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复习题题目后附注答案详解一、单项选择题1、统计总体的形成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是()。
A、大量性、同质性、差异性B、客观性、综合性、具体性C、同质性、具体性、差异性D、数量性、整体性、具体性2、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 )。
A、调查方法、汇总方法、分析方法B、调查方法、整理方法、预测方法C、相对数法、平均数法、指数法D、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3、一个统计总体( )。
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4、以某地区全部工业企业为总体,每个工业企业为总体单位,则该地区全部工业总产值是( )。
A、数量标志B、品质标志C、数量指标D、质量指标5、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A、学生年龄B、学生性别C、学生体重D、职工工资6、对50名职工的工资收入情况进行调查,则总体单位是( )。
A、50名职工B、50名职工的工资总额C、每一名职工D、每一名职工的工资7.某班学生数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5分、71分、80分和87分,这四个数字是()。
A、指标B、标志C、变量D、标志值8、对统计调查质量的要求最根本的是()。
A、准确性B、及时性C、总体性D、连续性9、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指()。
A、这些单位举足轻重B、这些单位是工作重点C、这些单位的数量占总体全部单位的很大比重D、这些单位的标志总量在总体标志总量中占绝大比重10、抽样调查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
A、准确性原则B、随机原则C、可靠性原则D、随意原则11、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A、全面调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重点调查12、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的划分是以()。
A、时间是否连续来划分的B、调查组织的规模大小来划分C、调查对象所包括的单位是否完全来划分的D、最后取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的13、全国人口普查中,调查单位是()。
A、全国人口B、每一个人C、每一户D、工人工资14、统计调查时间的含义是( )A、进行调查工作的期限B、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C、调查进行的起止时间D、调查实际登记的时间15、有意识地选取若干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的调查是()。
A、重点调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摸底调查16、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就表现为()。
A、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B、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C、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D、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17、对某班学生按考试成绩分为5组,这种分组属于()。
A、简单分组B、复合分组C、平行分组D、再分组18、统计分组的关健在于()。
A、组数和组距大小的确定B、分组形式的选择C、组限的确定D、分组标志的正确选择19、简单分组与复合分组的主要区别是()。
A、选择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B、组数的多少不同C、选择分组标志的多少不同D、总体的复杂程度不同上20、一个等距数列末组为开口组,已知其下限为400,该组组中值为425,则该数列中各组的组距为()。
A、25B、50C、100D、12.521、分配数列有两个组成要素,它们是()。
A、一个是单位数,另一个是指标数B、一个是指标数,另一个是分配次数C、一个是分组,另一个是次数D、一个是总体总量,另一个是标志总量22、对职工的生活水平状况进行分组研究,正确地选择分组标志应当用()。
A、职工月工资总额的多少B、职工人均月收入额的多少C、职工家庭成员平均月收入额的多少D、职工的人均月岗位津贴及资金的多少23、在进行组距式分组时,凡遇到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的数值时,一般是()。
A、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B、将此值归入下限所在组C、将值归入上限所在组或下限所在组均可D、另行分组24、某企业计划产值比上年提高10%,实际比上年提高15%,则其计划完成程度为()。
A、150%B、5%C、4.56%D、104.55%25、两个数值对比若分母数值比分子数值大很多时,常用的相对数形式是()。
A、倍数B、百分数C、系数D、千分数26、如果所有标志值的频数都减少为原来的1/5,而标志值仍然不变,那么算术平均数A、不变B、扩大到5倍C、减少为原来的1/5D、不能预测其变化27、在分配数列中,当标志值较小而其权数较大时,计算出来的算术平均数()。
A、接近于标志值大的一方B、接近于标志值小的一方C、接近于大小合适的标志值D、不受权数的影响28、已知两个同类型企业的职工工资水平的标准差分别为5元/人、 6元/人,则甲、乙两个企业职工平均工资的代表性是( )。
A 、一样的B 、甲企业>乙企业C 、甲企业<乙企业D 、无法判断29、当总体各单位标志值都不相同时 ( )。
A 、众数不存在B 、众数就是中间的数值C 、众数就是最大的数值D 、众数就是最小的数值30、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实质上取决于( )。
A 、各组标志值占总体标志总量比重的大小B 、作为权数的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C 、标志值本身的大小D 、各组单位数的多少31、动态数列是( )A 、将一系列统计指标排列起来而形成B 、将同类指标排列起来而形成C 、将同一空间、不同时间的统计指标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起来而形成D 、将同一时间、不同空间的统计指标数值排列起来而形成32、下面四个动态数列中,属时点数列的是( )。
A 、历年招生人数动态数列B 、历年增加在校生人数动态数列C 、历年在校生人数动态数列D 、历年毕业生人数动态数列33、某地区2001-2005年按年排列的每人分摊的粮食数量的动态数列是( )A 、绝对数的时期数列B 、绝对数的时点数列C 、相对数动态数列D 、平均数动态数列34、已知某企业1月、2月、3月、4月的平均职工人数分别为190人、195人、193人和201人。
