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文字学研究的对象-

古文字学研究的对象-

2020/4/7
2、汉字拼音化的观点
汉字拼音化的困难:A、汉语方言复杂且差异大。B、 汉语有声调。C、汉语的同音词语多。
赵 Shí shì shì shì shī shì
元 shì shī 任
《 shì shí shí shī
施 氏 shì shí shí shì shì shì shī
食 狮
shíshí
普通读物
李学勤《古文字学初阶》 胡双宝《汉字史话》 左民安《汉字例话》 陈炜湛《古文字趣谈》 林西莉《汉字王国》 李乐毅《汉字形体演变五百例》
2020/4/7
汉字是历史与 文化的载体,它不仅 记录几乎所有的古代 文化,汉字字形本身 也容载着众多古代文 化信息。这些信息有 社会方面的,也有自
然方面的。
2020/4/7
1、从学习、研究语言文字的角度来看
➢学习了古文字学,能够知道一个汉字为什么这样写。
有页文 司
➢学习了古文字学,能知道一个字为什么有这样的含义。
2020/4/7
五、古文字学与汉字改革
1、“五·四”以来对汉字的批判
傅斯年《汉字改用拼音文字初步谈》:“汉 字起源是极野蛮,形状是极奇异,认识是极不 便,应用是极不经济,真是又粗又笨,牛鬼蛇 神的文字,真是天下第一不方便的器具。”
A、认为汉字难学(难认、难写、难记)。 B、认为汉字影响了中国科技的发展。 C、认为汉字无法现代化。
2020/4/7
第一章 绪 论
一、古文字学研究的对象 1、“古文字学”定义: 研究古汉字的产生、发展、形态、结构、 意义及其演变规律的科学叫“古文字学”。 2、 汉字的古今划分:
汉字由篆书到隶书的演变,称“隶变”。隶变是 汉字古文字与今文字的分水岭。隶变前的汉字是“古 文字”,隶变后的汉字是“今文字”。
A、晏殊《蝶恋花》:“明月不谙离恨苦, 斜光到晓穿朱户。”《宋词的花朵—宋词名 篇鉴赏》注:“朱户,指朱红色的窗户。”
B、《冯谖客孟尝君》:“左右以君贱之也, 食以草具。”中学《语文》教材注:“草具, 指粗劣的饭食。”
C、《庄子·逍遥游》:“去以六月息者也。” 《古代汉语》教材注:“意思是鹏离开北海 用六个月的时间飞到南海才休息。”
2020/4/7
例字:隶变前后汉字字形比较
2020/4/7
二、古文字学发展概况
1、古文字学的奠基时期——汉代
古文字的再现:孔安国与“壁中书” 古文字学奠基著作:许慎与《说文解字》
2、第二次大规模的古文字研究——西晋
“汲冢竹书”的出土与研究
3、金石学的兴起——宋代
著录、考释、评述金石器物上的文字
4、甲骨学的兴起——清代
1899年王懿荣认出甲骨上的刻画是文字
2020/4/7
三、古文字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古文字学与古代 汉语——整体与部 分的关系
2、古文字学与音韵 学、训诂学——并 列关系
3、古文字学与考古 学——相辅相成的 关系
2020/4/7
四、为什么要学习古文字学
汉字的演进没 有出现断层,因此它 对研究中华民族的历 史与文化有特殊意义 。
何之 克 片
2020/4/7
2、从学习、研究古籍古文的角度来看
❖古籍的校勘与整理,需要学习、研究古文字学。 A、误“文”为“宁”例:《尚书·大诰》中有“宁王”、 “宁武”等语。
B、误“簋”为连“连”例:《礼记·名堂位》:“夏后氏 之四连。”
2020/4/7
❖古文的理解与注释,需要学习、研究古文字学。
史 》
shì shí shī shì shì
……
石室侍士施氏 嗜狮 誓食十狮 氏时时适市视狮 十时 适十狮适市 ……
2020/4/7
3、研究古文字学对汉字的改革与发展有 重要的意义
汉字的改革发展,不能一味比照外国,研究汉字演 变的历史规律,会有许多启示。
用简 字化 大是 众普 是遍 原现 动象 力














2020/4/7
参考书目
经典著作
许 慎《说文解字》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理论著作
唐 兰《古文字学导论》 姜亮夫《古文字学》 高 明《中国古文字学通论》
裘锡圭《文字学概要》 康 殷《古文字学新论说》 邹晓丽《基础汉字形义释源》 徐中舒《汉字古文字字形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