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陈村镇 “一校一案一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陈村镇 “一校一案一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陈村镇“一校一案一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一校一案一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是提升学校品位的重要举措。

我们要以精神文化为重点,以服务教育教学为宗旨,以培养人文素养为目标,从校情出发,突出特色,形成能够充分展示学校个性魅力和办学特色的校园文化。

二、工作目标
全镇各中小学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促进校园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内容,为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创造优良的人文环境,使学校成为师生身心愉悦的成长乐园,全面推动学生、教师和学校三位一体的和谐发展,努力创建平安、健康、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切实做到“一校一特色”。

三、组织领导
为确保“一校一案一特色”校园文化建设顺利推进,镇成立“一校一案一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邵天贤
副组长:谢排时
成员:吴远清邓俊杰黄丽萍邵国成郑永鸿
邓丽霞邓积聪李国栋许翰荣何春龙
叶社车颖华戴兴权李明俊蔡齐
林车林自华
四、实施范围
全镇各中小学
五、实施阶段
第一阶段(2018年7月):制度方案构建阶段。

各校成立校园文化建设相关组织,明确思路,确定目标,制定方案。

一是校长组织本校师生对方案进行可行性讨论并结合
实际予以完善,二是校长在全镇范围内对本校方案进行陈述答辩。

中心学校将根据校长的陈述答辩对各校特色文化方案进行评审,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4名。

第二阶段(2018年8月):各校按既定方案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通过挖掘提炼体现时代要求的办学理念,确立校训,彰显育人效果的校容校貌、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办学风格和文化特色初步形成。

第三阶段(2018年9月):校园文化已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打造出学校的特色品牌,培养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形成学校的精神文化,使学校朝着个性化,人文化,艺术化的方向发展。

中心学校将对照各校制定的《“一校一案一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方案》,采取听、看、查、访的方式,对各校的特色文化建设成果进行检查、验收、评比。

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4名。

六、具体要求
㈠加强校园环境建设,营造特色氛围。

各学校要根据自身特点对学校的校园文化作出统一部署,整体优化学校的校园环境,使校园文化成为学校特点的显性标志。

首要做好校园的净化、美化和绿化工作,时时保持校园环境的整洁、美观,确保良好育人环境。

各学校要给校园文化设计充分的展示区域。

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内容要设计在学校最显眼的地方;走廊、楼梯等学生常活动的区域可以开辟作品栏,展示学生的作品,让学生在特长展示中充分表现自己的思维和想象,为他们提供展现才华的平台;教学区可布置切合本校特色文化的名人画像、名言警句、标语等等;主要的体育活动场所,可根据本校文化主题塑造雕像、标语、石刻、壁画等等。

总之,各校要有各校的特色,因地制宜,不要照抄照搬,既要体现本校特色文化主题,又要体现师生共创。

㈡强化内部管理,构建保障机制。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文化建设也不是一阵风的事。

各学校要制订完善制度,把校园文化建设同教学科研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坚持不懈才能逐步形成文化。

1.要充分发挥学生、教师的作用,建立“人人关心、个个参与校园特色文化建设”的局面。

2.要形成活动机制,结合教学活动或利用元旦、五一、六一、七一、八一、十一等重要节日组织开展有关活动,以活动为载体,营造浓厚的氛围,促进特色凸现。

3.要形成激励机制,对在校园文化建设和特色创建中成绩突出的教师、学生,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等,激发教师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㈢优化师资,挖掘资源,建设校本课程。

各学校还要把校本课程建设与校园文化、特色创建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特别是挖掘本校拥有的资源,开发校本课程,通过校本课程的不断完善,逐步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文化传统。

㈣加强校园“一训三风”建设。

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是学校文化的核心,体现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是学校特色建设的内在动力。

校训是一校之魂,是一条标尺,是体现办学理念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是师生即使离开了学校也能铭记于心的告诫。

校训一经确立,就不要流于形式,要通过各种活动去践行,对践行得好的师生要广为表彰。

校训践行得好,坚持得好,才能形成好的“三风”。

㈤加强督导与考评。

“一校一案一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是当前学校的重点工作。

中心学校平时要加强跟踪督导,并将“一校一案一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成果纳入期末检查考评。

确保特色园文化建设落到实处,行稳致远。

“一校一案一特色”方案评分细则
学校:2018年7月16
评委签名:。

相关主题