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技术学科的学法指导

信息技术学科的学法指导

信息技术学科的学法指导
李浪古语说的好“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

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看似容易,其实并不那么简单。

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

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习方法的建立其实比掌握知识更重要。

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对学习方法进行必要的指导,使学生获得科学的学习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智慧学习的能力。

笔者认为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个体学习的学法指导
信息技术是一门工具学科,我们要学习的是一门技能,小学生的知识结构特点和接受能力比较适合按部就班的行为学习。

这种学习行为往往是建立在趣味性目标驱动、积累性过程驱动之上。

根据小学生个体学习的特点,我认为可以按以下三步进行指导:
第一步:明确学习目标。

首先要指导学生明确自己即将学习的非常具体的结果。

教师将一份功能完善的幻灯片作品展示给学生,引导他们这就是大家通过学习之后要达到的效果。

第二步:了解自己现在的学习程度。

由于学生的差异性,所以这点非常重要,我们不能制定完全相同的学习计划,因
为学生探索的是适合自己的学习风格,就一定要量体裁衣。

在学习之前先帮助学生了解哪些知识是自己已经掌握的,哪些知识是本节课需要学习的,还有哪些知识是自己前期没有掌握还要补充学习的。

这样明确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更有计划性和针对性,学习效果大大提高。

第三步:进行任务分析。

教师指导学生将学习任务进行分解,对每个部分分成主要任务和次要任务(针对学习有差异的学生来划分),然后按部就班逐步完成学习任务。

例如可以将幻灯片的学习分解为:菜单的认识——制作一张简单幻灯片——美化(背景、字体)——动起来(自定义动画)——唱起来——添加幻灯片——链接起来(超级链接)这样,一个艰难复杂的学习任务就被化解为一个个小而简单的任务,学生在学习上少了畏难情绪,学习起来更加得心应手了。

第四步:动手操作应用实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只有亲自动手、亲自实践,才能真正体会到其中的奥妙。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果不亲自实践操作,那基本上等于没有掌握,只有学会操作才会自主运用,所以在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时,一定要强调动手实践的好处,让学生多动手,多实践,真正体会学习信息技术的乐趣。

另外,要注意指导学生对于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困难和问题的方法和态度。

首先要明确告诉学生不要害怕困难,要知
道“困难”才是学习的动力,才能更好地帮助我们完成学习。

其次要指导学生对待困难的方法,利用“请老师帮助”、“请同学帮助”、“请计算机帮助”、“请教科书帮助”这几种方式,所谓的困难很快就会迎刃而解了。

二、合作学习的学法指导
方式一:集体合作质疑交流
质疑问难是让学生把疑难问题提出来,组织学生交流,这样就使个别学生的思维活动转化为全班的思维活动。

通过交流,使学生探索而获得的知识技能方法相互启发实现了知识本身的创新增值。

在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提出相应的问题,组织学生集体讨论,然后进行交流,把各种见解进行比较引起争论,通过争论从而能达到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掌握。

方式二:小组合作应用实践
学生小组合作的学习可以更进一步的促进学习,而且学生在这种学习过程中积极性更高,因为他们面临着共同的任务和目标。

真正意义上的小组合作学习是需要教师的指导来进行的,要让每一个小组成员都真正的参与其中并有收获:首先,要合理编组。

可以利用自由组合、教师指定、随机搭配等方法进行分组,让学生在合理的小组环境中进行协作学习。

学生之间的协作交流更能用同龄人之间所特有的语言与方式进行,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

而且,学生从心理上
非常乐意去帮助他人,既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同时能缓解教师几十名学生的课堂辅导任务,不但使学生能够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同时也是对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养成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懂得与他人相互协作的重要性。

其次,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定位。

在小组分工中,教师要参与定位、及时引导,注意观察小组的分工,了解孩子的定位是否利于合作完成任务,对定位不合理的小组要及时指出并做适当的调整,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基础、兴趣爱好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任务,让每个学生都找到自己在团队中的定位。

再次,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进行自我评价。

评价是学生学和教师教的即时回馈,我们一定要知道学生所学到的事物和学习成果如何;要对学习过程提出重要的反馈以便调整下一步的教学策略;另外,在知道有人会进行评价的情况下,学生会学得更多。

让学生参与评价,一方面是他对自己学习成果的肯定,能认识到自己学习中的不足,起一个鞭策作用;另一方面,学生有了更多的参与教学活动,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学习是为了自己。

所以不论是个体的行为学习还是小组的合作学习过程中,我们都要引导学生对自己或是他人的学习行为与结果作出评价。

最后,要想更好地进行信息技术学科中的学法指导,教学中还要注意运用“六让”策略即:
问题让学生提出;过程让学生操作;
时间让学生占用;方法让学生归纳;
知识让学生获得;规律让学生发现。

总之,“教是为了不教”,教师在“指导学法”上下一番功夫,将会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变学会为会学,使学生更有信心,更主动地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