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口的数量变化高三一轮复习课件(41张ppt)
人口的数量变化高三一轮复习课件(41张ppt)
年要低;
1982年20~24岁 年龄组人口比重 要比2009年的略 大,但1982年的 总人口数要远低 于2009年的,故 该年龄组人口数 1982年要少于 2009年。
1982年至2009年婴幼儿
所占比重逐渐减少,因
4.图中信息反映出( )
此出生率逐渐降低;
A.1982-2009年人口出生率呈上升趋势
B.1982年的人口平均年龄比2009年的低
C.1982年的4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2009年的高
B
D.1982年的20~24岁年龄组人口数量比2009年的多
[·山东卷] 图4为1982年和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
2009年25~59岁人口比重 较1982年要大,再加上总
人口数的不断增大,故 25~59岁劳动力资源数应
b
D.鼓励人员出国 60
③
40
80
② 20
100 0 (%)
20 40 a60 80 1000(%)
⑥人口增长动态统计图
(江苏徐州)读“甲、乙、丙、丁四地的近年人口统计图”,回 答(1)~(2)题。
(1)自然增长率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B )
A.甲、乙、丙、丁
B.甲、丙、乙、丁
C.丁、丙、乙、甲
管 理 和 促 动 先进的 目的。
5、 小 干 部 会 议有目 标,2周 一次,职 责分明 。经常 开展批 评与自 我批评 。 总 之 ,在 班 级 队伍的 建设中 ,本着“ 以生为 本”,尽 量给 学生提 供的机 会,让的 学生参
与 进 来 ,让 学 生真正 成为班 级的主 人。 二 、 思 想 品 德和行 为规范 工作方 面: 1、 在 每 周 一 次的班 会课中 ,开展 多种主 题教育 活动,帮 助学生 学会生 活,学会 做人。 2、 强 调 集 体 精神,加 强集 体互助 精神,增 强我为 集体添 荣耀的 意识。 3、 树 立 良 好 的人生 观,培 养良好 的文明 习惯和 坚定的 意志。 4、 培 养 责 任 心和对 学习的 热情乐 观态度 。
(2)一个地区人口数量最多是在其增长率由正值变为0的时刻, 而不是增长率最大的时刻。
(3)人口增长由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组成。自然增长是由出 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引起的,机械增长是由人口迁移引起的。
(4)我国既有人口过多,人口压力大的问题,也有人口老龄 化的问题。
下图是有代表性的四种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示 意图。
④劳动年龄人口年龄升高,比 加强岗位技能培训,发展职业教育,
重下降
提高劳动者素质。
⑤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流动 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迁移量大
发展城市公共交通; 合理规划、加速建设全国高速路网。
(4). 人口老龄化问题
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人 口超过10%或65岁及以上人口超过7% 即为进入老龄化社会。65岁及以上人 口超过10%即为严重老龄化社会,人 口老龄化趋势本质上是一种进步现象 。
三
第二部分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第一讲 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的
合理容量
考纲下载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 特点及地区分布。
考纲解读 1.识记:人口增长模式的类
型、特点及地区分布。 2.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
人口问题及对策,环境承 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含 义与区别。 3.应用:各类人口统计图表 的判读。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
? ?
?
?