则该企业一季度的平均职工人数的计算方法为( ) A 、()4201+193+195+190 B 、3193+195+190 C 、()1-42/201(+193+195+)2/190 D 、()42/201(+193+195+)2/190 35、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的关系是( )A 、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B 、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差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C 、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和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D 、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积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36、平均发展速度是( )A 、定基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B 、环比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C 、环比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数D 、增长速度加上100%37、说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发展的总速度的指标是( )A 、环比发展速度B 、平均发展速度C 、定基发展速度D 、定基增长速度38、平均增长量是( )A 、累计增长量的序时平均数B 、逐期增长量的序时平均数C 、累计增长量与原时间数列项数之比D 、逐期增长量与原时间数列项数之比39、指数按其所表明的经济指标性质不同,分为:(A )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B )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C )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D )平均指数和总指数40、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时一般应以哪个做同度量因素:(A )报告期的质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 (B )基期的质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C )报告期的数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 (D )基期的数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41、编制单位成本指数时,同度量因素一般应采用:(A )报告期销售量(B )基期销售量 (C )基期销售价格 (D )报告期销售价格42、指数按对象范围不同,可分为:(A )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B )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C )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D )平均指数和综合指数43、最常用的加权调和平均数是:(A )∑∑=0000q p q p k k qq (B )∑∑=00001q p k q p k q p (C )∑∑=00001q p k qp k p p (D )∑∑=11111q p k q p k p p 44、∑∑-0001p q p q 表示:(A ) 由于价格变动引起的产值增减数(B ) 由于价格变动引起的产量增减数(C ) 由于产量变动引起的价格增减数(D ) 由于产量变动引起的产值增减数45、某企业销售额增长了5%,销售价格下降了3%,则销售量:(A )增长8% (B )增长1.94% (C )增长8.25%(D )增长1.85%46、样本平均数和全及总体平均数(A )前者是一个确定值,后者是随机变量 (B )前者是随机变量,后者是一个确定值(C )两者都是随机变量 (D )两者都是确定值47、抽样误差是指(A )在调查过程中由于观察、测量等差错所引起的误差(B )在调查中违反随机原则出现的系统误差 (C )随机抽样而产生的代表性误差(D )人为原因所造成的误差48、从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当抽出一个单位将其序号和标志值记下后,又将其放回到原来的总体中。
此抽样方法称为( )。
A 、重置抽样B 、机械抽样C 、不重置抽样D 、分类抽样49、抽样平均误差是指样本平均数或样本成数的( )A 、平均数B 、平均差C 、标准差D 、标准差系数50、按随机原则抽样即( )A 、随意抽样B 、有意抽样C 、无意抽样D、选取样本时要求总体中每个单位都有相等的机会或可能性被抽中51、抽样调查与典型调查的主要区别是()A、所研究的总体不同B、调查对象不同C、调查对象的代表性不同D、调查单位的选取方式不同52、抽样调查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A、准确性原则B、随机性原则C、可靠性原则D、灵活性原则53.相关关系按自变量的多少分为(A)正相关与负相关(B)单相关与复相关(C)线性相关与非线性相关(D)不相关、完全相关与不完全相关54.一个因变量与多个自变量的依存关系是()(A)单相关(B)线性相关(C)非线性相关(D)复相关55.若y随着x的变化而等比例变化,则y与x的关系是()(A)单相关(B)线性相关(C)非线性相关(D)复相关56.若两变量的变化方向相反,则属于()(A)线性相关(B)非线性相关(C)正相关(D)负相关57.若∣r∣在0.3~0.5之间,则表明两变量()(A)无直线相关(B)显著相关(C)低度相关(D)高度相关58.r的取值范围是()(A)<1 (B)>l (C)(一1,+1)(D)[一1,+1] 59.在回归分析中,要求两变量()(A)都是随机变量(B)自变量是确定性变量,因变量是随机变量(C)都是确定性变量(D)因变量是确定性变量,自变量是随机变量=56+8x,这意味60.每一吨铸铁成本(元)倚铸件废品率(%)变动的回归方程为:yc着()A)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64元 B)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8% C)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8元D)废品率每增加1%,则每吨成本为56元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