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商鞅的行政组织思想主要强调(“以法为本”)1.3 外国奴隶制时期最典型的具有行政组织的国家不包括(古巴比伦)1.5 奥斯本和盖布勒认为企业家政府应具备一些典型特征,不包括(树立公民意识)1.6 提出“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之情则乱”的是(墨子)1.7 柏拉图认为,治国者的“第一要务”是(教育)1.9更宏观研究一般的组织管理理论的是(法约尔)1.18 最早将一般系统论运用于组织研究的学者是(柏森斯)(2013.01真题)1.26 通过霍桑研究发现非正式组织的是(梅奥)1.12 新公共行政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弗雷德里克森)1.2 告诫人们不要盲目地追求晋升的是(彼得)1.10 提出礼法结合的行政组织思想的是(荀子)1.11 以下观点不是出自孔子的是(民为贵,君为轻)1.13 雷格斯认为,高度发达的工业化社会的行政组织模式是(衍射型行政)1.14 社会组织中规模最大的组织是(狭义的行政组织)1.4 下列组织中属于狭义行政组织的是(河南省人民政府)1.8 下列不属于广义行政组织范畴的组织是(政党)1.15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级政府行政组织始终(以经济职能为中心)1.16 最终确立六部二十四司、九寺五监的行政组织机构的是(唐朝)1.19 古罗马共和国时期,负责税收和对公共工程进行监督的高级长官是(检察官)1.20 行政组织理论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是(政治学)1.21 “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道义也。
”这体现了孟子的(专业化分工思想)1.22 以下关于孙中山的行政组织思想,说法不正确的是(强调中央集权)1.23实行“行政二头制”的是(法国)1.24从本质上反映组织基本功能的是(目标)1.25 毛泽东精简、统一、效能、节约原则和(反对官僚主义原则)1.27 行政组织权威性的基础是(法治性)1.28 西方国家的议会和内阁都发源于(英国)1.29 新中国成立到1954年时暂行国家最高权力的是(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1.30 巴纳德认为,组织作为一个协作系统,必须具备三个要素,不包括(分工明确的组织成员)1.1 为机关自身工作服务的机关不包括(民政部门)1.2 行政组织的内部目标不包括(提供公共服务)1.3战术目标不具有的特征是(未来指向性很强)1.4与实现行政组织外部目标相悖的是(实行医疗和住房的完全市场化供给)1.9不属于行政组织外部目标的有(成功地进行绩效管理)1.7绩效管理机制的组成要素不包括(绩效管理过程)1.5中低层管理者适宜的管理幅度是(8—12人)1.6比较大的国家纵向结构一般是(四级行政组织)1.8街道办事处属于(派出机关)1.10我国监察系统主要以(部门领导为主)1.11 认为“目标管理中的‘管理’需要具备四个属性:(杜拉克)1.17 行政组织最明显的外在表现(行政组织结构)1.27 行政组织结构即行政组织各要素的(排列组合方式)1.12 行政组织结构表现形式是(行政组织编制)1.16 行政组织结构的灵魂和核心是(行政组织体制)1.30 组织结构的设计往往围绕(组织战略)1.29 创新性的组织战略往往导致(较少的组织层级和较高的组织结构弹性)1.13 行政组织的目标随环境变迁而改变,这都充分体现了(动态性)1.14地方政府没有或极少有自主权,这说的是(行政组织的集权制)1.15 下列关于名誉市长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名誉市长制下,市长须是市政方面的专家)1.17 在单一制国家,凡实行中央集权制的国家,各级地方政府的各部门均实行(分离制)1.18 在关于层次和管理幅度关系的公式中,n表示(管理幅度)1.19 市民对就业压力的忍受度下降,要求提高就业率的呼声高涨时,社会保障相关部门就应在来年制定较高的就业目标或加强就业培训与指导工作的力度。
这运用的是组织目标制定的(环境适应法)1.20 省级政府部门的厅、局、委、办构成行政组织的(职能制)1.21 下列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正确分配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权力关系的做法,不正确的是(凡是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事务,都应划归中央政府及其在全国各地的分支机构,在特殊情况下,地方政府可以染指。
)1.22 容易造成行业的本位主义是(按管理对象分工)1.23 行政组织横向分工有按业务性质分工、按管理程序分工、按管理对象分工和(按地区分工)1.24体现行政组织的宗旨和合法性的是(外部目标)1.25 新公共管理倾向于实施(首长制)1.26 各行政机关的指挥和决策中心是(统率机关)1.28 行政区划是否科学合理,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不包括(要有利于中央政府的统治)1.1 行政组织管理中一个最根本的、最具全局性的大问题是(制度问题)1.2 行政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中最大量、最经常的关系是(一般行政人员之间的关系)1.27 在行政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中,决定一个行政组织是否有内聚力的关键是(行政领导者与一般行政人员之间的关系)1.18 最直接、最经常影响组织成员人格心态的因素是(行政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1.3 唯意志论的行政文化不会导致(推崇世袭制)1.4 