5 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方法
通过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分布特点,了解不同地区 的人口政策,形成正确的人口观 。
读人口增长统计图,回答(1)~(3)题。
(1)图中Ⅰ对应的人口增长模式是 A.原始型 B.传统型 C.过渡型 D.现代型
答案:A
解析:读人口增长统计图可知,Ⅰ对应的人口增长模式是原始 型,因为人口出生率高达47‰,人口死亡率接近37‰,而人口 自然增长率仅10‰左右,所以为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 增长率的原始型。
第三步:关注异常,分析原因。(1)某年龄段人口比例突然 变小(如下图①处)。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计划生 育等导致出生率突然降低;二是重大灾害等导致死亡率上升; 三是人口的大量外迁。(2)某年龄段人口比例突然增加(如下图 ②处)。其原因可能是就业、升学等导致的人口大量迁入。(3) 男女比例的明显失调(如下图③处)。可能是战争导致大量男性 死亡,也可能是钢铁、纺织等对职工性别有一定要求的工厂建 设导致的。
或: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人口基数
人口增长数=人口基数×自然增长率
2、人口数量增长随时间的不匀速性(时间差异)
人口数量增多 增长速度加快
人口数量少 增长缓慢。
人口数量多 增长明显加快
3、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的空间差异
保持较 低水平
增长 缓慢
文化教育 比较稳定 、社会保 ,一些国 障制度健 家的人口 全、生育 数量还会 观念的转 逐渐减少 变等
D.丁、乙、丙、甲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
A.甲地人口增长模式为“低—高—低”型
B.乙地一定位于发展中国家
C.丙地人口数量最接近人口合理容量
D.丁地城市化水平高,速度快
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关系的分析解读
1.从影响因素及特性上理解二者的联系。 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制约因素是相同的, 由此决定了二者的特性也是相同的,具体如下表所示:
1.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C
A.①
B.②10年世界及亚洲、欧洲、非洲、北美 洲人口变化过程。
3.有关世界人口变
化过程的表述,正确
的是( )
A.1950~2010年人
口死亡率大于人口出
生率
B.1950~1970年人
口死亡率下降幅度最
小
C.1990~2010年人
3、 实 行 卫 生 包干制 度,一 人一岗 ,包干到 人,中午 ,傍晚都 要有例 行的检 查。 4、 各 个 班 委 有明确 的分工 ,并且 有督促 的机制 ,有荣誉 加分本 和减分 本记录 、考核 , 且 与 期 末 的 各项先 进评比 挂钩,力 求公正 、严格 ,使学生 明确这 些考核 的目标 ,达到
(2)目前欧洲发达国家人口增长 模式类同于 ( ) A.Ⅰ B.Ⅱ C.Ⅲ D.Ⅳ
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Ⅰ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 原始型;Ⅱ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接近零的现代 型;Ⅲ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传统型;Ⅳ处 于由Ⅲ至Ⅱ的过渡阶段。而目前欧洲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特点 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接近零增长或负增长 的现代型,所以为Ⅱ。
(1)图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四个不同时期的人口年龄
结构金字塔图,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D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①②④③ D.①③②④
[·山东卷] 图4为1982年和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
1982年65岁及以上人口 所占比重比2009年要小, 14岁及以下人口所占比 重比2009年要大,因此 平均年龄1982年比2009
三、人口问题
(1) 人口问题,是指人口发展与经 济发展不相适应,与环境、资源不相协 调,人口与自然、人口与社会矛盾激化 而产生的影响人口生存和发展的各种问 题的总称。
主要的突出问题是人口增长过快或 过慢的问题、人口老龄化问题。
(2).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
? ?
? ?
(3) 我国人口问题及对策 问题
要素构成比重分别约为A—25%、B—47%、C—28%。
注意坐标原点
读下图,若图中a、b、c分别表示0-14岁、15-64
岁、65岁以上三种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据
此回答。 1.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国家,
0
100(%)
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是 20 A.① B.② c 40
①
80 ④ 60
b
C.③ D.④ 60
四、人口金字塔结构
四、人口金字塔结构
年轻型 (扩张型)
老年型 (收缩型)
成年型 (静止型)
第一步:读懂坐标,明确单位。读懂横纵坐标的含义, 分析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组分别所占的比重。要注意横 坐标有时表示的是比重,有时表示的是人口数量(如下图 ①),还要特别关注人口数量的单位(如下图②)。纵坐标 一般左侧表示男性各年龄段,右侧表示女性各年龄段(如 下图①②),但有时候左右两侧表示不同年份的年龄段比 较。
英国、 德国、 日本
鼓励生 育,吸 引外来 移民
水平较高
增长 很快
政治上的独 立,民族经 济的发展, 医疗卫生事 业的进步, 人口死亡率 下降等
人口
增长 中国、印 计划生
开始 度、巴基 育,控
趋于 斯坦等 缓慢
制人口 增长
♨特别提醒
(1)人口增长中的“增长”仅指人口数量的变化,而不一定 是数量的增加,也可以是零增长或者负增长。
口自然增长率基本不
变
D
D.1950~1970年人
口自然增长率上升
[浙江卷] 图9为1950~2010年世界及亚洲、欧洲、非洲、北美 洲人口变化过程。
4.图中代表北美洲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C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人口增长模式的构成指标 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
2、人口增长模式转变开始的标志 死亡率的下降
第二步:关注塔型,确定类型。不同的塔型反映了不 同的人口问题。下宽上窄的塔型(增长型)反映出少年儿童 人口增长快、所占比重高,人口迅速增长(如下图①);上 下同宽的塔型(稳定型)反映了各年龄组人口比重大致均衡, 人口缓慢增长(如下图②);上宽下窄的塔型(缩减型)则反 映出少年儿童比重小,老年人口比重大,人口老龄化严重, 人口呈负增长(如下图③)。
六 年 级 上 学 期班主 任工作 计划范 文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