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工作的整体流程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工作的整体流程
g. 加动态码 使用建属性按键。先在edit2中加入六位动态码,如:123240;再点击属性按键, 在矢量层相应位置加码。
注意事项
1)矢量层的管理 矢量层的复制、粘贴、删除要在ARC界面或ArcCatalog中进行。 2)多利用ARC/INFO的命令提示功能 利用ARC的帮助功能,加深命令的操作使用。 3)走线时要注意结点的疏密,以免在建立拓扑结构时出错 4)矢量化过程中要注意数据的保存和备份。 5)在建立工作区间和图层名时尽量用拼音、英文单词和数字来起名,方 便后续工作的操作。 6)退出菜单是一定要用返回ArcEdit按键,推出ARC时要用QUIT或单用Q 来退出。不要直接关闭窗口。
(二)影像纠正的目的
(1)原始遥感图像通常包含严重的几何变形,几何校正的目的就是要纠正系 统和非系统因素引起的图像变形。 (2) 将精确的地图坐标赋予图像,用于精确的测量面积、方位和距离或作为 进行严格的地球科学遥感研究的基础。
(三)影像纠正的大体流程 (四)影像纠正的主要步骤
(三)影像纠正的大体流程
(三)影像的导出 (四)影像的波段分离与合成
(三)影像的导出
打开erdas9.1,点击Import按钮, 打开Import/Export对话框,设置 如图1 (1)点击Type右侧的下拉菜单, 选择TM Landsat Acres Fast Format 选项(dat 格式的)或Tiff(Tiff格 式的) (2)点击Media右侧的下拉菜单, , 选择File选项; (3)点击Input File:(*)下面的浏 览按钮,找到原始影像所在的文 件夹,选择任何一个波段影像, 如band2.dat或band1.tiff (4)点击Output File;(*.img)下面 的浏览按钮,打开Output Files对 话框
第二 阶段 几何 纠正 不合格
几何纠正 (20-25个均匀分布的GCP)
质量检查 合格
第 三 阶 段 解 译 不合格 找出原因
矢量化 纠错与建立拓扑关系 质量检查 合格
第五 阶段 分析 编写 报告
数据统计 分析
动态变化 矩阵 编写报告
专题图制作
第五 阶段 野外 核查
野外核查 室内更正 细小地物扣除
第四 阶段 矢量 数据 处理
(2)启动菜单
启动arc 进入Arcedit 模块。Arc:ae 调用菜单 &ter 9999; &m lian1
(3) 开始矢量化 1)利用菜单上的相应命令键,对影像图的各个地物类型进行解译) 选择要打开的图层,然后点击打开图层 2) 在右边窗口中选择要打开的影像名,选择321,打开影像
3)常用命令演示
光 谱 0.45~0.52 0.52 0.60 0.52~0.60 0.63~0.69 0.76~0.90 1.55~1.75 10.4~12.5 2.08~2.35
空间分辨率 30 30 30 30 30 120 30
1.波段分离 波段分离 主要步骤:(1)打开波段合成/分离模块
1.波段分离 波段分离 主要步骤:(2)
(二)矢量数据的质量检查(具体见2008年ppt)
1.质量检查的目的
矢量图层质检的目的是为了消除矢量图层中产生的非用户码、一斑多码、邻斑同码 问题,保证基础数据的准确性 。
2.质量检查的步骤
(1)建立拓补关系 (2)查询、修改非用户码 (3)查询、修改一斑多码 (4)查询、修改邻斑同码 (5)重新建立拓补关系,进行质量检查,确认排除非用户码,一斑多码、邻斑同码 (需要注意的是:质量检查建立拓补关系前后应时时保存、备份数据;质量检查建 需要注意的是: 需要注意的是 立拓补的融限值设立为10)
个图层) • ENTER THE 3RD COVER:
将LD110221-1和LD110221-2拷贝到LD110221
拼接后LD110221形状
2.运行菜单,修改新图层中接边处并保存
3.拓扑新图层(LD110221)
• AE:Q • ARC:CLEAN <cover> ( 未 建 立 拓 扑 关 系 的 合 并 图 层 )
a. 加线 点击加线按钮后,选择ARCEDIT窗口单击右键开始加线,初在开始和结束时使用鼠 标右键外,中间走线用鼠标左键。此时,ARC窗口显示操作提示。完成加线操作后按9退出 后,单己保存键。
b.改线 先选择要改变形状的的线段,使用鼠标左键从需要修改的地方开始走线,同样按9 退出保存。 *注意开始和结束的两的点要在需要修改线段的同侧,并穿过修改线段。
待纠影像 图1
控制影像
图1
图2
调 用 几 何 纠 正 模 块
图3
确 定 几 何 纠 正 模 式
图4
确 定 多 项 式 次 数 为 1
确 定 控 制 点 来 源
确定参考坐标系统所在窗口, 确定参考坐标系统所在窗口,即 点击控制影像所在的窗口, 点击控制影像所在的窗口,如图