行政组织设置原则的指导思想不包括(自由性与受控性的对立统一)1.5 行政组织设置原则中,进行适应性调节属于(权变的原则)1.6 既是行政组织与外部环境的相对独立清晰的边界,又是联结行政组织与外部环境的纽带的是(行政组织界线)1.7 目标管理的基础和核心环节是(制定目标)1.8 对于规制型管理中的组织标准化方法,其基础是(分工专业化)1.9 就性质而言,行政组织摩擦可分为利益摩擦、目标摩擦和(方法摩擦)1.10 法治论的行政文化认为,行政组织首脑的权力来自(人民委托)1.11 影响行政组织活动命脉的是(经费)1.12 中国行政组织的根本宗旨是(为人民服务)1.13 沟通属于行政组织自身管理的(情感型管理)1.14 产生行政组织摩擦的主观原因不包括(信息沟通渠道受阻)1.15 西方国家的政府采购制度,反应了(行政组织自我服务功能的市场化)1.16 为了使群团目标与组织目标保持一致,最重要的是要(使决策民主化)1.17 规定行政组织具体形式和地位的是(政体)1.24 行政组织阶级性质发展变化的最后根源是(生产力的发展)1.23 历史上不同历史类型的国家行政组织性质不断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国体的变化)1.22 法律制度规定与保障着(行政组织在整个国家机构系统中的地位)1.19 行政组织对外部环境影响的程度,取决于(行政组织功能发挥的程度)1.20 在规制型管理中,的前提条件是(排斥人的情感)1.21 与信息社会相适应、主张将市场机制引入行政组织的管理之中,说的是行政组织自身管理的(市场化管理)1.25 根据每个行政机关的任务设置工作职位,进而确定职位的责权范围,并因事择人的管理制度,这是(岗位责任制度)1.26 唐宋时期在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的与内地汉族地区不同的特殊行政组织是(羁縻府、州、县)1.28 “地理环境决定论”将人置于一种被动适应的地位,忽视了人类的主观能动作用,是一种(机械唯物论的观点)1.29 在管理实践中,影响组织结构与效率的决定性因素是(人员的素质和结构)1.30 行政领导单凭习俗、惯例及个人的学识与经验,就能基本控制行政组织活动和发展的时代是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1.2 美国负责联邦政府编制管理的职能部门是(行政管理和预算局)1.3 下列不是克服行政组织变革阻力的有效方法的是(大力借鉴国外行政组织变革经验)1.4 行政组织编制管理中最大量、最经常的工作是(人员编制管理)1.5 下列关于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行政组织改革背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从摇篮到坟墓”的高福利体系严重增加了纳税人的负担,政府财政难以为继)1.15 以下属于英国两党政府行政改革核心目标的是(对公务员人事制度的改革)1.1 以“第三条道路”为行政改革指导思想的政府是(英国布莱尔政府)1.7 英国电子政府建设开始于(梅杰政府时期)1.15 以下属于英国两党政府行政改革核心目标的是(对公务员人事制度的改革)1.29 日本小泉政府行政改革的理论基础是(新自由主义理论)1.30 规定公务员被录用三年后,必须到中央其他机关或驻外机构工作三年的国家是(日本)1.8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厅、局、委员会等工作部门的设立、增加、减少或者合并,由(本级人民政府报请国务院批准)1.9 组织内部人际关系基本达到平衡时,成员对组织变革的态度是(反对变革)1.10 下列不属于行政组织变革基本目标的是(增强行政组织的自我服务性)1.11 我国有些临近海洋的省级政府设有海洋资源厅,而内陆省份则没有。
这体现的行政编制总体设计的具体依据是(职能种类)1.12 英国行政组织改革的主要内容不包括(建立防止行政机构膨胀的机制)1.13 根据国内外的经验,应设置一个具有权威性的编制管理机构来进行审批编制工作,且该机构的负责人应由(各级政府首长直接兼任)1.14 由于机关性质的不同,一般而言,核定编制时宜少而精的是(决策机关)1.16 用国家行政预算的方法来调节、控制行政编制的增长,运用的是行政编制管理的(经济手段)1.17 关于美国放松规制改革的评述,不正确的是(放松规制改革放松的主要是社会政治统治方面的规制)1.18 各国组织编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类,同时也是国家机关中最庞大的组织编制是(行政组织编制)1.19 行政组织变革最直接、最深层的动力是(统治阶级为了完成国家行政管理职能而要求行政组织变革)1.20 从历史发展的趋势看,在行政组织结构的变化中变革相对较少的是(行政组织纵向部门结构的变革)1.21 在有限任期制度下,一些行政领导总想在有限任期内留下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政绩,而不愿意花大精力长时间地去从事行政组织变革,这反映了(行政组织自身的“经济人”特征阻碍其变革)1.22 面对1929——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美国政府采取的措施是(对国家经济生活实行全面干预)1.23 行政组织变革的内部原因不包括(政党制度的变化)1.24 我国设立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时间是(2003年)1.25 不仅规定员额,而且规定特定的适用对象和范围的编制是(专项编制)1.26 我国正式把职能管理作为编制管理的内容之一,提出机构改革应以转变政府职能为中心,是在(1988年)1.27 行政组织因应客观环境的要求进行组织变革时,不会出现的征兆是(领导人员换届)1.28 以下不属于行政组织权力关系变革趋势的是(对社会的公共服务供给走向集权)1.7 我国有些临近海洋的省级政府设有海洋资源厅,而内陆省份则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