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服务贸易重点加答案

国际服务贸易重点加答案

国际服务贸易重点:第一章:1、P11 《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将国际服务贸易界定为哪四类及每类的概念(1)跨境支付。

指服务的提供者在一成员的境内向另一成员境内的消费者提供服务。

(2)境外消费。

指服务的提供者在一成员的境内向来自另一成员的消费者提供服务。

主要特点是消费者到境外去享用境外服务提供者提供的服务。

(3)商业存在。

指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另一成员境内设立商业结构或专业结构,为后者境内的消费者提供服务。

(4)自然人流动。

指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以自然人的身份进入另一成员的境内提供服务。

2、P23 影响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因素(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服务业国际分工的发展;(2)各国参加国际服务贸易竞争的比较优势;(3)跨国公司对国际服务贸易的影响;(4)社会需求结构的变化:(5)各国政府采取的政策对国家服务贸易产生巨大影响。

3、p13国际服务贸易特点(1)贸易标的一般具有无形性;(2)交易过程与生产和消费过程的同时性;(3)贸易主题地位多重性;(4)服务贸易市场具有高度垄断性;(5)贸易保护方式更具刚性和隐蔽性;(6)营销管理具有更大难度和复杂性。

第二章:1、p41 GATS关于国际服务贸易的操作分类(12类)每一类简短解释商业服务、通信服务、建筑和相关的工程服务、经销服务、教育服务、环境服务、金融服务、保健和社会服务、旅游业和旅行相关的服务、娱乐文化和体育服务(音像服务除外)、运输服务、别处未包括的其他服务。

2、p49 国际服务贸易的统计方法(BOP FAT定义、方式等及它们的对比与区别)(1)定义:BOP:国际收支统计,是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基于国际收支数据制定的《国际收支手册》(BPM)第5版的要求建立起来的国际服务贸易条件体系。

反映跨境交易。

FAT:外国附属机构服务贸易统计,反映外国附属机构在东道国发生的全部商品和服务交易情况,其核心是非跨境商品和服务交易。

(2)对比区别:统计范围不同。

BOP反映跨境交易。

FAT非跨境商品和服务交易。

第三章:1、P55比较优势理论适用于国际服务贸易(代表人物)萨皮尔、卢茨、拉尔、法尔维、格默尔、理查德库伯2、P58比较优势理论不适用于国际服务贸易(代表人物)R迪克、H迪克、桑普森、斯内普、菲克特库迪、安赫尔曼3、p79生产过程的分散化(概念、图不要求)4、p80国际贸易中的服务链第四章:1、p86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当基础设施、作为中间环节、对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对结构调整的作用、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2、p87“发动机”理论(谁提出、代表人物、相关知识)提出:罗伯特逊;代表人物:威廉刘易斯3、p104 FDI(概念、发展趋势)(1)概念:外商直接投资,是一国的投资者(自然人或法人)跨国境投入资本或其他生产要素,以获取或控制相应的哦企业经营管理权为核心,以获得利润或稀缺生产要素为目的投资活动。

(2)发展趋势:服务业FDI 规模迅速扩大;地区流向日趋全球化;产业布局日趋集中知识密集型产业;自由化趋势日趋明显。

4、p110服务业FDI 对东道国经济的影响(正面、负面)详细作答(1)正面(外溢效应):为东道国提供更多资本,为东道国资本流量带来净增量,有利于缓解资本短缺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资本供给缺口;带来了先进技术、知识与技能;对东道国服务业间接出口的竞争力会产生较大影响;为东道国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

(2)负面(内敛效应):大部分服务业旨在开拓市场,寻求非交易性活动,并有可能以对外支付的形式进行利润汇出,所以,不仅可能对增加外汇收入无任何作用,反而可能对国际收支造成负面影响;东道国相关行业收到很大冲击;外资服务机构将与东道国本地企业更加激烈地争夺人力资源;服务业FDI 还可能带来风险。

5、p112服务业FDI 的产业整合效应(概念)优化了全球服务产业的资源配置和产业效率,加剧了全球服务业的市场整合和企业重组, 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实现了国际产业价值链的整合。

第五章:1、p117国际服务贸易政策(概念)是各国在一定时期内对服务的进出口贸易所实行的政策,是各国对外贸易政策的重要组成 部分,它与各个历史阶段的经济发展特征相适应。

2、p127国际服务贸易壁垒(概念)一般指一国政府对外国服务生产者或提供者的服务提供或销售所设置的有障碍作用的政策 措施,即凡直接或间接地使外国服务生产者和提供者增加生产或销售成本的政策措施。

3、p128国际服务贸易壁垒的种类及其含义(1)资本移动壁垒:主要形式有外汇管制、浮动汇率和投资收益汇出的限制等。

(2)人员移动壁垒:主要涉及各国移民限制法律。

(3)服务产品移动壁垒:涉及市场准入限制。

(4)信息移动壁垒:如技术标准、网络进入、价格与设备供应、数据传送等。

(5)开业权限制壁垒:包括禁止外国服务进入的法令等。

(6)经营权限制壁垒:通过对外国服务实体在本国的活动权限进行规定,以限制其经营范围、经营方式等,甚至干预其具体的经营决策。

4、p130国际服务贸易政策保护程度的衡量(每个方法的意思、计算公式要掌握)(1)名义保护率:通过测算世界市场价格与国内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衡量保护政策的影响。