图5
确定参考坐标系统所在窗口, 确定参考坐标系统所在窗口,即 点击控制影像所在的窗口, 点击控制影像所在的窗口,如图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工作的整体流程
辽宁省生态环境监测实验中心 2010年 2010年7月
工 作 流 程
第 一 阶 段 影 像 准 备
数据源购买 原始影像数据质检 影像合成 (RGB 4、3、2) 影像校色、锐化处理
是 投影检查是否 符合标准投影 否 投影转化 控 制 影 像 的 准 备
标准投影Albers 标准投影Albers Area, Conical Equal Area, 参数: 参数:椭球体为 Krasovsky, Krasovsky,中央经线 为东经110 110° 为东经110°,双标准 纬线为北纬25 25° 纬线为北纬25°和北纬 47° 47°,投影起始纬度 12° 12°,中央经线偏差和 起始点偏差都为0 起始点偏差都为0
DATE)+432.img
第二阶段
影像纠正
影像纠正
(一)影像纠正的定义
几何校正是指以相机几何参数、卫星姿轨、地面控制点和地理高程等数据为 基础,建立从相机到地球地图投影的转换模型,将图像数据投影到平面上, 使其符合地图投影系统的过程。几何校正包括系统几何校正、几何精校正和 高程校正,分别对应2、3、4级产品。
<cover>(为建立拓扑关系后的合并图层) 10 10 POLY
A:在Output Options中选择 Intersection选项; B:点击Input File:(*.img)框右侧的 浏览按钮,选择导入的影像; C C:点击Layer右侧的下拉箭头,选 Layer 择波段2,然后点击Add按键; D:点击Ouput File.(*.img)框右侧 的浏览按钮,为输出图像选择输出 文件夹,并命名,一般输出图像的 名称与波段号保持一致,如4.img。 E:点击OK按钮。 F:重复操作A至E直到波段2、3、 4全部导出。
图11
7.
质量检查
图12
在一个Viewer窗口打开控制 影像和采样后生成影像,然 后点击Utility菜单下的 Swipe…,调出对话窗口如 图12,放大图像并拉动滑动 按钮检查上下两层图像的配 准情况。质检要求:相对误 差小于30米。即控制影像1 个像元或纠正影像1.5个像 元。
图12
第三阶段 译
第四阶段
矢量数据处 理
矢量数据处理
(一)矢量数据的拼接 (二)矢量数据的切割 (三)矢量数据的导出
(一)矢量数据的拼接
具体步骤有五步:
1. 创建并拷贝图层; 2. 运行菜单,修改新图层中接边处并保存; 3. 拓扑新图层; 4. 融合图层; 5. 融合后LAB点的替换;
1. 创建并拷贝图层
• ARC:MAPJOIN <cover> (新建图层) • ENTER THE 1ST 图层) • ENTER THE 2ND COVER: <cover> (要拼接的第二 COVER: <cover> (要拼接的第一个
矢量图层拼接 接边质量检查 矢量图层切割
第一阶段 影像的准备
影像的准备
(一)影像的选取
时相要求:5~10月;云量要求: 云量< 10% 影像的命名:以景为单位path 号(列)在前,row 具体见辽宁省的影像情况。 号(行)在后,
(二)影像的购买与下载
购买向地面站提出申请,进行购买 经调研,部分可以下载:下载的网址及具体流程
5.重采样过程
点击1,并将图 10中多项式模型 属性中多项式次 数更改为2,然 后点击Apply按 键和Close按键。
1
图10
6.单击采样标准,即
调出采样对话框如图9, 在输出文件中选择输出文件的 存储地置,并写入输出文件名 命名原则是待纠影像+jiu, 则本影像命名为 105520040908432jiu.img,采 样方法选择Bilinear Interpolation,输出网格大 小为20×20,点击OK,就进入 采样过程。
解
(一)矢量化
(1)准备工作
将要进行解译的遥感影像、矢量图及菜单拷贝到同一个文件夹下 注意:矢量图和遥感影像的拷贝工作均在arccatalog程序中进行 A:在arccatalog里新 建一个文件夹(在左边 一个盘符下,右击,选 择“New---folder”键 入文件名)注意文件名 一般建成英文的格式 B:依次 找到需要拷贝的 矢量图和影像,右击,选 择“copy”到刚建立的文 件夹处,右击,选择 “paste”
c.剪线 此操作全用鼠标左键,先选择要打断的线段,在要打断的地方单击左键,9退出。
d.删线 用左键选取要删的线段,再点9退出即可。
e.移线 选择要移动的线段,点9,在要移动的线上选择一个参考点,再点击其要去的位置, 再按9退出。
f. 移结点 选择结点所在弧线,再选择移动的结点,按数字键4,在点要去的位置,按9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