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菱plc基本操作指令
4.1.10 栈操作指令 栈操作指令MPS, MRD, MPP 4.1.11 主控触点指令 主控触点指令MC, MCR 4.1.12 空操作指令 空操作指令NOP 4.1.13 程序结束指令 程序结束指令END 4.2 梯形图设计 4.2.1 梯形图的特点 4.2.2 梯形图编程格式 4.2.3 梯形图设计的基本步骤 4.2.4 梯形图设计规则 4.3 基本逻辑指令应用举例
【例4-6】 LDP,LDF,ANDP,ANDF,ORP,PRF指令的梯形图和指令 】 指令的梯形图和指令 程序见图4.7和图 和图4.8 程序见图 和图
0 LDP X000 2 ORP X001 4 OUT M0 5 LD M8000
指令的梯形图和指令程序见图4.6 【例4-5】ANB指令的梯形图和指令程序见图 】 指令的梯形图和指令程序见图
0 LD 1 OR 2 LD X000 X001 X002 分支起点
3 AND X003 4 LD X004 5 AND X005 6 ORB 7 OR X006 8 ANB 9 OR X003 10 OUT Y007 图4.6 ANB指令
1.指令定义及应用对象 .
表4.4 逻辑或指令的定义与应用对象 指令符 OR ORI 名称 或 或非 指令对象 X,Y,M,S,T,C X,Y,M,S,T,C 程序步 1 1
注:使用M1563-M3071时,程序步加 使用 时 程序步加1
2.指令功能及说明 .
OR,ORI被用作单个常开 常闭触点的并联连接指令 , 被用作单个常开/常闭触点的并联连接指令 被用作单个常开 OR,ORI是指从该指令的步开始,与前述的 、LDI指 , 是指从该指令的步开始, 是指从该指令的步开始 与前述的LD、 指 令步进行并联连接
触点串连指令AND,ANI的定义与应用对象 表4.3 触点串连指令 的定义与应用对象 指令符 AND ANI 名称 与 与非 指令对象 X,Y,M,S,T,C X,Y,M,S,T,C 程序步 1 1
注:使用M1536-M3071时,程序步加 使用 时 程序步加1
2.指令功能及说明 .
指令可串联连接单个常开/常闭触点 用AND/ANI指令可串联连接单个常开 常闭触点。串联触点 指令可串联连接单个常开 常闭触点。 数量不受限制, 数量不受限制,该指令可多次使用 OUT指令后,通过触点对其他线圈使用 指令后, 指令, 指令后 通过触点对其他线圈使用OUT指令,称之为 指令 纵接输出。(图 的 纵接输出。(图4.2的OUT M101与OUT Y004) 。( 与 ) 如图4.2所示 紧接OUT M101以后,通过触点 可以使用 所示, 以后, 如图 所示,紧接 以后 通过触点T1可以使用 OUT Y004,若驱动顺序相反(如图 所示)时,则必须使 所示) ,若驱动顺序相反(如图4.3所示 用后述的MPS指令 指令 用后述的
同左
5
指令的梯形图和指令程序见图4.1 【例4-1】 LD, LDI及OUT指令的梯形图和指令程序见图 】 及 指令的梯形图和指令程序见图
0 LD X000; X000常开触点与母 ; 常开触点与母 线连接 1 OUT Y000; 驱动 ; 驱动Y000 2 LDI X001; X001常闭触点与母线 ; 常闭触点与母线 连接
4 ORB;ORB分开使用 4 LDI X004 ; 分开使用 5 LDI X004 6 AND X005 7 ORB 8 OUT Y006 图4.5 ORB指令 5 AND X005 6 ORB 7 ORB 8 OUT Y006 ;ORB成批使用 成批使用
4.1.5并联回路块串联指令 并联回路块串联指令ANB 并联回路块串联指令
并联回路块结束 与前面的回路串联
4.1.6 边沿检出指令 边沿检出指令LDP,LDF,ANDP,ANDF,ORP,ORF 1. 指令定义及应用对象
表4.7 边沿检出指令的定义与应用对象 指令符 LDP LDF ANDP ANDF ORP ORF 名称 取脉冲上升沿 取脉冲下降沿 与脉冲上升沿 与脉冲下降沿 或脉冲上述沿 或脉冲下降沿 指令对象 X,Y,M,S,T,C X,Y,M,S,T,C X,Y,M,S,T,C X,Y,M,S,T,C X,Y,M,S,T,C X,Y,M,S,T,C 程序步 2 2 2 2 2 2
1. 指令定义及应用对象
表4.6 并联回路块的串联指令的定义与应用对象 指令符 ANB 名称 回路块与 指令对象 并联回路块 程序步 1
2. 指令功能及说明
个以上的触点并联连接的回路称为并联回路块。 由2个以上的触点并联连接的回路称为并联回路块。当并联 个以上的触点并联连接的回路称为并联回路块 回路块与前面的回路串联连接时,使用ANB指令。分支的起 指令。 回路块与前面的回路串联连接时,使用 指令 点用LD或 指令, 点用 或LDI指令,并联回路块结束后,使用 指令 并联回路块结束后,使用ANB指令与前 指令与前 面的回路串联连接 若多个并联回路块按顺序和前面的回路串联时, 若多个并联回路块按顺序和前面的回路串联时,ANB指令 指令 的使用次数没有限制。也可成批使用ANB指令,但在这种场 指令, 的使用次数没有限制。也可成批使用 指令 指令一样, 合,与ORB指令一样,要注意 指令一样 要注意LD,LDI指令的使用次数限制在 指令的使用次数限制在 8次以下 次以下
4.1.4串联回路块并联指令 串联回路块并联指令ORB 串联回路块并联指令
1.指令定义及应用对象 .