NRP=[(国内市场价格-国际市场价格)/国际市场价格]×100%(2)有效保护率:包括一国工业的投入品进口与最终品进口两者在内的整个工业结构的保 护程度,结果为正有效,反之无效。

ERP=[(国内加工增值-国外加工增值)/国外加工增值]×100%=[最终品名义保护率-(中间品价格/最终品价格)×中间品名义保护率]/1-(中间品 价格/最终品价格)×100%(3)生产者补贴等值:测算关税与非关税壁垒及其他分析相关的政策变量的保护程度。

PSE=t w t P P P /)( =(国内价格-世界价格)/国内价格附:名义保护系数:国内价格/世界价格第六章:1、p136《服务贸易总协定》的产生背景(三项新议题哪三项)(1)是经济全球化发展和国际服务贸易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2)是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之间斗争和妥协的结果三项: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与贸易相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与贸易相关的投资措施协议TRIMS。

2、p138 GATS的签署时间和生效时间签署:1994,4,15;生效:1995,1,13、p138《贸易服务总协定》的主要内容及评述(概括分析)可能是问答/论述《服务贸易总协定》世贸组织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达成项新、独立多边贸易协定由三大部分组成:(1)协定条款又称框架协议;(2)部门协议;(3)各国市场准入承诺单协定主要内容包括:适用范围、般义务、具体承诺、逐步自由化、组织机构与争端解决、条款附件有6具体:免除惠国待遇义务附件、自人流动附件、航空运输服务附件、金融服务附件、海运服务附件、电讯服务附件4、143《服务贸易总协定》的重要意义(1)为各方发展国际服务贸易提供了共同遵守的国际规则;(2)推动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3)协调各成员方利益;(4)有利于促进各国在服务贸易方面的合作与交流;(5)有利于增加各方的外汇收入和平衡国际收支。

5、p147完善框架协议的谈判(三个领域的谈判)选择题服务业紧急保障问题、补贴问题、政府采购问题6、p150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具体意思指服务业在各国或地区间没有障碍地自由流动,主要通过下列几方面推动: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透明度、市场准入、发展中成员方的更多参与、逐步自由化。

7、p155 WTO体制下的国际服务贸易问题(哪几个问题)国际服务贸易理论落后;GATS本身还有一些漏洞;服务贸统计数据匮乏。

第七章:1、服务贸易总量、排位(上网搜数据)第八章:1、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状况(现状、未来发展、哪几块是优势/劣势产业)(1)现状:我国服务业短期内难以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一方面自改革开放以来的确获得了迅速发展,另一方面,服务贸易发展与总体贸易发展和经济增长具有很强的不对称性。

(2)发展:服务贸易发展速度较快,但发展规模相对较小;服务贸易结构有所改善,但任不平衡;从顺差到逆差,行业结构情况有所改善第九章:1、p228国际服务贸易竞争力(概念、如何提高(结合钻石模型进行论述))(1)概念:一个国家在世界市场上参与经济竞争并不断增加财富的能力。

(2)钻石模型:生产要素、需求因素、相关产业和辅助产业、企业战略&组织结构和竞争状态;机遇;政府行为。

2、p250提高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对策(结合论述)(1)实施服务品牌战略;(2)继续巩固旅游业的优势地位,实施“绿色旅游”、“国际疗养旅游”;(3)加速我国运输服务发展,变相对劣势为相对优势;(4)发展新型服务出口,提升产品附加值;(5)促进我国服务贸易“走出去”战略的实施;(6)大力发展知识型服务贸易,培养精通国际服务贸易领域的人才。

第十章:1、对国际服务贸易格局及其发展的趋势的总体情况做出评述(1)服务贸易发展速度超过商品贸易且比重不断上升;(2)世界各地区发展不平衡;(3)发达国家是国际服务贸易的主体;(4)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国际服务贸易中比重偏小;(5)现代服务贸易比重不断上升,传统服务贸易比重不断下降;(6)国际服务贸易差额不平衡有扩大之势。

2、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服务贸易的比重3、贸易差额缩小/扩大4、国际服务外包的概念,国际服务外包发展的特点及趋势(1)概念:企业将价值链中原本由自身提供的具有基础性的、共性的、非核心的业务外包给企业外部专业服务提供商来完成的经济活动。

(2)规模和内容不断拓展,BPO正成为市场主流;更多发展中国家参与进来;发达国家离岸外包不断增加;离岸外包正逐步向价值链的高端升级;服务外包发达的发展中国家开始出现“反向外包”。

(p273-p275 国际服务外包发展趋势)5、p272国际服务外包对经济的影响(1)发达国家:在资金技术劳动分工占主导优势,通过服务外包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使发达国家有更多精力和资源用于创新及强化核心业务;促进国际服务贸易发展。

(2)发展中国家:利:促进贸易和吸引外资;带动其对外投资;推动国内服务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就业和提升就业结构;有助于中小企业发展和企业走出国门。

弊:是担任承接国的发展中国家收入差距拉大,人才外流;所承接的外包技术含量低;导致国家经济对外包依赖性加强;对文化产生冲击。

6 p275-p278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趋势(1)贸易总量持续增长;(2)贸易结构调整加快:(3)地区发展不平衡可能加剧;(4)服务外包潜力巨大;(5)商业存在成为主要方式;(6)服务贸易越来越受各国重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