器等。

5.7电气工程设计5.7.1设计依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建筑照明设计标准》5.7.2防雷接地系统在建筑物顶层设避雷网,利用建筑物柱内筋作防雷引下线,基础钢筋网做接地极,辅助人工地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