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三首《忆江南》
• 词是用于配乐演唱的一种文体,如现在的歌 词也是词的一种,因此词又可以称作配乐词。
• 词和诗歌的不同地方是词没有严格的韵律要 求,词句也不要求一致,所以词又被称作长 短句。
• 词的题目叫词牌名,如“忆江南”就是词牌 名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山西
太原后迁居河南新郑。白居易的父亲在河南巩 县当县令,与邻县新郑县令是好友,见新郑山 清水秀,就举家往河南新郑。白居易少年读书 非常刻苦,读书读得舌都磨破了,拿书拿的手 都生了茧,年纪轻轻头发就全白了。
其三
江南忆, 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 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服相逢。
江南忆,
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 在八月桂花暗飘香的月夜,徘徊
月下,流连桂丛,时而举头望月,
郡亭枕上看潮头。
时而俯首细寻,看是否有桂子从 月中飞堕于桂花影中。
何日更重游?
钱塘潮在每年中秋后三日潮势最 大,潮头可高达数丈,正因为如 此,所以白居易写他躺在他郡衙 的亭子里,就能看见那卷云拥雪 的潮头了,趣意盎然。
这首词是诗人白居易离开杭州,回 到洛阳以后怀念杭州时写的三首《忆江 南》中的第一首。词中所回忆的是诗人 曾经观光游览当地风景时所留下的印象。 课文选了其中的第一首。
江南好,
忆
江 风景旧曾谙。
南 日出江花红胜火,
.
春来江水绿如蓝。白
能不忆江南?
居 易
学习古诗的方法
• 1、知诗人,解诗题。 • 2、抓字眼,晓诗意。 • 3、入诗境,悟诗情。
忆江南
释题:回忆江南春天的 美好景色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谙(ān):熟悉。
江南好!我对江南的美景曾经是 多么的熟悉,多么的了解。
开篇概括写出江南风 景的特点——好。
日出江花红胜火,
日出江花红胜火,
红胜火:颜色鲜红胜过火焰。
太阳出来了,江边的花颜色鲜红胜 过火焰
春来江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如蓝。
春来江水绿如蓝。
历任江州司马、杭州、苏州刺史、太傅等 职。
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题 材广泛,多反映现实生活,语言通俗易懂,传 诵非常广泛。比较有名的有《长歌行》《卖炭 翁》 《琵琶行》等。在诗歌史上有“诗魔” 和“诗王”之称。
本词背景
诗人曾在江南做官十年,为人民 作了很多好事,他带领老百姓治理西 湖,修筑湖堤,蓄水灌溉农田,并疏 通城中水井,以利饮用。后来,他生 病了,不得不谢任苏州刺史一职,在 他离任回洛阳时,苏州的人们不舍得 他走,都哭着为他送别。他的好友刘 禹锡曾在《白太守行》中写道:“苏 州十万户,尽作婴儿啼”。白居易的 江南,留有他的播种,留有他的心血, 这样的江南之忆,收获的自然是甜甜 的慰藉和温馨。
白居易在任杭州、苏州刺使时,筑堤浚 (jùn)井,为人民做了不少好事,人民对他 也很好。传说他离任时,“苏州十万户,尽 作婴儿啼”。江南人好、景好,因此诗人发 出这样的感慨:
能不忆江南?
叫我怎么能不回忆江南呢?
白居易的江南,留有他的播种, 留有他的心血,这样的江南之忆, 收获的自然是甜甜的慰藉和温馨。
请您欣赏
江南美景
忆江南
白居易
!幻灯片 2
词 同学们,你们知道词吗?
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特殊形式, 可以配上乐曲歌唱。词的句子有长有短, 又叫长短句。词有各种不同的词牌,比如: “忆江南”、“渔歌子” ,还有“江城 子” 、 “菩萨蛮”等。
认识“词”
• 词是诗的另一种文体,兴起于唐代,盛行于 宋代,元明衰落,清朝复兴。
江南忆, 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 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
文人大多爱酒,白居 易应该也不例外,喝着吴 酒,观“吴娃双舞”犹如 醉酒芙蓉的舞姿。“娃” 者,即是美女,
让我们再次饱含深情的回忆 之情诵读这首词,在感受南方 自然风光之美的同时,也深深 体会诗人对江南的留恋、热爱 之情。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江南好——日出江花红胜火; 江南好——春来江水绿如蓝; 江南好——能不忆江南?
其二
江南忆, 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 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蓝:一种植物,叶蓝绿色,可提取 青蓝色燃料。 绿如蓝:比蓝草还绿。
春天来了,江水绿得像蓝草一样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美景 的热爱:在江南众多的美景之中, 诗人只是简单地列举了春天时江 水、江花这两种景物,却能让人 深深陶醉其中,不由自主地喜欢 上江南,到江南一游的念头便挥 之不去,萦绕脑际。
能不忆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