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丹佛发育筛查测验(DDST)方法培训
丹佛发育筛查测验(DDST)方法培训
量表内容
全量表分4个能区 测查项目 项目条百分位及符号解释
备注量表内容ຫໍສະໝຸດ 备注 量表内容测查实施1
测查实施2
量表内容
测查实施1
备注
年龄计算(1)
➢ 测查日期 出生日期 小儿年龄
年月日 2005 8 15 2004 5 12
133
年龄计算(2)
年月日
测查日期 2005 8 15
出生日期 2001 9 22
小儿年龄
3 10 23
测查实施(1)
环境要求、测查桌面要求、体位要求 测查工具 年龄计算 / 画出年龄线 早产及过期产 测查前须向家长说明:两条 备注
告诉家长
1.本测查不是智力商数测验,而是发育的筛 查。
2. 在测查中让小儿做的项目,并不要求他全 部完成。
测查实施(2)
检查程序和方法(根据小儿的状态) 测查项目数(年龄线前项目、年龄线压线 项目) 项目评定:①P,F,NO,R ②迟缓项目 发育评价:异常、可疑、正常、无法解释
结果解释
可疑 异常 无法解释 正常
结果解释(可疑)
可疑(照片)
结果解释(异常)
异常(照片)
结果解释(无法解释)
无法解释(照片)
结果解释(正常)
无法解释(照片)
施测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观察被试的内容及重要性 被试的测试体位及要求 首先测试能区的确定 出示工具的正确性 测试项目通过的判断(尤其家长报告项目) 测试工具的及时收回 解释结果的科学性
丹佛尔发育筛查测验 (DDST)
需要掌握的内容
❖ DDST发育筛查测验的性质以及使用目的 ❖ 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 能区(四个能区) ❖ 项目、年龄刻度、通过的百分位数、相关的注解符号 ❖ 年龄计算、年龄线、年龄线前项目、年龄线压线项目 ❖ 项目的评价记录 ❖ 迟缓项目 ❖ 量表测试结果评价方法 ❖ 可疑、异常、正常、无法解释的概念 ❖ 测试顺序 ❖ 对儿童测试状态的判断
对高危儿童进行发育监测
DDST发育筛查测验概况
使用中需明确的问题
性质为筛查性的,并非IQ的测定,对小儿 目前和将来适应环境能力和智力高低并无 预言作用
提示可能发生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处理方法, 不能提示诊断名称
为保证结果的有效性,测查方法、工具必 须按照标准规定,检查者须经严格训练
量表介绍
操作技术
测查项目数(年龄线前项目、年龄线压线 项目)
任何项目需要时允许小儿尝试3次,然后决 定是否通过,但不要超过3次。 提问时,检查者注意切勿暗示答语要求。
复查:第一次结果若是异常的、可疑的或 不能测查的,于2—3周后复查。
专科评定: 复查结果若仍是异常、可疑或 不能测查,而家长也同意测查结果与小儿 平日的行为基本符合,应把小儿转送到专 科人员处做进一步的检查和评定。
简介
编制筛查量表的目的 量表编制 应用范围
备注
DDST发育筛查测验概况
筛查或甄别的目的
既不是评定智力水平,也不为 检查特别的技能,而是确定哪些儿 童具有发展迟滞或异常的高度可能 性
DDST发育筛查测验概况
临床应用的价值
对感觉有问题的小儿可用此筛查方法客观 上加以证实或否定
能筛出一些可能有问题,但在临床上无症 状的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