表4.5 串联回路块的并联指令的定义与应用对象 指令符 ORB 名称 回路块或 指令对象 串联回路块 程序步 1
2.指令功能及说明 .
由2个以上的触点串联连接的回路被称为串联回路块 。将 个以上的触点串联连接的回路被称为串联回路块 串联回路块并联连接时,分支开始用LD,LDI指令,分支结 指令, 串联回路块并联连接时,分支开始用 指令 束用ORB指令 指令 束用 ORB指令是不带软元件编号的独立指令 指令是不带软元件编号的独立指令 有多个串联回路时,如对每个回路块使用 指令, 有多个串联回路时,如对每个回路块使用ORB指令,则 指令 串联回路没有限制 ORB指令也可成批使用,但是由于LD,LDI指令的重复次 指令也可成批使用,但是由于 指令也可成批使用 指令的重复次 数限制在8次以下 次以下, 数限制在 次以下,因此编程时必须注意
2. 指令功能及说明
LDP、ANDP、ORP指令是进行上升沿检出的触点 、 、 指令是进行上升沿检出的触点 指令,仅在指定位软元件的上升沿时( 指令,仅在指定位软元件的上升沿时(OFF→ON变 变 化时) 化时)接通一个扫描周期 LDF、ANDF、ORF指令是进行下降沿检出的触点 、 、 指令是进行下降沿检出的触点 指令,仅在指定位软元件的下降沿时( 指令,仅在指定位软元件的下降沿时(ON→OFF变 变 化时) 化时)接通一个扫描周期 利用上升沿检出和下降沿检出这一特性, 利用上升沿检出和下降沿检出这一特性,可以利 用同一信号进行状态转移
指令应用的梯形图和指令程序见图4.4 【例4-3】 OR/ORI指令应用的梯形图和指令程序见图 】 指令应用的梯形图和指令程序见图
0 LD X004 1 OR X006 2 ORI M102; 并联连接 ; 3 OUT Y005 4 LDI Y005 5 AND X007 6 OR M103 7 ANI X010 8 OR M110; 并联连接 ; 9 OUT M103 图4.4 OR,ORI指令 指令
第四章 基本逻辑指令
教学提示: 教学提示:PLC中用于一般控制系统的逻辑编 中用于一般控制系统的逻辑编 程的指令是基本逻辑指令。 程的指令是基本逻辑指令。FX2N的基本逻辑指令 的基本逻辑指令 有27条,其功能很强,能解决实际生产中一般的 条 其功能很强, 继电器—接触器控制问题 继电器 接触器控制问题 教学要求:本章让学生了解 教学要求:本章让学生了解FX2N逻辑指令的类 逻辑指令的类 定义、书写方式和功能; 别、定义、书写方式和功能;掌握应用基本逻辑 指令的功能、编程的规则、方法与步骤;能针对 指令的功能、编程的规则、方法与步骤; 一般的工程控制要求应用基本逻辑指令编写工程 控制程序
1
OUT
线圈驱动指令
Y,M,S,T,C
Y,M:1; S,特殊M:2; T:3; C:3~5
注:使用M1563-M3071时,程序步加1
2.指令功能及说明 .
LD,LDI指令用于将常开 常闭触点连接到母线上, , 指令用于将常开/常闭触点连接到母线上 指令用于将常开 常闭触点连接到母线上, 其他用法与后述的ANB指令组合,在分支起点处也 指令组合, 其他用法与后述的 指令组合 可使用 OUT指令是对输出继电器、辅助继电器、状态、 指令是对输出继电器、辅助继电器、状态、 指令是对输出继电器 定时器、 定时器、计数器的线圈驱动指令 并列的OUT命令能多次连续使用 命令能多次连续使用 并列的 对于定时器的计时线圈或计数器线圈,使用OUT 对于定时器的计时线圈或计数器线圈,使用 指令后,必须设定常数K 指令后,必须设定常数 常数K的设定范围、实际的定时器常数、 常数 的设定范围、实际的定时器常数、相对于 的设定范围 OUT指令的程序步数(包含设定值)如下表 所示 指令的程序步数( 指令的程序步数 包含设定值)如下表4.2所示
4.1 基本逻辑指令 4.1.1 逻辑取及线圈驱动指令 逻辑取及线圈驱动指令LD, LDI, OUT 1.指令定义及应用对象 .
表4.1逻辑取及线圈驱动指令的定义与应用对象 逻辑取及线圈驱动指令的定义与应用对象
指令符 名称 指令对象 程序步
LD
取指令
X,Y,M,S,T,C
1
LDI
取反指令
X,Y,M,S,T,C
3 OUT M100; 驱动 ; 驱动M100 4 OUT T0; 驱动 ; 驱动T0 K 19; 设定时常数 ; 7 LD T 0; T0常开触点与母线连 ; 常开触点与母线连 8 OUT Y001; 驱动 ; 驱动Y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